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慧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一种新型碗状液晶的合成设计及热致液晶性表征被引量:1
- 2008年
- 碗状的CTV(cyclotriveratrylene)系衍生物主要由三聚法合成,即以香兰素为原料,先制备所需结构的单体衍生物,再进行三聚关环的方法,但该方法无法合成具有较大外围基团的CTV衍生物.新设计了先关环后衍生化的合成路线,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含较长脂肪链外围基团的新CTV衍生物-CTV-Ⅲ.产物的化学结构经1H-NMR1、3C-NMR、质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验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台偏光显微镜和小角激光光散射的研究表明,CTV-Ⅲ具有热致液晶性,在其液晶温区内呈现向列相,称为碗状液晶向列相(BN相).CTV-Ⅲ的升温相变序为:G 70℃Cr 87℃BN100℃I.
- 陈丹梅董炎明申丙星杨雪慧李燕杰曾尓曼胡晓兰
- 关键词:CTV热致液晶
- 改性纳米SiO_2/丙烯酸酯复合涂料的性能被引量:6
- 2008年
- 丙烯酸酯是一类广泛应用的涂料品种,本文通过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共混法制备了一种纳米SiO2改性的丙烯酸酯复合涂料,然后实验考察了复合涂料的耐热性和耐磨性;结果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及耐磨性均有提高,并在3%(质量分数)含量时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最高(147.8℃),耐磨性达到最佳;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摩擦形貌的观察分析,对纳米粒子的提高材料耐磨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李燕杰胡晓兰申丙星杨雪慧陈丹梅董炎明
- 关键词:纳米SIO2丙烯酸酯表面改性复合涂料
- 与壳聚糖相关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的研究
- 具有许多新性能的核—壳型高分子纳米粒子,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国内外许多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追求一种能够低环境负荷、低能耗、低成本地制造高度功能化纳米粒子的方法。自组装法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通过自组装原理所获得的新型...
- 杨雪慧
- 关键词:壳聚糖生物相容性
- 文献传递
- 壳寡糖和聚丙烯酸的自组装行为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了壳寡糖和聚丙烯酸在共同溶剂水中的自组装行为.两种聚电解质之间不仅存在库仑力,而且存在相当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在超声波作用下,能形成亚微米尺寸的球形自组装聚集体,并利用动态光散射的方法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这种自组装微球的尺寸和形态.
- 曾尔曼杨雪慧陈丹梅申丙星李燕杰董炎明
- 关键词:壳寡糖聚丙烯酸氢键自组装
- 可溶性“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对芳香化合物的吸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环氧氯丙烷的双官能团,将环糊精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对合成条件进行探索,合成了可溶于稀酸的"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并利用紫外光谱初步研究了该产物对几种芳香化合物的吸附.
- 赵雅青杨雪慧董炎明
- 关键词:壳聚糖Β-环糊精可溶性
- 苯甲酰化壳聚糖和氨基酸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 2008年
- 研究了苯甲酰化壳聚糖(DBC)和天然生物分子氨基酸在选择性溶剂N,N-二甲苯甲酰胺(DMF)和水中的自组装行为.在超声波作用下,透明的混合溶液出现蓝白色乳光,同时紫外-可见光谱呈现透光率的突变,体系完成了自组装.自组装是通过两组分之间的氢键作用产生的.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分别研究了自组装粒子的尺寸和形态.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酰化壳聚糖和氨基酸可以形成纳米尺寸或亚微米尺寸的自组装微粒,形成的微粒为球形或椭球形,微粒的尺寸为60-720nm.粒子的尺寸显著受pH值和氨基酸种类的影响,因而可以利用pH值和氨基酸的种类控制自组装粒子的尺寸.
- 杨雪慧胡晓兰申丙星李燕杰陈丹梅曾尓曼董炎明
- 关键词:氢键作用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