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娟娟

作品数:20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肠癌
  • 11篇结肠
  • 11篇结肠癌
  • 10篇细胞
  • 7篇淋巴
  • 6篇肿瘤
  • 6篇淋巴管
  • 6篇淋巴管内
  • 6篇淋巴管内皮
  • 6篇内皮
  • 5篇血管
  • 5篇结肠癌细胞
  • 5篇癌细胞
  • 5篇肠癌细胞
  • 4篇蛋白
  • 4篇淋巴管内皮细...
  • 4篇内皮细胞
  • 4篇结肠肿瘤
  • 4篇肠肿瘤
  • 3篇血管内皮

机构

  • 1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40...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0篇欧娟娟
  • 13篇梁后杰
  • 8篇萨日娜
  • 6篇童晶涛
  • 6篇耿培亮
  • 5篇江恒
  • 4篇谢赣丰
  • 3篇庄兴俊
  • 3篇刘平
  • 3篇何金霞
  • 3篇张月
  • 2篇阮志华
  • 2篇旦慧文
  • 2篇高云姝
  • 2篇陈克力
  • 2篇顾军
  • 2篇高百春
  • 2篇庞学利
  • 2篇边志衡
  • 2篇李娅

传媒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霉素配合细管闭式引流治疗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21例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阿霉素治疗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1例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向胸腔内1次性注入阿霉素30-40mg,2~3d后用细管闭式引流胸腔积液,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1例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5.24%,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水引流后腔内注入阿霉素,治疗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且无复发,不良反应低。
庄兴俊张臻党海珍夏放欧娟娟宋谦郑刚李露佳于海明侯晓伟
关键词:引流术
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抑制P53核转位调控肠癌SW480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P53在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fibronectin extra domain A,FN-EDA)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基因集富集分析法分析结直肠癌基因芯片EDA高表达组(EDA_high)与EDA低表达组(EDA_low)基因富集情况;干扰结肠癌SW480细胞FN-ED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RT-PCR检测各组凋亡相关基因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P53蛋白磷酸化修饰,免疫荧光检测P53亚细胞分布,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P53与FN-EDA相互作用。结果结肠癌FN-EDA低表达组凋亡相关基因(KEGG_APOPTOSIS)富集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FN-EDA敲低组凋亡率增加(P<0.05),P53、BAX、P2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53蛋白Ser15、Ser37、Ser392磷酸化水平上调,核内转位增加。FN-EDA敲低组细胞转染FN-EDA过表达慢病毒后,凋亡率降低(P<0.05),P53蛋白Ser15、Ser37磷酸化水平下调,核内转位减少;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发现P53与FN-EDA具有相互作用。结论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通过与P53相互作用抑制P53磷酸化和核转位,调控P53-BAX通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
杨卫文张月谢雄欧娟娟梁后杰庞学利
关键词:P53结直肠癌
基于TEM-8新型颗粒性疫苗对结肠癌小鼠模型免疫治疗的作用
2010年
目的:用基于TEM-8(tumor endothelialmarker-8)真核表达的颗粒性疫苗免疫荷结肠癌小鼠,探讨该疫苗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用阳离子肽[K]16-tat49-57与带有负电荷的真核表达质粒结合成颗粒性疫苗,用透射电镜和免疫印迹法鉴定,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疫苗所诱导的特异性CTL分泌IFN-γ,并对荷瘤Balb/c小鼠进行免疫治疗后,观察荷瘤体积和小鼠生存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抗CD31)观察肿瘤组织血管生长情况,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在电荷比为r=2的制备条件下,所构建的颗粒性疫苗进行电镜扫描,显示疫苗能形成颗粒,转染COS-7细胞后可有效介导TEM-8蛋白表达。ELISPOT检测显示在体内疫苗能有效激发抗原特异性CTL效应,可诱导CTL产生IFN-γ等细胞因子,肿瘤治疗实验证实,颗粒性疫苗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EM-8的新型抗肿瘤血管生成疫苗能有效激发出特异性CTL应答,并在荷瘤小鼠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为新型结肠癌治疗性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阮志华刘平郑晨宏童晶涛欧娟娟谢赣丰何金霞耿培亮萨日娜边志衡梁后杰
关键词:TEM-8结肠肿瘤免疫治疗血管生成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人结肠癌淋巴管内皮细胞成管抑制作用机制的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商名品:恩度)是否可通过抑制结肠癌细胞EDA表达从而影响结肠癌淋巴管生成。方法:分别用单纯培养和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处理的SW480细胞培养上清液处理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三维培养观察hLECs体外成管能力的差异,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LECs中integrinα9的表达差异。结果:SW480细胞高表达EDA蛋白片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EDA片断在SW480中的表达。单纯培养的SW480培养上清液(条件培养基Ⅰ)可促进hLECs体外成管,SW480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处理后其培养上清液(条件培养基Ⅱ)促hLECs体外成管的效应被削弱,hLECs小管形成数量明显减少,各实验组小管形成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之对应地,条件培养基Ⅱ处理组中hLECsEDA受体integrinα9的表达水平较条件培养基Ⅰ中hLECs下降(P<0.05)。结论:EDA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可通过EDA-integrinα9途径有效抑制hLECs体外成管能力。
欧娟娟耿培亮李建军萨日娜童晶涛梁后杰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淋巴管内皮细胞纤维粘连蛋白结肠肿瘤淋巴管生成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淋巴管内皮细胞骨架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恩度)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小儿包皮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并在光镜下观察和采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检测。设立对照组和恩度实验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和体外三维培养法来判定恩度对淋巴管内皮细胞有无抑制作用。结果:恩度实验组淋巴管内皮细胞骨架中微丝排列极性减弱或消失,微管无明显改变。恩度实验组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形成管状分支数量及管状结构形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和体外成管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欧娟娟潘凤吴峰童晶涛陈克力梁后杰
关键词: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管生成
基于TEM-8新型颗粒性疫苗的制备、鉴定和体外激发CTL杀伤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制备、鉴定基于肿瘤抗原TEM-8(tumor endothelial marker-8)的复合颗粒性疫苗,研究其在体外激发CTL杀伤活性。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将阳离子肽和DNA制备成复合颗粒性的结构,以透射电镜、DNA阻滞试验、DNa-seI保护试验、Westernblot等对该疫苗进行制备和鉴定,同时进行体外激发CTL杀伤活性的标准51Cr释放实验。结果在NaCl浓度为87.5mmol/L、电荷比为2的制备条件下,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该疫苗能形成颗粒;Westernblot鉴定其可有效介导TEM-8蛋白表达;该疫苗有明显的杀伤毒性,杀伤率为59.7%,与对照组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基于肿瘤抗原TEM-8的复合颗粒性疫苗,其在体外能够有效激发出特异性CTL应答。
刘平梁后杰阮志华郑晨宏欧娟娟童晶涛谢赣丰耿培亮边志衡
关键词:TEM-8疫苗制备T淋巴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对西妥昔单抗及氟尿嘧啶耐药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上皮-间质转化现象与其在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5-氟尿嘧啶(5-Fu)以及二者联合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处理前后SW480细胞骨架改变以及E-钙粘素(E-cardherin)、波形蛋白(vinmentin)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SW480细胞E-cardherin、Vinmentin以及多药耐药蛋白(MRP)、P-糖蛋白(P-gp)表达差异;体外药物敏感试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比色法)分别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SW480细胞存活能力。结果 SW480细胞经C225、5-Fu以及二者联合处理后细胞形态由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细胞免疫荧光显示处理前后SW480细胞骨架改变,微丝蛋白排列极性增强,E-cardherin表达下降,Vinmentin表达升高,同时伴随MRP、P-gp表达增高。SW480细胞经C225与5-Fu联合处理较单独应用2个药物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SW480细胞经单独使用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可诱导细胞发生EMT,且此EMT对肿瘤细胞耐药有影响。
萨日娜欧娟娟耿培亮何金霞向丽莎梁后杰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西妥昔单抗5-氟尿嘧啶结肠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后妊娠7例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李娅欧娟娟旦慧文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妊娠超声刀术后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检测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本院收治的172例结肠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及86例癌旁肠黏膜组织中PDK4蛋白的表达,对结果及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K4在172例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率显著高于86例癌旁肠黏膜组织(57.0%vs 26.7%,P<0.01),PDK4蛋白表达高低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P<0.05),且PDK4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0.01)。在临床分期低的结肠癌患者中,PDK高表达者预后较差(P<0.01);而在临床分期高的结肠癌患者中,PDK表达高低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K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肠黏膜组织,其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陈艳荣彭媛欧娟娟张月梁后杰
关键词:结肠癌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放疗治疗35例胰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强聚焦超声(HIFU)热疗联合局部放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35例胰腺癌患者采用常规分割照射(每次1.8~2.0Gy,每周5次),放射治疗剂量为70~72Gy,平均每例患者接受3次HIFU治疗,对其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CBR),并用化学免疫分析法检测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浓度。结果35例胰腺癌患者中共20例临床受益,CBR率达57.14%。治疗前后CA19-9、CE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HIFU热疗联合局部放疗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对肿瘤标志CA19-9、CEA有明显下调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庄兴俊欧娟娟高云姝高百春顾军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局部放疗胰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