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少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8篇内固定
  • 5篇钢板
  • 4篇手术
  • 4篇髓型
  • 4篇前路
  • 4篇疗效
  • 4篇颈椎
  • 4篇颈椎病
  • 4篇脊髓
  • 4篇脊髓型
  • 4篇脊髓型颈椎病
  • 3篇螺钉
  • 3篇老年
  • 3篇股骨
  • 3篇关节
  • 2篇手术前
  • 2篇手术前后
  • 2篇术后
  • 2篇术前

机构

  • 19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19篇史少华
  • 16篇吕书军
  • 11篇陈志刚
  • 9篇李立东
  • 6篇周广鑑
  • 3篇吴林明
  • 3篇崔益祥
  • 3篇张剑平
  • 1篇王骏飞
  • 1篇周广鉴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交通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三种方法的治疗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自体植骨和钛网融合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均可使颈椎融合节段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骨性融合率,且能维持术后椎间高度和脊髓减压效果。
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史少华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
脊柱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60例脊柱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每天的CRP和ESR,记录术后所有合并感染患者的ESR、CRP。结果8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术后77%患者出现CRP峰值,47%患者出现ESR峰值。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预测术后更高峰值的因素有术前CRP水平、椎体固定数和脊柱手术部位(P<0.01),峰值后CRP半衰期为2.6(P<0.01),ESR没有该趋势。峰值后4 d,CRP预测术后感染并发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1%、46%、43%和87%。结论术后早期检测CRP具有实用性、敏感性和预测性,较ESR更有诊断价值,其第二次升高或不降可作为诊断感染的敏感指标。
陈志刚周广鑑吕书军张剑平史少华李立东崔益祥
关键词: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脊柱手术术后感染
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在指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应用
2014年
对22例外伤性指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分析其手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平均愈合时间为11.5周。按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TAF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0.9%。
吴林明陈志刚史少华
关键词:关节骨折螺钉内固定
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监测CRP和ESR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近年来由于假体的材料、骨水泥及外科技术的明显进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但是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治疗非常棘手,常常导致假体置换手术的失败。CRP和ESR一直被认为是可靠的炎症早期临床上易于检测的相关指标,而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增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本研究自2006年1月~2008年10月,通过监测24例患者关节置换术后CRP和ESR的变化,为早期感染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周广鑑陈志刚吕书军张剑平史少华李立东崔益祥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关节置换
胸腰椎爆裂骨折两种后路术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比较后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单节段骨折40例,按置钉椎体情况分为传统椎弓根固定组(四钉固定组)和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组(六钉固定组),分别从伤椎前缘压缩比、矢状面Cobb角和冠状面Cobb角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术前后的伤椎前缘压缩比、矢状面Cobb角和冠状面Cobb角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六钉固定组的伤椎前缘压缩比优于四钉固定组(P<0.001)。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以更好地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前缘高度,使骨折块复位,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陈志刚周广吕书军史少华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四肢骨折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骨折手术患者入院时、术前1 d、术后1-6 d及12 d的血标本,用散射比浊法测量CRP。结果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CRP变化相似:术后2 d出现的峰值水平与骨折部位有关,并反映手术创伤程度。深部切口感染术后4 d CRP临界值为96 mg/L。结论根据CRP反应动力学确定骨折术后时间相关的CRP参考值。CRP偏离参考值特别术后4 d〉96 mg/L,有助于早期发现术后感染并发症。
陈志刚周广鑑吕书军张剑平史少华李立东崔益祥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四肢骨折外科伤口感染
骨盆重建术及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复合型髋臼骨折72例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复合型髋臼骨折疗效的因素。方法:髋臼骨折72例,均按Letournel-Judet髋臼骨折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复位,并采用专用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结果: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术前合并有坐骨神经损伤8例,表现为为足下垂和感觉异常,术后3个月内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72例中失访10例,随访62例,随访时间4~61个月,平均41.4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0例,良32例,一般18例,差2例,优良率67.7%。无1例不愈合及死亡,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移位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适时手术解剖复位、积极的功能锻炼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吴林明吕书军史少华李立东
关键词:复合型髋臼骨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之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有1例出现融合器陷入椎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史少华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
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李立东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史少华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
低分子肝素联合红花黄色素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红花黄色素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预防血栓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红花黄色素100 mg溶于25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7 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活化蛋白C(AP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红花黄色素,有利于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活化,降低血栓形成率,且安全性较高。
史少华吕书军李立东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低分子肝素下肢骨折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