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亮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东部高原”东北部黏土矿物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通过对"东部高原"东北部地区中侏罗统—白垩系中黏土矿物分析,结果显示黏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变化能够较好反映当时的气候、物源以及古地理变化;同时,伊利石结晶度不具有随地层深度发生变化的规律。黏土矿物组合以及伊利石结晶度在东部高原隆升与消亡前后,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东部高原的存在。
- 徐宝亮李祥辉陈云华曹珂
- 关键词:黏土矿物古气候
- 华北-东北南部地区中生代中晚期粘土矿物与古气候被引量:25
- 2008年
- 实验分析了华北-东北南部地区中侏罗统-白垩系泥质岩中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说明了实验结果和作为古气候定性指针分析的可信度,总结了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古气候特征与演化,讨论了古气候变化与古地貌高地的关系。结果显示,伊利石既是各地也是各个层位最常见的粘土矿物,各区一般含量不少于20%,平均含量46.6%;其次是蒙脱石,在河南和山东的各个时期含量最低30%,平均达57.8%;高岭石和绿泥石只在山西较为丰富,其它各地相对少见;表明研究区中生代中晚期总体属于干冷气候环境,只在山西西部出现干冷-半湿热交替变化;证实古地貌高地"东部高原"的存在,但时空分布有所差异:时间上,它可始于中侏罗世并持续到白垩纪末期甚至古近纪;空间演化上分为两个阶段,早中侏罗世规模较小限于渤海湾之南,晚侏罗世—白垩纪扩大到东北南部和华北大部并呈南北向半弧形展布;认为东部高原对东北地区同期古气候没有影响,可能改变了冀北—辽西和豫西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时期的古气候;指出东部高原物质可能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主要通过郯庐断裂南北两端已经消失了的入海口输送,白垩纪中期及之后则可能主要卸载到了周边盆地。
- 李祥辉徐宝亮陈云华曹珂杨海楠
- 关键词:古气候粘土矿物侏罗纪白垩纪
- 新生代深海冷水碳酸盐泥丘成因及IODP 307航次初步研究结果被引量:1
- 2007年
- 记述了新生代深海冷水碳酸盐泥丘近期的9个重要研究事件;总结了冷水泥丘具有全球海洋(大陆斜坡为主)分布、形态各异、冷水枝状珊瑚构筑泥丘的特点;介绍了冷水泥丘形成的(地质流体渗流和微生物作用)内因及(海底牵引底流作用)外因两种主要观点。对2005年IODP 307航次实施的北大西洋Porcupine Seabight冷水泥丘大洋钻探工作初步成果进行了编译,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在碳氧同位素方面的初步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上新世中期以来的2 Ma里冷水碳酸盐泥丘启动和发育过程中存在2次碳氧同位素偏移事件(I和II),碳氧同位素偏移事件I与泥丘的启动相呼应,暗示北大西洋古海洋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可能与北极冰盖极盛有关。
- 李祥辉陈云华徐宝亮Akihiro KanoChizuru Takashima
- 关键词:深海IODP碳同位素
-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研究
- 造山带的隆升会对气流循环及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类似现今的青藏高原一样,在中生代中国东部可能存在一个“宏伟的中生代高原--山脉系统”--“东部高原”。
本文应用地层学、沉积学、矿物岩石学等方法,针对“东部高原”可...
- 徐宝亮
- 关键词:古气候晚中生代造山带地层学沉积学高原隆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