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
- 作品数:72 被引量:34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试验地点选择对棉花产量鉴别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在育种过程中,由于品种与环境互作的存在,使得品种(系)的表现型值与遗传型值常常表现出较大的偏差,影响育种的效率。通过对河南省5年9个地点棉花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鉴别棉花品种(系)产量的能力差异十分显著,尉氏、扶沟为最适宜的品系鉴别地点;安阳、淮阳和新乡等地具有中等产量鉴别能力;同时将地点进行组合,鉴别能力将进一步大大提高,并推荐了一批适合棉花育种试验的地点组合。
- 王振宇马奇祥郭小平张献龙
- 关键词:棉花
- 一种带有标记的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创制方法
-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标记的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创制方法。本发明提供利用CRISPR‑Cas9系统创造带有新型标记的棉花雄性不育系。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选取特异针对GhEMS1基因的靶位点sgRNA1...
- 闵玲张军徐孝兰李宁张献龙郭小平
- SNAC1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用于棉花的遗传转化被引量:1
- 2010年
- 以SNAC1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NaCl作为筛选剂,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SNAC1和GUS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得到胚性愈伤组织。经过PCR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GUS染色证明GUS基因得到表达。研究了NaCl作为棉花转化细胞的筛选剂在农杆菌介导转化中的应用浓度及方法,即NaCl的筛选浓度在1.1%~1.5%(W/V)之间,在愈伤组织诱导初期适当低一点,随着愈伤组织的生长而加大筛选浓度。由于NaCl不利于胚的分化,经过2~3次继代筛选后要及时去除NaCl以促进胚的分化。
- 李雪林刘冠泽聂以春郭小平张献龙
- 关键词:棉花NACL
- 棉花FAD2-1基因的RNAi载体构建及高油酸新种质的获得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在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创造高油酸、低亚油酸棉花新种质。【方法】棉花FAD2-1基因是催化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形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的关键基因,采用信息分析学方法分析其蛋白质性质、结构、功能;克隆GhFAD2-1的保守片段381 bp,构建RNA干涉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下胚轴侵染方法将干涉载体转入棉花。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测定转基因T2~T4植株种子的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对T4转基因株系进行拷贝数鉴定、目的基因表达量检测、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考察。【结果】成功构建GhFAD2-1的RNA干涉载体并转入棉花,转基因株系目的基因GhFAD2-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具有高油酸、低亚油酸的表型并且能稳定遗传给后代;转基因株系可将棉花种子油酸提高224.1%,将亚油酸降低237.5%。与对照材料相比,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验证了棉花GhFAD2-1基因的功能并且为培育高油酸棉花品种提供了帮助。
- 徐孝兰许忠平郭小平
- 关键词:棉花油酸亚油酸
- 农业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浅谈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针对当前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和体会。
- 文静郭小平沈金雄马朝芝
-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 棉花种质创新及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张献龙聂以春朱龙付郭小平卢怀玉刘立清林忠旭涂礼莉杨国正金双侠等
- 棉花种质资源狭窄导致品种同质性和产量长期徘徊不前是制约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棉花种质创新,培育高产、多抗、优质性状协调发展的强优势组合对于促进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远缘杂...
- 关键词:
- 关键词:棉花杂交棉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不同时期与部位收获棉籽其油分含量的差别被引量:1
- 2013年
- 以常规棉鄂抗棉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棉株空间部位收取吐絮棉铃,对棉籽油分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收花时期后移,棉籽油分显著升高;在纵向空间上,棉株第1—9果枝棉铃的棉籽油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中上部棉铃的棉籽油分含量显著高于下部棉铃;在横向空间上,内围、中圈和外围棉铃的棉籽油分含量没有差异;同一种子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其含油量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 韩智彪郭小平
- 关键词:棉花棉籽含油量取样方法
- 棉花人工杂交结铃率研究
- 2007年
- 高敏王江林郭小平
- 关键词:棉花品质人工杂交种植面积杂交种子杂交棉皮棉产量
- 海岛棉NBS类型抗病基因类似物的起源、多样性及进化被引量:27
- 2003年
- 利用已克隆植物的R基因NBS序列中保守模体合成简并引物 ,以海岛棉品系Pima 90 (Gossypiumbarba dense)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通过T A克隆、测序和序列比较分析共得到 31条RGAs ,其中 1 9条具有连续的ORF。利用海岛棉的 31条RGAs与GenBank中陆地棉种质系M 2 4 9(Gossypiumhirsutum)的RGAs进行了比较分析 ,RGAs可分为两大类 :其中第Ⅰ类全部为陆地棉的RGAs;第Ⅱ类分别包括了陆地棉和海岛棉的RGAs。同时对海岛棉RGA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 ,表明海岛棉RGAs可分为TIR(DrosophilaTollorhumaninter leukinreceptor like)和non TIR两类 ,与前人所报道的R基因进化一致。对 1 9条具有连续ORF的RGAs进行了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它们包括P loop、Kin 2、“PLAL”及Meyers等所定义的RNBS A、B、C 3个模体。结果表明 。
- 涂礼莉张献龙朱龙付聂以春郭小平
- 关键词:NBS抗病基因类似物棉花多样性进化
- 棉花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基因的分离和功能研究
- <正>棉纤维由棉花胚珠外珠被表皮层的单细胞发育而成,其分化和发育过程可分为纤维原始细胞分化与突起、纤维细胞的伸长或初生壁的加厚、次生壁的加厚和脱水成熟四个时期。分子生物学上,棉花纤维细胞已成为研究植物细胞生长发育,如细胞...
- 刘迪秋涂礼莉朱龙付曾范昌郭小平张献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