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剑波
- 作品数:29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阻尼器叶间布置的旋翼动态摆振角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阻尼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摆振方向的约束刚度和约束阻尼,然而,叶间布置的阻尼器在集合型整体振动不提供摆振刚度和阻尼,这样,桨毂支臂的摆振角度会大一些。为了避免桨毂支臀碰撞桨毂中央件,需要对旋翼桨叶摆振角度进行详细的计算,并进行合理的设计。但是,旋翼摆振角受直升机飞行状态、过载系数、重心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属于多约束条件的动态非线性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数值仿真计算直升机旋翼摆振角的工程设计方法和思路。
- 方永红艾剑波
- 关键词:动力学分析旋翼
- 一种直升机旋翼桨叶前缘配重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旋翼桨叶的前缘配重。一种带有弦向定位功能的直升机旋翼桨叶前缘配重,该前缘配重由若干根前缘分配重连接而成,前缘分重配的一端带有定位凸台,另一端带有定位圆孔,相邻前缘分配重之间通过定位凸台与定位圆孔间隙配...
- 李志峰黄文俊艾剑波吴明忠冯拯桥
- 文献传递
- 某直升机扭振系统共振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结合某直升机扭振系统共振问题的解决过程,分析了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建立了扭振系统分析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工程可行的解决该问题的设计调整措施,并分析与此相关的动力学问题,最后通过了试飞验证。
- 艾剑波邓景辉方永红
- 关键词:动力学旋翼扭振系统
- 一种直升机桨叶静/动平衡调整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调整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桨叶静/动平衡调整的装置。所述直升机桨叶静/动平衡装置包括前配重支座、后配重支座、若干配重腔、前口盖、后口盖、平衡配重。其中,前配重支座靠近桨叶前缘设置,后配重支座设置沿弦...
- 黄珺陈芳孙涛黄文俊吴明忠艾剑波
- 文献传递
- 某旋翼液压阻尼器动密封故障分析与处理被引量:4
- 2013年
- 旋翼液压阻尼器是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关键元件,为旋翼桨叶摆振运动提供阻尼,防止直升机发生"地面共振"。某旋翼液压阻尼器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液压油泄漏,导致阻尼值下降,甚至阻尼完全丧失,成为严重影响直升机安全的隐患。为此,通过对故障现象、原因的分析及故障定位,针对密封材料、密封结构等进行分析和充分的试验验证,制定了相应的技术与工作措施。这些措施经后续试飞验证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 吴文涛艾剑波郭俊贤
- 关键词:直升机液压阻尼器动密封故障分析与处理
- 直升机极寒环境适应性试飞的挑战与思考
- 2025年
- 通过分析全球高寒地区冲突态势以及引发的军备竞争,指出直升机在高寒地区部署服役的迫切需求。分析了包括温度、降雪、大风、高纬度等极寒环境因素对直升机的影响,以及开展极寒环境适应性验证的必要性,总结了高寒环境适应性试飞场地的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直升机高寒环境适应性试飞的科目、影响、意义,以及在直升机高寒试飞中的多发故障。最后,对当前直升机与极寒环境使用需求存在的差距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指出目前极寒环境适应性试飞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借用气候环境实验室、无人机、仿真等技术在极寒试飞中的应用,对有效开展直升机极寒环境适应性设计和验证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艾剑波吴建国崔腾飞宋健
- 关键词:直升机
- 一种低噪声桨尖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螺旋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噪声桨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声桨尖由蒙皮(1)、大梁带(2)、桨尖填充(3)和桨尖前缘包片(4)一体模压成型,桨尖后掠,桨尖与桨叶连接的连接端到桨尖的末端逐渐...
- 汪亚敏胡和平艾剑波周少华赵军肖银
- 文献传递
- 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在旋翼大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2012年
- 推导了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表达公式,通过对不同类型状况的模拟,得到了其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结果显示,无论对单一损伤还是多重损伤,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都能准确地识别其位置。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指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损伤的程度。因此,该指标作为旋翼大梁损伤识别的参数是可行有效的。
- 王海军艾剑波彭利乐
- 关键词:无损检测损伤识别
- 一种直升机应急漂浮系统
-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升机应急漂浮系统,直升机应急漂浮系统包括应急漂浮开关板10、漂浮控制盒20、气瓶系统30、机电管理计算机40、速度/高度检测器50、正总距杆浮筒充气开关60、副总距杆浮筒充气开关70和浸水传感器80,其中...
- 姜滨艾剑波谢定祥胡敦远孔波吴世豪成德
- 旋翼改进研制中的动力学匹配分析
- 2006年
-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直8旋翼改进研制的特点和动力学匹配分析的工作思路。对立足国内技术进行研制的过程中,从桨毂构型选择、阻尼器布置方式选择、复合材料桨叶结构特性相似性设计、旋翼动力学优化设计和地慢转速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旋翼与全机动力学匹配问题,并略述了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处理情况及结果。
- 艾剑波邓景辉樊光华凌爱民
- 关键词:动力学设计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