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飞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黏质沙雷菌中AmpC酶的检测及药敏率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临床分离的104株黏质沙雷菌中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并用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依据CLSI 2010年推荐的标准进行判读结果。结果 104株黏质沙雷菌在呼吸道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达59.6%;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病科等;头孢西丁纸片筛选法阳性率为39.4%,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的有8株,阳性率为7.7%。产AmpC酶菌株除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及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产AmpC酶黏质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产酶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氟喹喏酮类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 杨海飞程君胡立芬刘艳艳潘亚超朱玉林李家斌
- 关键词:粘质沙雷菌AMPC酶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
- 安徽省809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耐药性与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2013年与2014年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内35所医院送检的临床标本,从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株,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用WHONET 5.6和SPSS l7.0软件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来源、耐药率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4年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809株,其中来源于ICU的标本中的检出率最高,平均检出率为30.7%。绝大部分菌株分离于痰液标本,占总菌株的57.8%。两年的菌株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2.5%和38.9%,多重耐药检出率分别为37.2%和40.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在所有进行检测的抗菌药物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氨苄西林,分别为55.4%和63.4%。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对多种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282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97株细菌携带blaCTX-M-14基因。结论临床标本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株较多,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主要的耐药机制,因此该菌株对临床常用的各类抗菌药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治疗上可优先选用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药物。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与防控,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程君魏文娟杨海飞刘艳艳叶英李家斌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细菌耐药监测基因型
- 安徽省志贺菌属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志贺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平皿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2011年9月安徽省32所医院收集的122株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血清群;按照2011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指导原则的标准判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结果 122株志贺菌属中福氏志贺菌118株、宋内志贺菌4株;122株志贺菌属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美唑和拉氧头孢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达100.00%;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耐药性最高,而氟喹诺酮类的3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环丙沙星28.69%、左氧氟沙星17.21%及加替沙星13.11%。结论安徽省32所医院收集的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尤其是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耐药率高,应加强耐药性检测与防治。
- 周雪李家斌胡立芬朱玉林杨海飞叶英孙秋林
- 关键词:志贺菌属耐药性抗菌药物
- 临床分离黏质沙雷菌染色体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株黏质沙雷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以及gyrA、parC基因变异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2005至2010年34家医院收集的104株黏质沙雷菌的MIC;采用PCR检测其中31株耐环丙沙星的黏质沙雷菌的qnr、aac(6’)-Ib、qepA基因以及gyrA和parC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对qnr、aac(6’)-Ib.cr阳性菌株做转移接合试验,PCR扩增并测序确定接合子的基因型,测定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对喹诺酮类及其他类型抗菌药物的MIC。结果共检出31株环丙沙星耐药的黏质沙雷菌,共6株携带qnr基因和(或)aac(6’).Ib-cr基因,其中2株携带qnrB6亚型,1株携带qnrS2亚型,4株携带aac(6’)-Ib-cr基因(其中1株同时携带qnr基因)。9株检测出gyrA基因突变,7株检测出parC基因突变。6株携带qnr基因和(或)aac(6’)-Ib-cr基因的菌株中有5株转移接合成功。接合子与受体菌相比,对喹诺酮类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染色体及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在临床分离的黏质沙雷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起重要的作用,且可以水平传播,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杨海飞周雪程君胡立芬朱玉林叶英李家斌
- 关键词:沙雷菌喹诺酮类染色体
- 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真菌感染的种类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8月临床分离出的真菌菌株,用沙保弱培养基对其培养、分离和纯化,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464株真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8.0%,其次是光滑念珠菌,占15.5%。分离的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相对较低。结论检出的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 章磊杨海飞梅清许夕海胡立芬叶英李家斌
- 关键词:真菌耐药性药敏试验
- 临床分离黏质沙雷菌质粒介导16S rRNA甲基化酶和β-内酰胺酶共转移被引量:1
- 2015年
- 黏质沙雷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的肠杆菌科细菌,常可导致免疫低下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侵入性检查患者的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感染.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一直是临床上治疗革兰阴性菌所致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之一.16SrRNA甲基化酶通过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结合位点16S rRNA的甲基化作用,使细菌对临床现有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表现出高水平耐药[1].Doi等[2]首次从黏质沙雷菌中分离出对包括阿贝卡星在内的所有氨基糖苷类耐药的新型甲基化酶,命名为rmtB.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常与β-内酰胺酶基因同时存在于可接合性质粒上,尤其是CTX-M型基因[3].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临床分离的黏质沙雷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其阳性菌株中同时产β-内酰胺酶的分布情况.
- 马雪娇杨海飞程君梅清刘艳艳许夕海叶英李家斌
- 关键词:16SRRNA甲基化酶Β-内酰胺酶基因黏质沙雷菌质粒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
- 肝硬化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弥漫性肝损伤,而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肝硬化可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据统计,我国是全球肝硬化患病率、病死率最高的国家。肝硬化患者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非常必要。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致病环节迄今仍未完全阐明,但免疫调节在肝硬化的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细胞因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一类为促炎和促纤维化因子,
- 吕茹杨海飞周翔天陈国胜李家斌
-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炎性因子慢性进行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 安徽省104株黏质沙雷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探讨黏质沙雷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04株黏质沙雷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结果依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10年推荐的标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黏质沙雷菌在呼吸道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62株,59.6%),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35株,33.7%)、ICU(24株,23.1%)、老年病科(17株,16.3%)。黏质沙雷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0.4%、86.5%、79.8%;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24.0%~43.3%,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与头孢西丁耐药菌株比较,头孢西丁非耐药菌株对哌拉西林(82.9%比28.6%)、头孢他啶(63.4%比9.5%)、氨曲南(68.3%比9.5%)、阿米卡星(68.3%比20.6%)、环丙沙星(48.8%比19.1%)、氯霉素(90.3%比58.7%)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降低(均P〈O.05)。结论黏质沙雷菌是目前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临床应加强对黏质沙雷菌耐药性的监控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程君杨海飞朱玉林胡立芬潘亚超刘艳艳叶英李家斌
- 关键词:沙雷菌属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药性细菌
-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整合子与耐药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的耐药特征,整合酶(Int)基因、qacE△1-sul1基因及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6种药物对8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qacE△1-sul1基因、intI、intII、intⅢ及I类整合子可变区。结果 8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高,分别是63.8%和75.9%,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为31.3%;检出18株qacE△1-sul1基因阳性株,20株intI阳性株,I类整合子可变区检出3类基因盒,aacA4-catB8-aadA1、aac(6')-II-blaCARB-8和aar-3-dfrA27基因盒,首次在SMA中发现aar-3-dfrA27基因盒,GenBank登录号为KC748137。结论本次研究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上应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SMA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性增加可能与I类整合子有关,整合子的存在加快了细菌耐药的传播。
- 高丽萍胡立芬杨海飞王中新沈继录叶英许夕海李家斌
-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整合子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