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经建
- 作品数:176 被引量:62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论中国文学中的“复仇”叙事被引量:8
- 2004年
-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在中国叙事文学中以复仇为取向的创作形成了具有某种恒久意义和特定价值的母题显现形态。本文将中国文学中的复仇母题叙事归纳整合为三种模式 ,在对其进行“悲剧性”的审美认证和文学史价值评析的基础上 ,还予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发掘和阐释。
- 杨经建
- 关键词:中国文学叙事方式悲剧性社会伦理道德
- 性爱叙事:文学史意义上的价值建构——论中国文学史上三次性爱文学创作浪潮被引量:7
- 2007年
- 性爱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命体验存在于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每当历史转型、秩序变更之际,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常常成为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的催化剂并被转述在文学创作中。中国文学史上性爱文学创作曾呈现出三次浪潮阶段:明清之际;"五四"时期;20世纪90年代。本文对三次性爱文学浪潮的历史文化语境、性爱话语的生成机制、时代的道德价值理念以及性爱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进行了审视和阐述,试图从文学史的意义层面发掘其具有价值建构性的因素。
- 杨经建
-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写作危机被引量:3
- 2007年
-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母语中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20世纪中国文学在被进行"现代化"置换时其母语思维创造力乃至母语形象被历史性地贬损或遮蔽,处于所谓的"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的情境。由此得到的启示和反思是:文学创作如要在"世界性"中坚守"汉语性"或"母语化",必须破除局限于认识论意义上的"进化论"的思维方式;秉承和葆有汉语言母语"有容乃大"、"求同存异"以及"变则通"的文化品质;发扬光大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特征。
- 杨经建
-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
- 从存在的焦虑到生存的忧患——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本土化”论之二被引量:6
- 2009年
- 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中国的一种本土化文学思潮(现象),而由"人性→人生→人类"忧患意识转化为"忧生患命→忧道患志→忧时患世(忧国患民)"的忧患精神是其本土化的一个基本趋势。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世纪初忧患,到冯至的"忧天的杞人"式忧患和沈从文对理性精神退化与人格奴化的忧患,至20世纪80、90年代的"先锋作家"在存在的困境中所发露出的"醒世恒言"式忧患,以及海子诗中缘于对生命的痛苦质询所产生的存在的忧患,又体现在重新寻求某种整体诗性言说、一种时代性、民族性救赎的冲动。其中既有对存在主义忧患意识的中国式读解,也包括对传统话语的现代性转化。总之,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可谓生于忧患,归于忧患。
- 杨经建
- 关键词:存在主义20世纪中国文学
- 珠海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流行状况,筛查与CHD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3年和2014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和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所有活产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调查CHD的流行状况。以确诊的CHD患儿为病例组,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其父母工作生活环境、生活行为习惯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筛查出珠海地区与CHD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 珠海地区2013年CHD发病率为0.83%。2014年CHD发病率为0.86%。最常见的心脏病类型为室间隔缺损,占56.0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出珠海地区CHD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孕妇高龄(OR=3.74,P=0.000)、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OR=1.52,P=0.009)、孕早期不良精神刺激(OR=2.08,P=0.000)、孕早期患呼吸道疾病(OR=13.06,P=0.014)、孕期化学毒物接触(OR=5.34,P=0.031)。结论 珠海地区CHD发病率高,其中以简单型CHD为主。母亲应适龄怀孕、避免吸烟,孕期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及化学毒物的接触,预防感冒,以减少CHD的发生。
- 杨经建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 神话·游戏·象征——对象征主义艺术的存在论阐释被引量:1
- 2016年
- 象征主义艺术借助"符号"来隐喻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感受,其最初的原型范式便是神话和游戏。神话和艺术本来就有不解之缘,两者的联姻在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建构了象征性关系;而以神话形态来表述审美化生命存在,是象征主义艺术特定的言说方式。不仅如此,象征主义艺术指向游戏的维度,一方面,游戏源于艺术,象征主义艺术以游戏方式使生命达到自由生成和无限存在,另一方面,艺术又借助神话召唤人们进入一种"诗意地栖居"。正是在艺术的催化下,神话和游戏通向象征诗学,审美论转化为价值论。鉴此,以神话和游戏为基本维度的象征主义艺术就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之上的文化诗学:人不仅应该成为人,而且应该成为诗人,只有诗人才能给眼前这个现实世界提供并创造出新的意义。
- 伍丹杨经建
- 关键词:神话游戏文化诗学
- “革命”与“经典”被引量:6
- 2006年
-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本文从以“革命”话语为主导的叙事基本原则、二元对立式的叙述模式和以“红色”为基调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三个方面对“红色经典”进行阐释。本文的目的是在对“红色经典”进行客观而真确的学理评判中,确认其价值性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审美合理性。
- 杨经建郭君
- 关键词:革命话语
- 文学史意义上的话语创构——论20世纪末母语文学的理论性重构
- 2021年
- "20世纪,也许一个‘革命和战争’喧嚣的世纪并未改变历史,而一个悄然‘语言转向’的世纪却改变了人。"~((1))"语言转向"不仅改变了人,而且首先改变了作为人学的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语言的变迁已然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面貌。有人称20世纪80年代语言意识的觉醒宣示着文学主体性的成熟,~((2))有人将"语言的自觉"誉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关键性的实绩.
- 杨经建
- 关键词:母语文学文学主体性文学史意义语言转向语言意识
- 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被引量:36
- 2006年
- 追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动力,更是一个终极性的文化命题。人类追寻精神通过艺术审美途径被转译为中外文学中一个基本的母题模式。“流浪汉小说”是其最浅易、最显明的母题表述图式。大多数流浪汉小说的文本都呈现出两重结构:一是直接对应现实生存的表层结构,一是隐含人生哲理和诗意概括、寄寓着追寻母题的深层结构。(精神)家园叙事是追寻母题的形而上层面或哲学意味上的表达形态,具体表现为:其一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同性焦虑进行自我确证的过程性追寻,现代人的根本性焦虑是无家可归感,文学中的追寻可以将个体性的价值选择、精神追求与特定的精神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体系相联系,并在其中被确认而得到心灵的慰籍。其二是持有既定的人生取向和明确的精神目标、旨在重建或心造一个理想“家园”的追寻,这种追寻中的“家园”被赋予了诸多形而上的意味,且与“诗意地栖居”等话语概念相关联,描述了人类带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漫长旅程。
- 杨经建
- 关键词:中外文学追寻母题流浪汉小说
- 存在的“悲剧性”与悲剧性“存在”——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艺术表现形态之一被引量:1
- 2010年
-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共识。而(准)悲剧风格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之一。虽然中国文学历来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悲剧意识资源,但经典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经由王国维到鲁迅传递到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中,体现出一种既具西方因质又兼容东方底色的悲剧品格。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悲剧品性呈现出三种表现方式:其一是"过客"式悲剧风格类型,它崇尚由尼采的酒神冲动所导致的毁灭意识和创造精神,因而最逼近经典存在主义文学的悲剧格调;其二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与理性的现实存在之间冲突所引起的生存之悲,它更倾向于对悲剧精神所承担的艺术拯救,也更富于审美蕴藉和艺术冲淡意味;其三是对庸常性生存和经验化存在的一种悲切之思,其沉沦化存在本相的书写与东方式命定观的相互制衡形成了悲剧性的张力结构。
- 杨经建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