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波

作品数:118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5篇艺术
  • 6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绘画
  • 25篇艺术
  • 19篇审美
  • 19篇书画
  • 17篇中国画
  • 17篇国画
  • 15篇美学
  • 14篇画家
  • 12篇书法
  • 12篇美术
  • 12篇笔墨
  • 9篇哲学
  • 9篇中国书画
  • 9篇山水
  • 9篇国书
  • 7篇写意
  • 7篇美术史
  • 6篇画作
  • 5篇美术史论
  • 5篇花鸟

机构

  • 115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江苏省美术家...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作者

  • 115篇樊波
  • 2篇刘伟冬
  • 1篇尚可
  • 1篇许婧星
  • 1篇张一弛
  • 1篇阮立
  • 1篇沈文婷

传媒

  • 47篇中国书画
  • 9篇荣宝斋
  • 8篇美术观察
  • 8篇南京艺术学院...
  • 4篇美术
  • 4篇江苏社会科学
  • 4篇艺术百家
  • 3篇书画世界
  • 2篇美术大观
  • 2篇中国文艺评论
  • 1篇中国书法
  • 1篇国画家
  • 1篇东南文化
  • 1篇东方艺术
  • 1篇艺术广角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山东艺术
  • 1篇艺术评论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明日风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6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5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花鸟画家·崔志安
2009年
崔志安的作品既给人一种雄阔的气象,又使人感受到一种繁丽的灵感。这种美感可能还源自他的色彩运用,画家似乎将“随类赋彩”的原则大大强化了、提升了,不同的物象类别皆以某种单纯的色调大面积地铺陈、展现,使色彩的表现力突现而出,进而促使画面的主体形象占据了视觉中心。你看他笔下那些或红、或绿、或蓝、或黄的荷叶、葵叶、棕树叶、芭蕉叶,给人的色彩美感是多么地鲜丽、强烈!这种色彩手法与其花鸟造型一样,也是有一种阔大的气派,这是单纯中见出的阔大,明丽中透出的宽博,是从客观色相中提取出来的、蕴涵着画家主观意趣的色彩世界。
樊波
关键词:花鸟画家色彩美感视觉中心色相
20世纪中西绘画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在20世纪以来的中西绘画审美比较研究中,一些思想家和画家指出,中西绘画及其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不少方面都呈现出相通或相同之处,但更多的人——无论是革新派或者是保守派,无论是主张中西绘画融合或者是反对两者融合者,皆认为中西绘画乃是两大不同的审美体系,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要远远大于相同性,就本文的宗旨而言。
樊波
关键词:中西绘画造型语言西洋画绘画风格中国画家
内在诗意的丧失
2016年
若以1976年算起到如今(2016年),中国画发展已然走过四十年的历程。这段历程可以涵盖一代画家的创作生涯。如果当年是二十几岁且为卓有成就的中国画家,那么现今都已至耳顺之年,其功力和风格大体上已成熟完型。
樊波
关键词:中国画家中国画坛刘海粟新中国美术林风眠
汤垕、夏文彦“写意”概念的明确提出
2020年
汤垕(字君载,号平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不详),著有《画鉴》。夏文彦(字士良,号兰渚生,浙江吴兴人,后居江苏松江,生卒亦不详),著有《图绘宝鉴》。这两部著述乃为画史与品评相融合的体例,不少材料皆袭蹈前人,并无太多新意。但这两部著述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写意"这一美学概念。尽管在他们之前,唐宋诸多绘画著述已对"写意"的审美内涵和艺术取向从不同角度作了探讨。
樊波
关键词:美学概念审美内涵生卒艺术取向
从对几个概念的再解释看明清绘画美学的倾向和特点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明清绘画美学对“气韵”、“意趣”、“性情”、“兴会”等几个概念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我们可以发现明清绘画美学重技法、重趣的审美倾向,以及和当时哲学、文艺思潮紧密相关的时代特点。由此我们还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来把握绘画美学在明清的全面展开。
樊波
关键词:气韵意趣性情兴会
清代“四王”绘画思想论稿
2023年
清代“四王”中,王时敏提出“罗古人于尺幅,萃众美于笔下”“笔端灵秀之气,必自胎骨中带来”两个美学命题;王鉴对“笔端灵气于梦寐中仿佛见之”“形影无定法,真假无滞趣”两个命题有独特的美学见解;王翚对“用笔有拔山扛鼎之力”“不放一分力量而力量具足”和“设色淡雅不纤丽”“画中设色之法与用墨无异”两个美学命题进行了深入考察;王原祁论“有真山水,可以见真笔墨”“仿古借境”“龙脉”和“气势”,观点独到。这从几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四王”的绘画美学思想。
樊波
关键词:清代四王山水画绘画美学
人格境界考量下的绘画弊端批评
2012年
一个人的品格会通过他相应的言行反映出来,也会通过他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这是中国许多思想家和批评家所持有的一个传统观点。他们往往将人的品格称之为“人品”,而我们则将此称之为“久格”,两者既有重合,又有差异。“人品”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不仅具有了思想道德这层涵义,而且还包含了一个人生理气质这一规定。从后世的文艺批评和绘画批评倾向来看,我们认为“人格”的概念似乎更为全面,也更合乎批评的实际情况。
樊波
关键词:人格境界批评家绘画考量道德情操思想道德
宋代绘画鉴赏论概览
2008年
隋唐以降,从帝王公卿到文人士大夫都热衷于对书画作品(古代作品占了较大的比重)的搜罗和收藏。这种情况在宋代已成为一种风气,其中一些文人画家和理论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休复、刘道醇、郭若虚、苏轼、米芾、黄庭坚、韩拙、董逌和邓椿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他们的表述。
樊波
关键词:直觉神会黄庭坚内在意蕴
祝允明论“胸中要说话,句句无不好”
2020年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号枝山,江苏长洲即苏州人),明代著名书法家,著有《怀星堂集》,为后人所编。其中包含了他关于书法的重要见解。这些见解大都以题跋和记叙的方式表达出来,虽然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但却鲜明地反映了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他在"书述"一文中以"史"的框架视角对晋唐以后(尤其是宋人)的书法大加贬斥,从而表现了一种尖锐的批评意识。但他在具体论及宋人(如苏舜钦、苏轼)时又能作出中肯的评价。上述命题就与对宋人书法评价息息相关。
樊波
关键词:祝允明书法美学思想苏舜钦题跋
书中有格 画中有书——康守永书画的审美格调
2020年
虽与康守永神交已久,月月能看到他主编的《中国书画》,但很长一个时期却未能相见一晤……直至去年在临沂"王羲之书圣节"上一聚而叙,他斯文的谈吐,出色的会议组织能力,都给我留下了鲜明印象。在交流中,我得以一赏他近年来创作的书画作品,也令人眼前一亮……
樊波
关键词:书画作品审美格调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