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峰
- 作品数:56 被引量:248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长安医院收治的115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2组患者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及调节血压、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7、15d,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S100B、MDA及8-OHd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7d血清NSE、S100B、MDA及8-OHd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7d血清NSE、S100B、MDA及8-OHd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1d(P<0.05);治疗后1、7d,观察组患者血清NSE、S100B、MDA及8-OHd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7d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7d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1d(P<0.05);治疗后1、7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7、15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15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7d(P<0.05);治疗后7、15d,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魏亮张小峰张军峰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神经功能
- 高海拔环境对大鼠海马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 2015年
- 目的观察高海拔环境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的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和S100B蛋白的表达,探索缺氧刺激后脑组织损伤和修复的机制。方法 1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模拟海拔5 000米组(实验组:H组)和海拔2 200米组(对照组:M组);H组经模拟海拔5 000米低压氧舱预处理3天,转移至海拔2 200米环境下饲养,M组不经模拟海拔5 000米低压氧舱预处理,直接在海拔2 200米环境饲养。两组又分为缺氧损伤后较低海拔环境恢复1、3、7、14、28天五个亚组,在相应时间点取脑组织,分别用Nis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区细胞结构,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Nissl染色可见M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较整齐、结构完整,未见明显损伤细胞;H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其中H组1天和3天亚组出现明显的组织水肿,出现变性和核浓缩的损伤细胞;S100B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H组S100B蛋白的表达在低压缺氧刺激后第1、3天明显高于M组对应时间点(P<0.05),其他时间点S100B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海拔低压缺氧环境下高表达的S100B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损伤。
- 张帅黄明玉祁存芳李福鑫张军峰张建水
- 关键词:低压缺氧海马S100B
- 银胶菊内酯减轻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银胶菊内酯(PTN)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组及PTN预处理组(1、5、10和20μmol/L,各组n=3)。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过氧化氢(H2O2)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p-Akt/Akt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PC12细胞活力、LDH和ROS含量、Bcl-2表达水平、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及H2O2酶、SOD和GPx的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ROS含量、Bax-1表达量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与OGD/R组相比,PTN预处理能显著缓解以上变化(P<0.05)。结论 PTN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脑I/R损伤的药物。
- 张军峰徐曦徐仓宝张一博房智超郝佳晖赵朝华
- 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7
- 2008年
-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半暗带血流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经颅测量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带脑血流量,1%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大、中剂量尤瑞克林给药后5min开始上升,在20min达峰值,小剂量尤瑞克林对缺血半暗带rCBF变化则无明显影响。脑缺血24h后生理盐水组、大中小剂量尤瑞克林治疗组梗塞面积分别为30.38%±2.76%,16.44%±3.17%,16.61%±2.76%,28.58%±2.38%,大中剂量尤瑞克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尤瑞克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塞面积,其治疗作用可能与增加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量有关。
- 石秦东张军峰张蓬勃王雪陈新林田玉梅杨蓬勃张建水刘勇
- 关键词:脑缺血局部脑血流激肽原酶
- SDF-1/CXCR4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发生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2016年
- 脑缺血损伤后表达增高的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DF-1)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可以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
- 张军峰张力徐曦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神经发生SDF-1CXCR4
- 人视网膜前体细胞移檀于缺血损伤大鼠视网膜下腔的存活与分化
- 目的:研究人视网膜前体细胞在视网膜缺血损伤大鼠视网膜下腔的存活与分化,探讨视网膜前体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行视网膜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体重200—250g 健康雄性 SD 大鼠,以左眼为实验服,前房生理盐水灌注,使眼压相当于
- 康前雁刘勇田玉梅祁存芳张建水石秦东杨蓬勃孙建军张军峰
- 文献传递
- 对解剖实验教学影响力的探索
- 所谓影响力是一件事物对周围事物所起的作用力,实验教学的影响力是指实验教学对学生所起的作用力,即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的范围程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形态学科,认真研究和提高人体解剖实验...
- 成娟娟张军峰赵朝华崔迎春
-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解剖学实验教学
- 浅谈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几个难点
- 系统解剖学是学生接触到较早期的基础医学课程.但是系统解剖学内容繁多且学习枯燥,因而对系统解剖学中难点剖析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授,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更好的掌握系统解剖学.本文通过与学生学习交流以及考试综合分析,...
- 庞龙张军峰徐曦张力徐浩赵朝华宁博罗秀成
-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系统解剖学教学内容教学质量
- MicroRNA-25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和IMR-32细胞中,观察microRNA-25(miR-25)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SH-SY5Y细胞和IMR-32细胞中,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合成miR-25过表达片段,并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用脂质体将载体质粒转导入细胞中。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凋亡、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目的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培养组相比,OGDR组中细胞内miR-25表达下调,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凋亡明显增多,同时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n=3,P <0. 05);而与OGDR组相比,过表达miR-25组内细胞活力明显升高,凋亡明显减少,同时Bax、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n=3,P <0. 05)。结论 I/R损伤后miR-25表达上调可能通过Bax/Bcl-2-Caspase-3途径进而抑制I/R损伤诱导的凋亡,为I/R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 张军峰赵朝华郝佳晖房智超徐仓宝徐曦
- 关键词:BAXCASPASE-3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人胎脑额叶和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性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人类胚胎期大脑额叶、脑室区(ventricular zone,VZ)/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以及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方法 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VZ/SVZ和海马部位的脑组织,固定后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通过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剔除GFAP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①在皮质,9~11周时GFAP阳性细胞主要位于VZ、SVZ和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IZ)内;14~16周时其位于VZ最内层、IZ和分子层(marginal zone,MZ)内;22~24周时皮层、髓质、IZ、SVZ和VZ最内层均有GFAP阳性细胞,髓质中的GFAP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强烈,胞体浓染,突起围绕胞体向四周伸展,具有典型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32~36周时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模式类似于22~24周,髓质中的阳性细胞数量增加.②在海马,9~16周期间GFAP免疫反应程度较弱,主要分布在海马伞、VZ和MZ;22周后GFAP免疫反应程度增强,数量增多,分布范围逐渐扩大.③实验各组额叶VZ、SVZ以及海马的海马伞、VZ均有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存在.结论 在人胚胎发育后期端脑星形胶质出现并逐渐增多、分布广泛并趋于成熟.
- 杨蓬勃张军峰张建水徐曦肖新莉刘勇
- 关键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额叶人类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