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静 作品数:39 被引量:195 H指数:7 供职机构: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我院2007-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表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Microscan WalkAway 40对我院2007-2010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所有数据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74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49株,占85.6%);病房主要集中于重症监护病房(61株,占35.1%),其次是呼吸内科(46株,占26.4%);患者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83株,占47.7%)。其对14种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上升,从17.6%上升到64.5%;还发现88株(50.6%)泛耐药菌株,并且检出率不断增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增高;我们应警惕并高度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监测,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李鑫 郭雷静 张淑芹 陆思静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环介导恒温扩增法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L2型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基因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L2型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的方法。方法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 DNA,LAMP)针对L2型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基因设计的5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特定Bla L2基因上的7个独立区域实现耐碳青霉烯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检测。实时浊度仪监测反应结果表明,LAMP反应在65℃恒温条件下50 min内完成;钙黄绿素可视化检测表明阳性结果呈绿色,与阴性结果差异显著。结果 LAMP法最低检出基因的浓度为2.58 pg/μl,其灵敏度为PCR法的100倍,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 LAMP法具有过程简单、实验装置简便、结果肉眼可辨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对非L2型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基因的结果呈阴性,适用于临床L2型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基因的快速检测。 崔茜 刘威 杨展 陆思静 袁静 李艳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高频通气治疗1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脉搏和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和SaO2)变化。结果经高频通气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和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P<0.01,P<0.05)。结论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急性肺栓塞有较好的效果。 陆思静 刘宇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 肺栓塞 血气分析 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96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治疗,每次30mg,3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罗红霉素,每次0.15g,1次/日。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和胸部CT影像学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及除病变肺叶评分的其他胸部CT影像学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和胸部CT影像学总评分,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洋 李鑫 王之赫 陆思静 王玮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老年胸腔积液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胸膜增厚程度不同的多房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76例老年包裹性、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分为A,B两组,给予胸腔穿刺抽液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其中胸膜增厚>5mm14例为B组;对照组36例分为C,D两组,给予反复胸腔穿刺抽水治疗,其中胸膜增厚>5mm13例为D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其他临床资料无差别,具有可比性;注药24h后抽液,B超定点测定首次注药前后的抽液量、胸膜厚度、纤维素分隔积分,差值结果作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抽液量增多,胸膜厚度变薄,纤维素分隔减轻(P<0.001)。C组、D组与B组的3项观测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胸腔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促进胸水引流、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疗效肯定;对胸膜增厚>5mm的病例无效。 陆思静 尹小梅 刘又宁关键词:胸腔积液 尿激酶 胸腔穿刺 超声引导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痰量及急性发作频率的影响,评价其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作用.
方法: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李艳 陆思静 柏长青 牛文凯 尚学义 衡芝芝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肺泡灌洗 罗红霉素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对PDR-Ab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PDR-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分离的PDR-Ab下呼吸道感染病例4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国产与进口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4.8%,细菌清除率为40.5%,应用国产与进口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进行治疗,不论在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PDR-Ab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陆思静 李鑫 郭雷静 单丽娜关键词:米诺环素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支气管镜下局部病灶所属支气管的肺泡灌洗,同时加用罗红霉素150mg,qd,po;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止咳化痰药物和抗感染治疗,但不使用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和激素。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咳痰量、肺功能变化和病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咯痰量明显减少(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可以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频率。 李艳 陆思静 柏长青 牛文凯 尚学义 衡芝芝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 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疗效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胸膜炎1例 2005年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由各种病因所致主动脉壁中膜弹力组织和平滑肌在高血压等因素的促发下,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称主动脉夹层分离,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1]. 陆思静 田青关键词:动脉瘤 主动脉 胸膜炎 急救 误诊 临床产多种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对临床分离出产多种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生物学以及耐药特性研究。方法用三维试验、等电聚焦以及酶抑制试验以及接合试验,对临床分离的1株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分析,用E-TEST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该菌株三维试验为阳性显示高产AmpC酶,等电聚焦以及酶抑制试验表明,该菌株能够产3种等电点(PI)分别为5.4、8.2及9.0的β-内酰胺酶,等电点为9.0的β-内酰胺酶能够被氯唑西林抑制,而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等电点为8.2和5.4的β内酰胺酶能够被克拉维酸抑制而不能被氯唑西林抑制,而且接合实验表明这两种酶的特性可以被转移到受体菌;检测表明该菌株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合剂、三代头孢菌素类甚至头孢吡肟耐药,但对碳青酶烯类的亚胺培南和伊他培南均敏感。结论我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已经出现同时产AmpC、ESBLs等多种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并造成对多种三代头孢菌素及头孢西丁耐药,对临床的抗生素治疗带来严重威胁。 管希周 刘又宁 罗燕萍 周光 佘丹阳 陆思静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 AMPC ESBLS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