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领科

作品数:49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兵科院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弹道
  • 9篇底排
  • 8篇弹道一致性
  • 7篇燃烧
  • 7篇外弹道
  • 6篇推进剂
  • 6篇内弹道
  • 5篇燃速
  • 4篇点火
  • 4篇火炮
  • 3篇弹丸
  • 3篇底排弹
  • 3篇底排药剂
  • 3篇底排装置
  • 3篇点火延迟
  • 3篇判据
  • 3篇燃烧特性
  • 3篇含能材料
  • 2篇点火具
  • 2篇点火药

机构

  • 38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航天
  • 2篇中国白城兵器...
  • 1篇西安北方惠安...
  • 1篇中国船舶信息...
  • 1篇齐齐哈尔和平...
  • 1篇中国北方工业...

作者

  • 38篇张领科
  • 16篇余永刚
  • 11篇陆欣
  • 11篇周彦煌
  • 10篇刘东尧
  • 5篇王中原
  • 4篇赵威
  • 3篇刘殿金
  • 2篇薛晓春
  • 2篇陈安
  • 2篇曹永杰
  • 2篇潘玉竹
  • 2篇董家强
  • 1篇吴立志
  • 1篇符少波
  • 1篇邹华
  • 1篇王枫
  • 1篇陆春义
  • 1篇叶锐
  • 1篇郭文娟

传媒

  • 8篇弹道学报
  • 6篇含能材料
  • 4篇火炮发射与控...
  • 3篇兵工学报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兵器装备工程...
  • 1篇中国激光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火炸药学报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P/HTPB老化复合底排推进剂热物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研究底排装置内底排药剂点火燃烧特性并提高数值计算准确性,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导仪对比研究了某155 mm底排弹用未老化和经自然老化(在密封塑料袋内室温保存20余年)的高氯酸铵(AP)/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底排药剂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老化底排药剂20℃· min -1升温时 DSC 曲线的最大吸热峰温度和最大放热峰温度分别为253.52℃和437.54℃。基于 DSC 曲线和多项式拟合法得到了40~180℃温区间的比热容与温度的依变关系。老化底排药剂的比热容平均值和导热系数分别为0.9868 kJ· kg -1·℃-1和0.2292 W · m -1· K -1。未老化底排药剂的比热容平均值和导热系数分别为0.8887 kJ·kg -1·℃-1和0.4020 W·m -1·K -1。与未老化药剂相比,老化药剂的比热容增大约11%,而导热系数减小约43%。
张领科赵威余永刚
关键词:军事化学AP比热容自然老化
HMX单元推进剂激光点火特征参数计算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简化激光作用下固体推进剂点火特性参数的计算,分析了以激光为点火源的固相反应模型点火机理,将其分为吸热热解、边界层气相掺混与快速化学反应三个阶段。建立了一种预测阶段性激光点火延迟时间和点火温度的特征参数近似计算模型,利用该方法对HMX单元推进剂在三种不同的激光入射强度(45,76,170 W·cm-2)下的点火过程进行了计算,该模型计算的点火延迟时间与点火温度与固相点火模型相比之间的偏差分别为3.8%,8.1%,11.5%与1.23%,0.87%,0.98%。
张领科余永刚刘东尧陆欣
关键词:固体推进剂激光点火
液体推进剂高压线燃速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推进剂高压线燃速测量装置,由高压环境产生室、液体推进剂线状燃烧器,高压环境产生室的一端与线状燃烧器一端相通,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点火螺堵连接,压力传递与点火延迟机构通过螺纹连接到线状燃烧器的一端,并将高压...
余永刚周彦煌陆欣刘东尧潘玉竹刘殿金张领科
一种迫击炮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2023年
迫击炮由于具有特殊的装药结构而有着不同的内弹道过程,为了仿真迫弹尾管与主药室之间的燃气交换导致的附加装药点火过程,将主药室与尾管视为高低压区,建立了两者间气-粒流动的物理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体交换时传火孔的状态,能够精确刻画气体交换和基本装药燃烧过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能量方程与气体状态方程,构建了新型迫击炮零维内弹道模型。针对某120 mm迫击炮结构及全装药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迫击炮内弹道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基本装药颗粒流量和主药室内的能量变化过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得到膛内压力误差为0.04%,弹丸初速误差为0.02%,表明了仿真值与试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迫击炮内弹道过程,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王戴思源张领科
关键词:迫击炮内弹道数学模型仿真计算
基于方差分析的弹道一致性检验方法探讨
2005年
现行弹道一致性检验通常采用检验模型,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发现该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文中基于数理统计的方差分析理论,结合弹道一致性的概念以及射击理论与实际检验需求,给出了一种一致性检验的新方法,大量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张领科王中原郭文娟
关键词:外弹道方差分析一致性
一种火药燃气常压烧蚀炮钢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药燃气常压烧蚀炮钢实验装置,包括烧蚀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测温模块;烧蚀模块包括绝热挡板、炮钢样品固定支架、燃烧坩埚;驱动模块包括螺杆导轨、伺服电机;控制模块包括供电装置、电机自动化驱动模块;数据采...
余永刚张欣尉张雯浩薛晓春陈安刘东尧陆欣张领科
膛内高温燃气对底排药剂点火过程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为研究底排药剂在火炮内弹道过程中的点火特性,根据膛内火药燃气高温高压的特点及底排药剂加热点火的主要热交换方式,建立了点火过程的物理模型。基于含能材料固相点火理论模型,仅考虑热对流和热辐射换热的边界条件,构建了点火过程的数学模型。弹底环境通过联立求解内弹道模型和膛内气体状态方程来确定。针对某155 mm火炮及所装备的底排弹,计算分析了底排药剂的点火过程及影响因素。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膛内弹底燃气温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着火点位于距底排药柱内表面约120μm厚的薄层内;点火延迟时间约为1.672 ms;点火延迟时间随火药燃气速度和辐射热通量的增大分别近似呈三阶多项式递减关系。
张领科周彦煌赵威曹永杰
关键词:内弹道底排药剂点火
SPSS系统在弹道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规范弹道一致性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提高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该文介绍了如何利用SPSS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诸如异常值的判定、分布拟合检验、成对样本均值一致性检验、独立样本均值一致性检验等可靠性分析项目的检验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了不同的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检验模型造成分析结果的不一致,对进一步的弹道一致性检验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领科王中原郭文娟
关键词:弹道一致性数据分析
AP/HTPB复合底排推进剂初温对弹丸落点散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定量分析AP/HTPB复合底排推进剂初温对弹丸落点散布的影响,引入了AP/HTPB复合底排推进剂燃速初温敏感因子(σp)。鉴于AP颗粒对底排推进剂燃速起主导作用,计算分析了Glick、Kubota及BDP三种模型AP颗粒初温敏感因子模型的结果。底排装置内工作压力接近0.1MPa且变化不大,故取常值σp=0.43%/K。针对某155mm底排弹,通过建立其内弹道及6D外弹道模型并联立求解,计算了底排推进剂初温对弹丸落点散布的影响,发现射程对温度的敏感因子约为8.22m·K-1,侧偏对温度的敏感因子约为0.447m·K-1,射程随初温的变化率与文献值比较接近,误差为12%。
张领科余永刚刘东尧陆欣
关键词:燃速散布分析
基于概率圆序贯检验的弹道一致性评定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现行弹道一致性评定方法的评定结果受弹丸散布、试验组数、每组用弹量等影响较大.基于数理统计、射击理论和序贯试验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圆序贯检验的弹道一致性评定新方法.主要优点是检验结果不受组数和用弹量的影响,使研制方和使用方所承担的风险基本相当,能够减少试验的用弹量并节约试验成本.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以往弹道一致性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检验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张领科董家强
关键词:外弹道弹道一致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