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玲
- 作品数:27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协同保护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对糖尿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DN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洛少坦干预组及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周后观察尿蛋白排泄量,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各干预组DN鼠尿蛋白排泄均减少。(2)联合干预组对足细胞超微结构及nephrin、podocin下调的改善作用优于单药干预组。结论罗格列酮与洛沙坦联合用药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优于单种药物治疗,其机制部分与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及上调nephrin、podocin表达有关。
- 兰垂秋傅艳群陈立平吴晓英尹红玲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噻唑烷二酮类洛沙坦足细胞
- 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分子nephrin podoc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超微结构及其相关分子 nephrin、podocin 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 DN 大鼠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 DN 模型组、干预组,另设时照组;干预组给予洛沙坦50mg/(kg·d);于第4、8周检测24 h 尿蛋白量、用免疫组化、RT-PCR 方法检测肾皮质 nephrin、podocin 蛋白及 mRNA 表达,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24 h 尿蛋白排泄增多(P<0.01),足细胞数减少、足突增宽,nephrin、podocin 蛋白及 mRNA 表达均减少(P<0.01);洛沙坦干预治疗后 nephrin、podocin 表达上调(P<0.01),足细胞病变改善,尿蛋白排泄减少(P<0.01)。结论洛沙坦能通过上调nephrin、podocin 表达、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减少 DN 大鼠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 陈立平周巧玲刘抗寒欧阳春彭卫生尹红玲吴晓英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NEPHRINPODOCIN足细胞洛沙坦
- 肾脏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PRL)的诊断标准 ,为临床和病理早期诊断PRL提供依据。方法 :对 2例PRL患者行肾脏穿刺活检 ,镜下观察其病变特点 ,同时用LCA、CD2 0、CD4 5RO、CD3等抗体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2例病变极为相似 ,均显示肾小球及肾小管间散在大量异型细胞 ,肾小管显萎缩。 2例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LCA、CD4 5RO和CD3均为阳性 ;CD2 0、CD79、CD6 8、CK、HHF35、S - 10 0蛋白、Lys和NSE均为阴性 ,结果证实 2例PRL均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结论 :要诊断肾脏淋巴瘤 ,首先需排除它处淋巴瘤或白血病侵犯肾脏 ,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形态学特征来综合考虑 ;
- 尹红玲黎岳南颜亚晖杨晓静吴晓英
-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活体组织检查肾肿瘤
- 高尿酸血症是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病理损伤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英文)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病理活检证实的177例LN患者,比较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肾病理的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肾损伤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LN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的高血压发生率、血清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较正常尿酸组显著升高(P<0.01),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抗U1RNP抗体阳性率较正常尿酸组显著降低(P<0.0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肾病理损伤评分(活动性指数、慢性化指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LN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血清肌酐、肾病理分型和肾病理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合并高尿酸血症的LN患者肾损伤较重,高尿酸血症是狼疮性肾炎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 谢婷婷陈梦颖唐湘玲尹红玲王萱李国立李佳容左晓霞张卫茹
- 关键词:血清尿酸肾病理
- 中颅窝巨大钙化脉络丛乳头状瘤一例
- 2010年
- 患者 男,17岁。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睡觉前左颞枕部隐痛,仰卧后加重,无明显规律性。2个月前因车祸致外伤后行头颅CT时发现颅内占位,遂入院治疗。查体:左鼻唇沟变浅,口角稍向右偏,余无阳性发现。CT示:左侧中颅窝内见“菜花样”团块状高密度灶约5.0cm×5.0cm×4.0cm(图1a),肿块与蝶骨嵴关系较密切。MRI示:左颞叶可见大小约2.0cm×4.0cm×3.0cm团状长T1短T2异常信号灶,
- 王金胜尹红玲文继舫
- 关键词:脉络丛乳头状瘤中颅窝巨大钙化头颅CT颅内占位睡觉前
- 肾盂黏膜肠上皮化生并癌变1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患者女性,70岁,外院诊断“右肾结石并积水”6年,右侧背痛2个月余,加重1天入院。体检:右侧肾区叩击痛,其余体征(-)。尿检示白细胞计数每微升6.6个(正常值0~6);隐血(1+);尿蛋白(-);肌酐正常。CT示右肾体积增大,皮质变薄,实质显示不清,其内见气体影及结节状高密度影,最大层面大小39 mm×15 mm,右肾周脂肪间隙模糊,余脏器未见占位性病变,考虑右肾结石并积水、积气,右肾扩张、感染(图1)。临床诊断:(1)右肾结石伴重度积水、积气;(2)上尿路感染;(3)右肾功能丧失。遂行右肾切除术并送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
- 粟诗童王宽松尹红玲金中元刘瑞洁
- 关键词:绒毛状腺瘤肠上皮化生病例报道
- 肾组织中HBV的检出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HBsAg ,HBcAg及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对 6 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患者、2 0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NHBV GN)患者、1 2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的其它肾病 (肾结核、肾结石、肾细胞癌、肾萎缩等 )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穿刺活检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 ;继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其阳性病例进一步检测肾组织HBVDNA。结果 :HBV GN患者肾脏组织中均可检出HBsAg和HBcAg阳性颗粒 ,阳性率分别为 76 .2 % (4 8/ 6 3) ,4 2 .9% (2 7/ 6 3) ;2 0例NHBV GN患者肾组织均未检出HBsAg和HBcAg ,与HBV GN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1 2例肾病患者肾组织HBsAg和HBcAg阳性率均为 6 6 .7% ,与HBV GN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血清HBeAg阳性与血清HBeAg阴性的HBV GN患者相比 ,肾脏组织中HBsAg和HBcAg表达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 7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的HBV GN患者肾组织检出HBVDNA 1 3例 ,阳性率为 76 .5 % ,8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的其它肾病患者肾组织检出HBVDNA 2例 ,阳性率为 2 5 %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BV定位肾脏 ,不仅可引起肾脏损害 ,并对病毒的复制、保存及乙型肝炎的传播有?
- 陈立章范学工高建明尹红玲王济伟
- 关键词:肾脏组织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标志物
- 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协同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DN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洛沙坦干预组及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周后观察尿蛋白排泄量,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各干预组DN鼠尿蛋白排泄均减少。(2)联合干预组对足细胞超微结构及nephrin、podocin下调的改善作用优于单药干预组。结论:罗格列酮与洛沙坦联合用药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优于单种药物治疗,其机制部分与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及上调nephrin、podocin表达有关。
- 陈立平周巧玲彭卫生刘抗寒欧阳春吴晓英尹红玲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噻唑烷二酮类洛沙坦足细胞
- 萎缩肾样病变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萎缩肾样病变(atrophic kidney-like lesion,AKL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观察和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3例AKLL(分别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临床特征、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对1例行基于150基因套餐的靶向DNA二代测序。结果患者女性1例(例1),男性2例(例2、3),年龄分别为30、57和17岁(平均34.6岁)。病变均为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影像学上均表现为单侧肾实质的占位性病变。大体上,病变最大径1.8、4.0、6.5 cm(平均4.1 cm),切面分别为海绵状、多房囊性及实性。低倍镜下,病变边界清楚,例1和3可见厚的纤维肌性包膜。例1和2由大小不等的薄壁囊肿或滤泡样结构组成,囊壁内衬扁平或靴钉样细胞。囊内含嗜酸性分泌物伴钙化,部分囊内可见漂浮的游离的细胞群。囊肿之间主要为萎缩的肾小管。例3几乎完全由萎缩的肾小管组成伴局灶的囊性扩张,在低倍镜下呈现实性片状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囊肿被覆细胞以及囊内漂浮的细胞群显示表型WT1+/PAX8-/CK7-,而萎缩的肾小管显示表型WT-/PAX8+/CK7+。例1行二代测序未见有意义的基因异常。3例均行部分肾切除术,术后随访36、17、21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AKLL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良性肾疾病,在大体和组织学上均易误诊为肾肿瘤。仔细的形态学观察并辅以特征性的免疫标志物可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 王和礼尹红玲茹国庆郭亚男陈轩赵明
- 关键词:肾疾病囊肿
- 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及podoc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超微结构及其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D组)和洛沙坦干预组(L组)。L组大鼠给予洛沙坦50mg·kg-1·d-1灌胃,N组和D组大鼠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于第4周和第8周检测3组大鼠24h尿蛋白(Pro)量、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CHO)水平;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蛋白及二者mRNA表达水平;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造模后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24h Pro、Scr、TG、CHO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第4周,L组大鼠24 hPro与D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8周,L组大鼠24h Pro和Scr水平与D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L组大鼠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与D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FPW)、足突融合率、基底膜厚度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大鼠足细胞数、FPW、足突融合率、基底膜厚度与D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和第8周,D组大鼠nephrin mRNA和podocin mRNA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大鼠nephrin mRNA和podocin mRNA表达水平与D组大鼠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沙坦能通过上调nephrin和podocin表达水平来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
- 陈立平周巧玲刘抗寒吴晓英尹红玲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洛沙坦NEPHRINPODO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