李虓 作品数:32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全自动分析仪对BC6900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性能验证和评价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自动分析仪对脑脊液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对20份脑脊液标本进行分析,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的规定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的脑脊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的空白计数、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和相关性等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脑脊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空白计数与携带污染率均符合厂家技术指标;低值的精密度变异系数低于20%,高值和中值均小于10%,符合临床要求,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稀释倍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结论脑脊液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指标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李虓 赵晖 史丛宁 李玉文 康熙雄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性能评价 细胞计数 某院狼疮抗凝物检测阳性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狼疮抗凝物(LA)检测阳性人群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该院就诊并行实验室LA检测人群的信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谱及阳性检出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共纳入3403例患者(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LA检测分别采用二氧化硅凝固时间(SCT)法和改良的稀释蝰蛇毒时间(dRVVT)法并根据其阳性检出情况分为dRVVT阳性,SCT阳性及双阳。结果两组LA检测人群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LA阳性患者384例,检出率为11.28%,对照组检出LA阳性患者146例,检出率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阳性患者的男性占比为45.57%,低于对照组LA阳性患者的男性占比(8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LA检测阳性人群分布特征对患者病因学探索及进一步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姜华 黎浩然 王丹 孙越红 韩平 张晨曦 龚晨 李虓 李芬芬 张丽敏关键词:狼疮抗凝物 脑梗死 血栓 凝血 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DM96在异常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对DM96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在血小板(PLT)计数异常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将在XE-2100检测中PLT需要镜检的115例外周血标本制备成血涂片,进行人工显微镜计数及DM96PLT估算,分别对XE-2100、DM96与人工显微镜PLT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比值法Bland-Altman plots分析。结果与XE-2100相比,DM96和人工镜检之间具有更好的线性相关,且在XE-2100检测出现报警信息提示时,DM96与人工镜检PLT计数结果一致性更好。结论 XE-2100和DM96受各自检测原理的限制,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在干扰因素出现或PLT形态异常情况下需要结合显微镜检查才能发布报告。 宋蓓 张国军 王平 李虓 康熙雄关键词: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形态 实验室自动化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48例CHF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5年,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再根据NLR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即NLR<1.92组(A组)、1.92≤NLR<2.95组(B组)、2.95≤NLR<4.68组(C组)和NLR≥4.68组(D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4组MACE的发生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LR越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越小,伴有糖尿病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是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不同NLR分组患者中,MACE发生率随NLR的升高而增加,4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生MACE的平均时间分别为A组49.31个月,B组45.27个月,C组43.63个月,D组40.34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对预测CHF合并房颤患者发生MACE的最佳截断值为3.12,灵敏度为72.39%,特异度为86.18%。结论NLR水平可作为老年CHF合并房颤患者预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 孙越红 张丽敏 李虓 王丹 吴静 李玉文 张国军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预后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γ-干扰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6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A组,1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B组,190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为C组,15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癌患者作D组,并以同期入院接受体检的20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对外周血中IFN-γ及TGF-β表达进行测定,分析五组人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结果A、B、C及D组患者外周血中IFN-γ及TGF-β表达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载量高的患者IFN-γ及TGF-β表达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低载量患者IFN-γ及TGF-β表达比乙型肝炎病毒中载量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炎性受损过程中,IFN-γ及TGF-β均可能参与,且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高病毒载量者外周血中IFN-γ及TGF-β的表达也高。 李虓 王晓英 隋昕珂 赵晖 史丛宁 李文玉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病毒载量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60例。患者均行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均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根据血栓弹力图所测得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将患者划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可能的风险因素。结果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6.58±1.4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01±1.05)×10^(9)/L、淋巴细胞计数1.83(1.49,2.23)×10^(9)/L、胆固醇(3.63±0.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3(1.53,2.31)mmol/L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4.3(11.80,17.00)μmol/L。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7.19±1.5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40±1.05)×10^(9)/L、淋巴细胞计数2.03(1.63,2.58)×10^(9)/L、胆固醇(4.02±0.9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4(1.68,2.78)mmol/L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5.90(12.25,22.20)μmol/L,两组比较,氯吡格雷抵抗组上述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7、t=2.867、Z=2.457、t=3.409、Z=2.705、Z=2.220,P值分别为0.001,0.004、0.014、0.001、0.007、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31,95%CI 1.006~1.057,P=0.015)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存在高白细胞计数、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等临床特点,血清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 张丽敏 王冬至 孙越红 李虓 王丹 王平 赵晖 张国军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氯吡格雷抵抗 血栓弹力图 全自动数字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Cella Vision^(TM) DM96在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对瑞典CellaVisionTM DM96全自动化数字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DM96)在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应用中的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选取115例患者外周血标本经SP-1000i制备成血涂片后,使用DM96对血涂片进行白细胞预分类,计算DM96预分类与后分类的一致率,以及审核后的分类结果与人工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并对该系统的重复性及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DM96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显微镜镜检有较好的一致性,仪器的重复性较好,细胞图像拍摄清晰。结论使用DM96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形态学报告的一致性及工作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蓓 张国军 李芬芬 李虓 康熙雄关键词:白细胞分类 细胞形态学 实验室自动化 脑脊液实验室检测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PCNSL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诊断PCNSL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就诊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4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3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有核细胞数、脑脊液糖、蛋白、氯及脑脊液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IL-10/IL-6各指标表达水平,采用F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水平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46例PCNSL患者中有15例在脑脊液中发现淋巴瘤细胞(32.6%);淋巴瘤组脑脊液蛋白[53.11(37.20, 82.8) g/L]和脑脊液TNF-α[9.10(6.20,12.55)ng/L]明显高于脱髓鞘组[脑脊液蛋白:35.09(25.71, 56.33) g/L和脑脊液TNF-α:4.91(4.00,7.6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PCNSL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0和0.631(P<0.05);PCNSL组脑脊液IL-10[5.08(5.00,29.23)ng/L]和IL-10/IL-6[1.97(1.14,5.20)]高于脱髓鞘组[IL-10∶5.00(5.00,5.00)ng/L;IL-10/IL-6∶1.11(0.84,1.95)]及脑膜炎组[IL-10∶5.00(5.00,6.58)ng/L;IL-10/IL-6∶1.64(0.33,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PCNSL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和0.735(P<0.05);当IL-10的临界值选择8.47时,敏感度为48.9%,特异度为95.6%,但IL-10/IL-6的临界值选择1.38时,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64.8%。结论脑脊液中发现淋巴瘤细胞是PCNSL的诊断的直接依据,脑脊液细胞因子IL-10及IL-10/IL-6对PCNSL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赵晖 李虓 宋蓓 赵运转 刘扬 关春艳 张国军关键词:淋巴瘤 脑脊液 细胞学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类 光学比浊法与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疗效的一致性研究及阿司匹林抵抗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以血栓弹力图法(TEG)为比对方法,研究光学比浊法(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在阿司匹林疗效评价方面的作用,观察二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根据LTA检测结果,对影响阿司匹林疗效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患者240例,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其中有165例同时进行了TEG和LTA检测,采用Kappa值(κ)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相关分析。240例患者中有146例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根据LTA检测结果将这部分患者划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非抵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阿司匹林抵抗可能的风险因素。结果LTA及TEG在评价血小板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κ=0.543,P=0.000),且LTA检测的由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AA%)与TEG检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呈负相关(r=-0.557,P=0.000)。与阿司匹林非抵抗组比较,阿司匹林抵抗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高,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OR=4.436,95%CI:1.810~10.868,P=0.001)和MPV(OR=2.687,95%CI:1.038~6.954,P=0.042)构成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LTA可作为早期评价阿司匹林疗效的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高水平的D-二聚体及MPV构成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 孙越红 张丽敏 张丽敏 李虓 王丹 李虓 赵晖 王丹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率 阿司匹林抵抗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10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年龄≤45岁80例卒中患者作为青年卒中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同期住院的年龄>45岁117例卒中患者作为中老年卒中组,对比两组患者间血液检测指标水平,并且纳入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病史等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中老年卒中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蛋白S、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分别为(29.73±3.40)s、(105.58±27.23)%、(297.29±85.99)μmol/L、(17.58±14.45)μmol/L及(2.75±3.08)mg/L,青年卒中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1.51±6.75)s、蛋白S(115.20±26.97)%、尿酸(326.82±93.51)μmol/L、同型半胱氨酸(22.63±16.98)μmol/L、D二聚体(1.19±2.88)μ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7、2.01、2.20、2.14、2.13,P值分别为0.032、0.046、0.029、0.039、0.034)。青年卒中组狼疮抗凝物阳性率为12.5%(4/32),高于中老年卒中组的1.8%(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35)。青年卒中组吸烟、饮酒比例分别为63.8%(51/80)、62.5%(50/80),均高于中老年卒中组的49.6%(58/117)、47.9%(56/1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6、4.09,P值分别为0.04、0.04);青年卒中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分别为48.8%(39/80)、17.5%(14/80),均低于中老年卒中组的63.2%(74/117)、30.8%(36/1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8、4.56,P值分别为0.043、0.033)。根据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青年卒中划分为不同亚组并进行比较,高尿酸水平组(≥416μmol/L)患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尿酸水平组(<416μmol/L),分别为(90.08±28.46)mmol/L与(63.37±22.2)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3,P值为0.046)。高同型 张丽敏 史一凡 王丹 孙越红 李虓 刘紫薇 许惠文 王冬至 张国军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青年卒中 狼疮抗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