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
- 作品数:44 被引量:1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CDF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前瞻性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33例(36例次)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前均行CDFI、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RMRI)、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并行HE染色。将术前CDFI结果分别与相应层面HRMRI及术后病理学结果对照,CDFI设定易损斑块标准:低回声、中等偏低回声不均质斑块;斑块形态不规则、纤维帽不完整或斑块内见血流信号。CDFI设定稳定斑块标准:斑块表面光滑、纤维帽完整、中等回声及强回声均质斑块。结果 CDFI与病理学比较评估易损斑块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6.6%,阴性预测值为71.4%;HRMRI与病理学比较评估易损斑块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62.5%。CDFI与HRMRI评估斑块易损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915,P<0.01)。结论 CDFI可以准确识别易损斑块,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吕琦惠品晶陈剑华黄亚波顔燕红张白胡春洪郭亮惠国祯
- 关键词:粥样硬化斑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斑块易损性
- 颈部血管超声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估单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DU)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单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VAD)的一致性。方法连续性回顾纳入2017年1月—2023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一院卒中中心就诊,因突发颈部或后枕部疼痛、有颈部按摩史、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疑似颈部动脉夹层的患者132例,同期行CDU与三维HRMRI检查,并以三维HRMRI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DU评估单侧颅外段VAD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通过CDU与HRMRI分别观察并记录颅外段VAD夹层病变部位及影像征象,即内膜撕裂征、壁内血肿、双腔征、腔内血栓、夹层动脉瘤、管腔不规则,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方法计算血管狭窄程度,并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1)一致性分析:CDU评估单侧颅外段VAD的阳性率为93.2%(123/132),HRMRI为93.9%(124/132),二者一致性很强(Kappa为0.87);CDU检查颅外段VAD的敏感度为99.2%,特异度为87.5%,准确率为86.7%。(2)CDU与HRMRI影像征象:两者评估双腔征、夹层动脉瘤、管腔不规则、病变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均一致性很强,Kappa值分别1.00、0.85、0.88、0.94、0.89;两者评估壁内血肿及腔内血栓一致性较强,Kappa值分别为0.79及0.80,且HRMRI观察强化壁内血肿为17.7%;两者评估内膜撕裂征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58。结论CDU能够有效地评估颅外段VAD的不同影像征象和血管狭窄程度,为颅外段VAD早期诊治及定期随访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颜燕红惠品晶陆紫微张白丁亚芳王润川胡春洪方琪
- 关键词:颅外段椎动脉夹层超声影像征象
- 超声评估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检查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CMCAO)患者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TCD和(或)TCCS诊断为单侧CMCAO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患者54例,记录患者DSA上软脑膜侧支(LMA)分级。TCD和(或)TCCS检测并记录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流速(MV),并计算其患侧(i)与健侧(c)MV比值(MV_(iACA)/MV_(cACA)、MVi PCA/MV_(cPCA))。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ACA及PCA血流动力学参数与LMA分级的相关性。根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无症状组(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9例)和脑梗死(CI)组(27例),比较3组患者ACA及PCA血流参数差异及相对CT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 MV_(iACA)、MV_(iACA)/MV_(cACA)与LMA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8,P=0.000;r=0.757,P=0.000);MV_(iPCA)、MV_(iPCA)/MV_(cPCA)与LMA分级均呈正相关(r=0.383,P=0.004;r=0.624,P=0.000)。无症状组、TIA组患者MV_(iACA)、MV_(iPCA)、MV_(iACA)/MV_(cACA)、MV_(iPCA)/MV_(cPCA)均高于脑梗死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症状组、TIA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均高于脑梗死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均低于脑梗死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和(或)TCCS上ACA及PCA血流动力学参数与DSA上LMA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与CT灌注成像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对于指导单侧CMCAO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韩佳霖惠品晶郑园园张白胡春洪刘一之方琪
- 关键词:多普勒梗死大脑中动脉侧支循环
- 颈动脉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健侧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评估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健侧椎动脉(V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颈动脉超声诊断并经CT血管成像证实为动脉粥样硬化性SSS者152例为研究组,将152例SSS患者分为Ⅰ型即隐匿型盗血者47例,Ⅱ型即部分型盗血者60例和Ⅲ型即完全型盗血者45例,同期健康体检中心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者46例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盗血类型患者健侧VA的管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中3种类型SSS健侧VA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Ⅰ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Ⅲ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盗血类型的健侧VA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随盗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SSS患者健侧VA血流动力学参数可用于初步评估锁骨下动脉病变及其VA-VA盗血通路。
- 孔丽娟惠品晶丁亚芳刘曼张白胡春洪
-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椎动脉
- 经颅多普勒联合CT灌注成像对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评价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经颅多普勒(TCD)联合CT灌注成像(CTP)对单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评价。方法经TCD检测为单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9例,分症状组(9例)及无症状组(10例),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和CTP检查。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侧之间、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侧与对照组TCD及CTP参数。结果TCD示症状组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低于对照组(P〈0.01),而无症状组MCAVm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和无症状组MCA搏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组患侧MCAVm明显低于无症状组(P〈0.001),与颅内侧枝循环有关。症状组和无症状组与对照组CTP参数分析,症状组患侧脑血流量(CBF)减低(P〈n05),而无症状组CBF无明显改变(P〉0.05);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平均通过时间(MTr)及达峰时间(TIP)延长(P〈0.05),但两组脑血容量(CB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与CTP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以综合评估单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脑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颜燕红惠品晶惠国桢徐正昌黄亚波张白郭亮胡春洪
- 关键词:脑血流动力学侧枝循环经颅多普勒CT灌注成像
- 基于血管超声的多模式影像评估椎动脉夹层
- 目的:研究颈部血管超声(CDU)评估椎动脉夹层(VAD)的临床价值.方法:经CDU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出并由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证实的VAD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
- 颜燕红惠品晶张白刘曼孔丽娟陈剑华李勇刚胡春洪
-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椎动脉夹层
- 微型探头血管超声在烟雾病患者搭桥术中的应用
- 张白惠品晶
- CD40及MMPs在CEA斑块中的表达及对斑块稳定性的研究
- 张白惠品晶国风马亮吕琦颜燕红黄亚波惠国桢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斑块稳定性CD40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其与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疗效及其与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CEA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1例,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均行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术后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的变化,将患者分为症状改善组(42例)和未改善组(1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对患者术后30 d NIHSS改善的影响;随访再狭窄和卒中的再发情况。结果与症状未改善组比较,症状改善组从出现症状至手术的时间短[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45(25,168)d、14(10,96)d],低回声斑块[分别为12/19、28.6%(12/42)]和溃疡型斑块[分别为9/19、11.9%(5/42)]所占的比例低、术中开放颈动脉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分别为(41.2±15.2)、(51.1±14.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回声斑块(OR=3.963,95%CI:1.037~15.149,P=0.044)和溃疡型斑块(OR=5.657,95%CI:1.258~25.448,P=0.024)是影响患者CEA术后30 d临床症状改善的危险因素。61例患者术后超声随访12~15(13.1±1.2)个月,至末次随访,3例(4.9%)发生术侧颈动脉再狭窄,其中症状改善组1例(中度狭窄),症状未改善组2例(中、重度狭窄各1例);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卒中。结论CEA既能部分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又可预防卒中再发;以低回声为主的斑块和溃疡型斑块是影响卒中患者CEA术后30 d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的危险因素。
- 潘香君惠品晶颜燕红丁亚芳张白刘曼孔丽娟黄亚波胡春洪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如何防止脑缺血及过度灌注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 29例(35例次)接受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为双侧狭窄组及单侧狭窄组.设定经颅多善勒监测指标以调控血压.临时阻断(以下简称临阻)后,若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低于临阻前的70%,则提升血压;解除临阻后,若术侧MCA Vm超过临阻前的100%,则降低血压.手术前、后均行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两组患者:临阻前,术侧MCA Vm较麻醉前下降(P=0.000);临阻后,MCA Vm略低于临阻前(P>0.05),血压升高(23.76±9.15)%(P=0.000);解除临阻后,MCA Vm较临阻前增加(P =0.000),血压下降(6.70 ±6.89)%(P=0.000).(2)两组间比较:临阻后,双侧狭窄组术侧MCA Vm较单侧组减低(P<0.05),血压升高幅度较单侧组大(P<0.01);解除临阻后,双侧狭窄组血压下降幅度较单侧组小(P<0.05),两组间MCA 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预后:患者脑灌注均改善.结论 经颅多善勒在CEA术中实时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脑灌注,并指导麻醉调控血压,从而预防CEA围手术期脑缺血及过度灌注,提高手术成功率.
- 张白惠品晶黄亚波汤文宇吕琦颜燕红惠国桢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