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湛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57例康复医疗被引量:2
- 1996年
- 心血管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最大,在总人口死亡原因中几乎占半效,病死、致残率均高,已成为当前医疗保健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的一大进展是早期康复治疗。心血管病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以科学方法促进心脏功能、全身循环以及其它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改善、缩短治疗休养时间,预防病情的反复、争取在可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
- 孙雨明李平胡旭东陈湛
- 关键词:冠心病康复医疗身体健康心血管疾病
- 重新认识心肌缺血及其治疗
- 1989年
- 无痛性心肌缺血对于缺血性心脏病通常的认识是病人出现胸部不适或胸痛症状。目前国内很多医务工作者满足于治疗上能达到缓解胸痛。
- 陈湛
-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功能
-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的复律与随访被引量:2
- 1992年
- 回顾性分析76例风湿性心脏病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房颤复律,总的转复率80.3%。房颤持续3年以上者转复率66.6%,房颤持续3年以下者转复率90.7%。;转复律前心功能Ⅲ级以上者转复率36.8%。心功能Ⅲ级以下者转复率94.7%40例随访半年,房颤持续3年以上者房颤复发率53%,而3年以下者复发率24%。
- 朱小玲马长生陈湛张金荣
- 关键词:房颤电复律风心病瓣膜置换
- 新型正性肌力收缩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价值被引量:2
- 1989年
- 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组织一些专家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和论述,供读者参考。近10多年来这一领城发展迅速,例如对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的作用机制有进一步了解,新型利尿剂、各种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非强心甙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的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氨联吡啶酮,三联吡啶酮等引进临床使用。面对如此丰富多采的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甚大的复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上是对临床医生们的挑战,要求医生更慎重作出比较正确的药物选择。目前,忽视累积多年应用强心甙的临床经验,不恰当的首选最新药物使心力衰竭未能改善的患者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认为不论是老药还是新药均需要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尽好的改善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笔谈希望读者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治疗不同情况心力衰竭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 陈湛
- 关键词:正性肌力强心甙外周血管阻力洋地黄制剂血管扩张剂
- 经食管超声多普勒测定冠状动脉储备功能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价被引量:6
- 1997年
- 经食管超声(TEE)+潘生丁(dipyridamole)药物试验测定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并根据冠状动脉最大扩张时的血流速度/基础状态下的血流速度之比值来计算冠状动脉储备功能(CFR)的指数。我们先后对44例胸痛待查的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TEE+潘生丁药物试验,38例(86%)的病人获得了满意的TEE图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35例患者分为二组:A组17例为左前降支狭窄≥50%或(和)左回旋支狭窄者;B组21例为左冠状动脉病变0~<50%者。经TEE多普勒测定潘生丁注射前、后的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速度,A组的CFR指数——峰值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D/BPDV)和平均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D/BMDV)均明显低于B组(P<0.001)。如以CFR指数2.0作为判断严重冠状动脉病变(≥75%)的临界点,则其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84.2%,即提示:通过CFR的测定可以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 杨燕斐刘晓惠吴雅峰吴雅峰张桂珍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
- 二尖瓣狭窄患者BMV后运动耐量的变化被引量:2
- 1993年
-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BMV)已成为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一个新手段.BMV后不仅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运动耐量亦得到显著提高.本文对42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在BMV前后分别进行了平板运动试验,以判断患者术后运动耐量的提高.观察运动耐量变化的参数包括运动时间,代谢当量[MET(metabolic equivalent)]及达预计心率的百分数.结果显示,42名患者BMV后平均肺动脉压下降1.38±0.38kPa(10.36±2.85mmHg)(P<0.01);二尖瓣口面积增加0.95±0.18cm^2(P<0.01).术后运动耐量均明显提高,运动时间平均增加了3分钟(P<0.01);运动MTs平均增加3.72±0.31(P<0.01),已接近正常人运动水平.本文进一步观察发现,术后二尖瓣跨瓣压差大小与运动耐量的提高关系不密切,而二尖瓣口面积的增加与运动耐量有关(P<0.005),术后二尖瓣口面积达2.0cm^2以上的患者,其运动时间明显延长,说明BMV效果越好,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的就越显著.
- 刘晓惠张金荣马长生陈湛
- 关键词: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运动耐量
- 以体表心电图定位预激综合征旁路的探讨被引量:3
- 1999年
-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60 例预激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的病例,通过分析体表标准12 导联心电图,寻找通过心电图定位旁路的规律,得出结论:V1 的QRS主波方向朝上提示左侧旁路,朝下提示右侧旁路;胸导移行区位于V1 、V2 之间要多考虑是右侧旁路;Ⅰ、avL 对右侧旁路的定位无意义,avL的δ40 负向提示左前及左侧旁路,正向提示左后间隔旁路;Ⅲ、avF的δ40 正向提示旁路在前,负向提示旁路在后;间隔部旁路单凭心电图判断比较困难,当怀疑是间隔部旁路时。
- 任学军杨燕斐陈湛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旁路定位
- 冠脉血栓形成新模型与抗栓剂影响——阿斯匹林、肝素、蝮蛇抗栓酶作用比较
- 1993年
- 本研究首次以静注垂体后叶素方法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制成冠脉血栓形成模型,并据此观察到阿斯匹林、肝素或/和蝮蛇抗栓酶均可显著降低冠脉血栓发生率,后二者合用,作用更明显。这将对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重要启示。
- 张维东陈湛王朋范亚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抗栓剂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瓣口面积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间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8
- 1996年
- 自1992年11月至1994年6月,8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在本院接受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TMC),其中男性24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40.7±9.6岁(20~62岁)。均于PTMC前后经超声心动图测二尖瓣口面积(MVA)、跨二尖瓣压力阶差(MPG),术中测肺动脉压力(PAP)及左心房压力(LAP)。结果:PTMC术后,MVA显著增加(P<0.001),MPG、PAP及LAP均显著降低(P<0.001);MVA平均增加100%以上,PAP和LAP平均降低30%~40%,MVA增加百分数(△MVA)与PAR(△PAP)或/和LAP降低百分数(△LAP)间大致呈3:1比例,△LAP与△MVA有显著相关性,,r=0.25,P<0.05;△PAP与△LAP间也有非常显著相关性,r=0.52,P<0.001;由△LAP可分别判断、推算△MVA及△PAP。结论:本研究提示,PTMC后LAP降低百分数与MVA增加百分数及PAP降低百分数显著相关,由前者可推测后二者变化,可使PTMC效果的判断更简明,并建议将LAP降低1/3作为PTMC成功的主要标志。本研究结果有明显临床实用价值,对国内基层医院开展此术更具?
- 张维东张金荣杨燕斐刘晓惠朱小玲张桂珍张燕吕树铮吴学思陈湛
-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二尖瓣口面积
- 心脏电极导管电灼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很导8例室性心动过速病例并介绍其中4例行心电极导管电灼治疗。2例治疗后室速未再出现,1例治疗后电生理检查诱发与原室速心电图型态不同的亚临床室速,1例因标测困难未能作电灼治疗。精确标测异位激动点是关键,即使电灼电量小亦能成功。经心脏电极导管电灼术可作为治疗难治性室速的一种选择。
- 陈湛张英川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电灼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