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
- 作品数:20 被引量:56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人发中砷
- 2010年
-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人发样品中砷的含量。样品经硝酸-高氯酸(10+1)混合酸消解,以盐酸(5+95)溶液为反应介质,20 g.L-1硼氢化钾-5 g.L-1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为还原剂。对测定的影响因素:仪器的负高压、灯电流、载气和屏蔽气的流量;预还原剂的浓度,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试验条件作了研究并予以优化。方法的检出限(3s)为0.006 0μg.g-1。应用此法对标准物质(GBW 07601)进行分析,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
- 刘碧君吴丰昌邓秋静莫昌琍符志友朱静黎文
- 关键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砷
- 锑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效应研究展望被引量:51
- 2008年
- 研究表明锑与铅和汞一样,是一个可长距离输送的全球性有毒元素;但锑的研究最近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其它金属如汞、铅、镉和砷等相比,国际上锑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少。为了揭示锑的全球性污染程度、循环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急需开展深入研究。概述了前人在锑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存在的科学问题,凝练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思路和方法,并指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开展这一方向研究的理想区域,及在该地区开展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 吴丰昌郑建潘响亮黎文邓秋静莫昌琍朱静刘碧君劭树勋郭建阳
- 关键词: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效应
- 高原湖泊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36
- 2007年
- 提要近年来,荧光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物理化学特性。为了理解高原湖泊中DOM的组成、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在湖泊水体中的垂直分布情况,作者利用荧光发射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云贵高原湖泊红枫湖和百花湖中的DOM。结果显示,高原湖泊DOM主要表现为类富里酸荧光,包括可见区和紫外区两种类型的荧光峰,各种天然水体中都有报道的类蛋白荧光在红枫湖DOM中并不明显,而在百花湖DOM中则有较强的类蛋白荧光。溶解有机质所含三种类型荧光峰(PeakA: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B: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C:类蛋白荧光峰)的荧光强度与溶解有机碳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可能与高原湖泊水体pH值、DOM在湖泊不同深度由于受到光降解、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存在差异等因素有关。与有机质结构和成熟度有关的荧光峰比值r(A,C)在1.40—2.09范围内,红枫湖南湖、百花湖DOM样品的r(A,C)值随着水体深度有下降的趋势,而红枫湖北湖DOM的r(A,C)值则随着水体深度有较大起伏,揭示了高原湖泊水体中DOM的结构以及分布情况存在差异。另外,r(A,C)值与pH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红枫湖南湖DOM为0.95,百花湖两个采样点DOM分别为0.67、0.75,而红枫湖北湖DOM则显示出一定的负相关性(R2=0.45)。
- 傅平青吴丰昌刘丛强黎文白英臣廖海清陈静
- 关键词:溶解有机质湖泊三维荧光光谱荧光特性
- 河流-湖泊系统中溶解有机质的示踪及迁移被引量:9
- 2012年
- 应用同步和三维荧光光谱对夏季贵州红枫湖、百花湖河流-湖泊系统的DOM(溶解有机质)进行识别和示踪,重点揭示了人为来源DOM的迁移和影响.结果表明,人为来源DOM比例较大的水体r(287 nm/332 nm)(同步荧光光谱指数)均大于1,r(B/C)(三维荧光光谱指数)较高,287 nm处的同步荧光峰是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峰.与红枫湖表层水相比,百花湖表层水出现明显的类蛋白荧光峰,且r(287 nm/332 nm)(2.7)远大于红枫湖(0.7),指示百花湖中人为来源ρ(DOM)高于红枫湖.东门桥河向百花湖输送了较多人为来源DOM,但在百花湖水体纵向剖面4 m以下受到的影响较小.经过稀释和净化百花湖出口人为来源的ρ(DOM)已降至较低水平.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光谱联合可用来识别和示踪水体中人为来源ρ(DOM).
- 黎文吴丰昌王静郭建阳王立英白英臣张润宇
- 关键词: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溶解有机质湖泊
- 洱海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被引量:45
- 2004年
- 文章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洱海沉积物孔隙水中的溶解有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含有4个明显的荧光峰,其中A和C为类腐殖酸荧光,B和D为类蛋白荧光。荧光强度在沉积物-水界面特别强,在1cm处急剧下降,之后随着沉积深度呈上升趋势。孔隙水溶解有机质均具有强的类蛋白荧光,揭示了溶解有机质中含有大量色氨酸、酪氨酸等芳环结构的类蛋白物质,并且在早期成岩过程中随着沉积深度呈积累趋势;类蛋白荧光与类腐殖酸荧光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r(A,C)值在0.94-1.79之间,随着沉积深度逐渐下降,r(D,B)值在0.9-1.75之间,与r(A,C)值极为接近,且随着沉积深度有着类似的变化趋势,说明在洱海沉积物孔隙水中,r(D,B)与r(A,C)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傅平青刘丛强吴丰昌魏中青黎文梅毅黄荣贵
- 关键词:溶解有机质沉积物孔隙水三维荧光光谱洱海
- 渔塘坝富硒碳质岩石中硒淋滤实验的初步研究
- 2006年
- 渔塘坝是中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从该区选取了4个典型的富硒碳质岩样品,并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了淋滤实验研究(pH=2.0,4.0和6.5)。初步结果表明:随着液固比的增大和淋滤时间的延长,淋滤液中硒含量变化的总体呈降低趋势。不同岩类间硒的淋失量有所差别,但岩石总量硒并不是影响硒淋失的主要因素。淋滤原液的不同pH值对岩石硒的淋失有显著影响,其淋失量的排列顺序是pH=2.0>pH=6.5>pH=4.0。岩石中碳酸盐与黄铁矿含量之比同淋滤液pH的变化有关,并且极可能是影响岩石风化初始阶段硒淋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 朱建明王明仕黎文尹祚莹苏宏灿
- 关键词:硒淋滤实验渔塘坝
- 分子荧光偏振技术及其在研究腐殖物质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5年
- 腐殖物质对污染物如有毒金属元素(如汞,铜和铅等)及有机污分子荧光染物(如多环芳烃,有机农药等)具有络合或吸附作用,从而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及其迁移途径,所以能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毒性。近年来,用分子荧光学研究两者间的这种作用过程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运用荧光偏振技术在腐殖物质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现状。荧光偏振的研究成果可加深对腐殖物质与污染机理的认识,能较精确地定量评估它们之间的作用强度,了解它们结合后的分子构型变化,有助于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借环。
- 梅毅尹祚莹黎文傅平青吴丰昌
- 关键词:分子相互作用毒性多环芳烃污染机理
- 淡水湖泊水体中溶解有机氮测定方法的对比被引量:19
- 2006年
- 溶解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是天然水体中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相对很少.本文对淡水中测定DON的两种常见方法即过硫酸钾湿氧化法(Persulfate Oxidation,PO)和高温催化氧化法(High Temperature Cata- lytic Oxidation,HTCO)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特点,湿氧化法相对较为理想.湿氧化法对不同氮标准化合物的回收率较高,平均为96.0±3.0%以上(杂环氮化合物除外);对湖泊淡水样品,用PO法测定溶解有机氮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6.2%-12.5%.高温催化氧化法对不同氮标准化合物的回收率较低,平均为68.4±13.6%,需作进一步条件优化.
- 黎文白英臣王立英王静傅平青廖海清吴丰昌刘丛强
- 关键词:溶解有机物溶解有机氮淡水湖泊
- 太湖北部沉积物不同形态磷提取液中有机质的特征被引量:8
- 2009年
- 综合应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三维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太湖北部3个湖区表层(0~10 cm)沉积物不同形态磷提取液中有机质的特征,并探讨了有机质与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与其上覆水体的营养水平相一致;有机C/N、C/P比值在8.5~11.9和188.5~256.6之间,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以湖泊内源自生为主,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很小.不同磷形态提取液中有机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光谱存在很大差异,但不同沉积物之间的差别并不显著.3种提取液中有机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顺序依次为:HCl〉NaOH〉NaHCO3,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分别在4983~5873和3642~5065、3628~4198和2334~2616、3282~3512和2249~2380之间,可能反映了不同提取液中有机磷的组成及其生物活性的不同.沉积物提取液中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均以类富里酸荧光峰A(Ex/Em=230~260nm/360~470 nm)或C(Ex/Em=290~320 nm/390~460 nm)为主,NaHCO3和HCl提取液中还分别发现了类蛋白荧光峰B(Ex/Em=275~280 nm/340~360 nm)和D(Ex/Em=225 nm/330~350 nm)及类腐殖酸荧光峰E(Ex/Em=360~375 nm/460~470 nm).这些荧光光谱特征不仅揭示了不同提取液中有机质组成的差异,而且可能表明了太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受到再悬浮作用的强烈影响.此外,沉积物胡敏酸红外光谱中1059~1082 cm-1的吸收谱带也可能反映了磷酸盐的存在.
- 张润宇吴丰昌王立英黎文王静梅毅
-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有机质磷
-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32
- 2010年
- 分析了密云水库沉积柱中16种美国EPA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16)的垂直分布状况,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目的是了解密云水库近年来PAHs污染的变化趋势.从底层16 cm至表层,沉积物中∑PAH16的含量在618.5-1 087.9 ng/g之间,且基本上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以3环的菲和芴为主,它们的含量分别为236.1-417.9 ng/g和91-130.8 ng/g,二者共占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量(∑PAH16)的47.2%-58.1%.然而,高环数(56环)多环芳烃的比例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多环芳烃的组成特征显示密云水库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和木材的低温燃烧.然而,Flu/Flu+Pyr和INP/INP+BghiP比值的垂直变化说明,近年来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的多环芳烃有增加的迹象.风险评价的结果显示:除了芴和菲之外,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还处于较低风险水平.
- 郭建阳廖海清韩梅黎文张润宇王静吴丰昌
- 关键词:密云水库多环芳烃沉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