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慧杰
- 作品数:44 被引量:3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嘉兴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急性肾衰竭(ARF)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住院的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伴MODS的ARF多见于老年,发病率占总ARF的62.3%,病死率45.5%;随着功能障碍脏器数量的增多,ARF病死率明显升高。引起伴MODS的ARF的原因中以感染性疾病、休克、严重创伤、外科大手术后(以胆道疾病、恶性肿瘤手术)多见。结论:MODS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伴MODS的ARF多见于老年且发生比例高,病死率亦高,对于伴MODS的ARF患者应进行早期预防性及充分透析治疗,以改善ARF的预后。
- 朱月文郁慧杰陈建祥张敏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CBP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次数(RR)、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升压药物剂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CBP治疗后,患者呼吸功能改善(P〈0.05);循环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CB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
- 王海波殳儆郁慧杰张继松朱建刚沈东锋
-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 浙江省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调查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调查并了解浙江省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浙江省24家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19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人院CT检查、伤后的病情变化、营养支持治疗的内容及相关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评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219例患者基本能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至伤后第7天,营养给予率为99.1%。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多样化,创伤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比例较高。创伤后30d内,所有患者的能量给予量占目标量百分比逐渐增加,从(42.8±34.1)%增至(85.5±27.7)%(P〈0.05);但是能量给予达标率偏低(6.2%~29.1%)。蛋白给予达标率也偏低(12.4%-24.3%),且伤后30d内变化不明显(P〉0.05)。随访至伤后6个月,其中预后良好113例,预后不良89例,17例死亡。预后分析显示,7d内能量给予不达标组的患者伤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能量给予达标组(X^2=8.354,P〈0.05)。营养支持治疗会出现呕吐、腹泻等多种并发症,其中高血糖的发生率最高(0.5%~13.7%)。结论浙江省医疗单位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虽然能做到早期给予和多样化给予,但却存在能量和蛋白质给予达标率严重偏低的问题。
- 杨小锋王浩魏晓捷田达郁慧杰陈彦飞颜艾娄晓辉韩瑞璋沈建国沈伟张弩章卫桥赵明沈罡牟朝晖杨松斌叶汝勇金涌陈毅力俞文华高峰吴崇光但建新方向明
- 关键词:颅脑损伤营养支持问卷调查多中心研究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56例为感染组,另选择同期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不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56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感染组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贫血的分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C-反应蛋白、尿素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中,感染组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心率≥125次/分、呼吸≥24次/分的发生率高于非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心血管事件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心血管事件患者C-反应蛋白、尿素氮水平高于非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慢性肾脏病、心率≥125次/分、呼吸≥24次/分是稳定性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增加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 潘根富邹彦胡罗燕甘毅骋王乾郁慧杰
-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心血管事件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白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白蛋白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关系。方法对8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白蛋白水平进行连续14d测定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血白蛋白下降越明显,A-PACHE-Ⅱ评分越高;APACHE-Ⅱ评分与血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753,P<0.05);死亡组血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白蛋白水平下降幅度越大,预后越差;血白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指标。
- 郁慧杰沈东锋童武华王黎恩
-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白蛋白
- 电针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盲法留置鼻空肠管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电针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盲法留置鼻空肠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9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盲法置入鼻空肠管,观察组患者予以电针刺激足三里、阳陵泉、上巨虚、悬钟等穴位促进胃肠蠕动,评价两组患者在鼻空肠管置入后24 h、48 h和72 h的置管成功率及电针次数对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鼻空肠管置管成功率24 h分别为52.5%和76.9%;48 h分别为62.5%和87.2%;72 h分别为75.0%和92.3%,P均<0.05。观察组24 h、48 h和72 h置管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均未出现呼吸困难、误吸、消化道出血、脑疝等并发症。结论电针能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盲法留置鼻空肠管的成功率。
- 贾利霞董李丹邹翼霜郁慧杰陈峰
-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电针鼻空肠管置管成功率
- 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被引量:28
- 2015年
-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构成、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嘉兴市第一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确诊发生CRBS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未发生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 605例纳入研究,有2 018例进行了动静脉置管,符合要求的病例共1 773例,其中有94例发生CRBSI,感染率为5.3%,千日导管感染率为9.8%,发生CRBSI的患者病死22例,死亡率23.4%,而非CRBSI的患者死亡率为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8,P<0.01),发生CRBSI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静脉置管时间>6d发生CRBSI是置管时间≤6 d者的3.33倍(95% CI:2.04 ~ 5.56),创伤患者发生CRBSI是非创伤患者的2.50倍(95%CI:1.49 ~4.17),恶性肿瘤患者发生CRBSI是非肿瘤患者的2.98倍(95% CI:1.61~5.51),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32倍(95% CI:2.07~9.01).不同部位进行动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CRBSI的患者,血培养检出的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7%,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26.0%、12.3%.结论 发生CRBSI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创伤、动静脉置管时间>6d、恶性肿瘤等是导致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减少CRBSI的发生,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 贾磊郁慧杰陆锦琪张玉琦蔡莹刘宇婷马燮峰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102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初始抗菌方案成本效益的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肺部感染通常为肺实质的炎症,其病因以感染性最为常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情况下肺部感染可导致肺及肺外脏器功能的衰竭,出现疾病的迅速恶化,即重症肺炎。重症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其救治一直是临床中的难题。如何进行早期预后的判断?如何进行初始抗感染方案的选择?一直是呼吸科和急危重科医师通常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对嘉兴市第一医院既往收治的102例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初始经验抗感染方案及最终的成本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 郁慧杰尤曦徐小琴黄劼曹伟中
- 关键词: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肺部感染脏器功能早期预后
- 绍兴市第一医院2007至2008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调查
- 2009年
- 目前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初始抗菌药物治疗几乎均为经验性治疗。因此,病原体的检测对于完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调查并分析了我院成人CAP患者病原体的检测状况,旨在了解致病原的耐药情况,为我院的CAP的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
- 刘斌郁慧杰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抗菌药物治疗耐药情况CAP
- 电针对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盲法留置鼻空肠管及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盲法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及肠内营养(EN)实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分为电针组及常规组。2组患者均采用盲法插入鼻空肠管,电针组患者同时辅以电针刺激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鼻空肠管推进距离、插管24h和72h时置管成功率、EN热量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电针组患者鼻空肠管在插管第24、48及72小时时的推进距离分别为(28.4±13.8)cm、(34.0±13.4)cm和(39.6±14.4)cm,较常规组的(18.1±15.5)cm、(23.0±16.1)cm和(29.6±17.0)cm均有明显增大(P〈0.05)。电针组患者插管第24,72小时时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6.9%和92.3%,均较常规组(分别为52.5%和75.0%)明显提高(P〈0.05)。电针组患者插管在72h内EN热量达标率为82.1%,较常规组(60.0%)明显提高(P〈0.05)。电针组需辅以肠外营养(PN)的患者比例为17.9%,较常规组(40.O%)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电针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5.1%和7.7%,较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0%,20.O%和25.0%)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穴位刺激能促进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胃肠蠕动,提高盲法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成功率,有利于早期肠内营养尽快实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郁慧杰朱建刚沈鹏石留皓施云超陈峰
- 关键词:电针鼻空肠管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