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学军
- 作品数:73 被引量:219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肥胖伴黑色棘皮病儿童胰岛分泌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肥胖伴黑棘皮病儿童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变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肥胖伴黑色棘皮病患儿、38例单纯肥胖患儿及 39例正常儿童进行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 肥胖伴黑色棘皮病组空腹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真胰岛素、胰岛素原与胰岛素、C肽比值、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 β细胞分泌指数 (中位数及范围 )分别为 18 5 (5 0~ 6 0 5 )pmol/L、3 9(1 3~14 0 ) μg/L、2 8 84 (9 9~ 6 4 2 )pmol/L、32 96 (6 2~ 6 6 0 )pmol/L、1 2 (0 4~ 8 9)、6 9(2 5~ 36 6 )、5 0(0 8~ 14 1)和 30 3 3(5 2 2~ 116 3 8) ,均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和正常组 (P <0 0 0 1)。结论 肥胖伴黑色棘皮病已经存在严重的胰岛 β细胞分泌亢进和胰岛素抵抗 ,是儿童患 2型糖尿病的高危
- 梁学军朱逞颜纯倪桂臣刘中良杜仲民黎明
- 关键词:肥胖儿童胰岛分泌功能并发症2型糖尿病
- 儿童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相关性研究
- 目的:了解儿童1型糖尿病氧化应激水平及其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对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初诊处于急性代谢紊乱期的1型糖尿病(type 1diabetesme...
- 杨秋蓝王琳琳巩纯秀曹冰燕吴迪李预川刘敏梁学军孙冰孟曦
- 关键词:儿童患者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氧化应激
- 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24例临床与分子特点
- 了解谷氨酸脱氢酶突变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GDH-HI)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7年8月24例在基因检测基础上用酶学验证基础上确诊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分子遗...
- 苏畅梁学军李文京吴迪刘敏曹冰燕陈佳佳
- 关键词:小儿患者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临床表型
- 儿童2型糖尿病2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儿童 2型糖尿病 (T2DM )临床特点分析 ,了解儿童T2DM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通过对 2 6例新诊断的T2DM回顾性分析 ,了解儿童T2DM临床特点。 结果 2 6例T2DM中男 1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12 9± 1 1)岁。肥胖和超重者占 88 5 % ,73 1%合并脂肪肝 ,4 6 2 %伴有黑色棘皮病 ,收缩压增高 8例 ,舒张压增高 2例。 76 9%伴有T2DM家族史。T2DM组馒头餐各时相胰岛素、C肽水平均高于T1DM组 ,其高峰在餐后 2h ,但餐后 1h低于对照组。T2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高于对照组和T1DM组 ,其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HBCI)高于T1DM组 ,但低于正常组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结论 儿童T2DM发病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对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伴黑色棘皮病者进行早期筛查干预 ,将会延缓儿童T2DM的发生和发展。
- 梁学军朱逞
- 关键词:儿童2型糖尿病高危因素胰岛素抵抗
- 低碱性磷酸酶血症六例临床和基因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低碱性磷酸酶血症(HPP)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变异类型及随访资料。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收治的6例HP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5例患儿及家系进行致病基因测序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类型及转归。结果:6例HPP患儿中男5例、女1例,年龄2月龄至6岁4月龄,血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2~49 U/L),婴儿型4例、儿童型与牙型各1例。婴儿型患儿均有纳差、体重增长缓慢及高钙血症,儿童型与牙型患儿均有牙齿脱落,儿童型患儿伴有跛行等运动功能改变。5例患儿及其中4个家系发现10个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基因变异,7个错义变异,1个插入变异,1个移码变异,1个缺失变异,其中3个为新发变异(p.Y28C、p.268,F>L、p.A176V)。4例婴儿型HPP患儿中3例死亡,1例好转后失访,儿童型和牙型HPP患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HPP各型之间的临床表现变异性大又相互重叠,儿童型及牙型预后较好,婴儿型预后较差,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
- 刘敏赵耘梁学军曹冰燕苏畅陈佳佳巩纯秀
- 关键词:基因碱性磷酸酶
- 肺不典型类癌致儿童异位ACTH综合征1例报告
- 陈佳佳曹冰燕苏畅刘敏李文京梁学军陈诚豪曾琪巩纯秀
- 儿童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情况
-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2010儿童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频率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与国内外资料比较其差异以加深认识。方法:易发生继发性糖尿病的我院2002~2010年间的住院病人14种。糖尿病诊断按照1999年W...
- 巩纯秀曹冰燕梁学军王琳琳
- 关键词:继发性糖尿病儿童患者发病频率
- 儿童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情况,分析T2DM合并NAFL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代谢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T2DM患者473例,分为T2DM合并NAFLD组90例,不合并NAFLD组383例。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血压、血红蛋白、血脂、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方面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73例儿童T2DM中合并NAFLD组90例,占19.03%。(2)T2DM合并NAFLD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肝酶、尿酸和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合并NAFLD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红蛋白、HOMA-IR、空腹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2±11)比(134±14)g/L,2.7(1.7,4.4)比1.4(0.5,3.1),10.2(6.0,15.1)比4.8(1.7,10.3)μU/ml,2.5(2.3,3.0)比0.7(0.3,22.0)μg/L,t=-5.037, Z=7 900、8 858、4 062,均P〈0.01],OGTT后2 h血糖低于不合并NAFLD组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4.0)比(13.6±4.2)mmol/L,t=2.473,P〈0.05]。(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和尿酸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81和3.645(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组与不合并NAFLD组儿童相比,年龄偏大,肥胖更显著,其血压、血脂、尿酸、血红蛋白、肝酶升高和胰岛素抵抗更严重。在儿童T2DM患者中血红蛋白和尿酸水平增加可能对NAFLD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 梁学军巩纯秀刘莹吴迪刘敏李文京曹冰燕苏畅陈佳佳
- 关键词: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过敏性紫癜共患二例报告
- 陈佳佳梁学军刘敏巩纯秀
- 儿童与青少年暴发性1型糖尿病与经典1型糖尿病的区别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通过总结儿童与青少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和经典1型糖尿病(T1DM)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了解两者有无区别.方法 研究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诊断的T1DM患儿的特点,筛选出FT1DM作为组A,并按照起病急缓分对照组:组B为10 d内以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经典T1DM,组C为30 d以内的经典T1DM,比较FT1 DM与经典T1DM的区别.结果 9年新诊断T1DM患儿853例,其中组A11例,组B 117例,组C 565例.FT1DM占所有新诊断T1DM的1.29%,占病史30 d以内的经典T1DM的1.95%.3组患儿除在发病年龄[1.33(0.95 ~9.25)岁比6.85(3.72~ 10.59)岁比7.00(4.00 ~ 10.08)岁,P=0.043]、体质量指数[16.89(15.63 ~ 19.74) kg/m^2比14.49(13.46 ~ 16.19) kg/m^2比14.79(13.60 ~ 16.38) kg/m^2,P=0.004]、发病前流感样症状发生率(82%比47%比42%,P=0.000)、腹部症状发生率(55%比21%比16%,P=0.002)、糖化血红蛋白(HbA1c)[(7.3±1.0)%比(11.7±2.0)%比(11.8±2.3)%,P =0.000]、碳酸氢根(HCO3-)[8.20(3.10 ~ 16.85)比15.05 (10.13 ~21.10)比17.50(9.65 ~22.55),P=0.022]、天冬氨酸转氨酶[30(26~33) U/L比21(15~27) U/L比22(18~29) U/L,P=0.01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余无明显统计学及临床差异.发病前流感样症状和腹部症状常见,在急性合并症、随访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控制状况方面,FT1DM并未显示出与经典T1DM明显的差异.结论 儿童与青少年FT1DM发病率极低,与经典T1DM无明显区别.
- 王毅巩纯秀曹冰燕魏丽亚梁学军吴迪刘敏李文京谷奕
- 关键词:暴发性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