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菀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主题

  • 5篇语文
  • 3篇学语
  • 3篇中学语文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2篇散文
  • 2篇文教
  • 2篇课程资源
  • 1篇灯下
  • 1篇灯影
  • 1篇新教
  • 1篇新教材
  • 1篇新课程课堂
  • 1篇新课程课堂教...
  • 1篇语文教材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新教材
  • 1篇语文新课程
  • 1篇阅读鉴赏
  • 1篇中学语文新课...

机构

  • 7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市新都一...

作者

  • 7篇李菀
  • 1篇康斌
  • 1篇王保兵

传媒

  • 5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语文建设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心的旅行——读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005年
李菀
关键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语文阅读鉴赏
论郭沫若作品在中学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利用
2011年
郭沫若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是宝贵的语文课程资源。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有效而多元化地发掘利用其经典作品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对于探究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激发起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情感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菀康斌
关键词:郭沫若作品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鲁迅:不朽的丰碑——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教学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鲁迅作品主题的深邃意蕴 ,丰富的象征性 ,措辞的艰深多义及含蓄晦涩的语言风格 ,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本文指出 :抓住其总主题———“立人” ,“改造国民性” ,深入理解鲁迅彻底否定封建思想、封建礼教 ,对国民根性痛切批判的重大意义 ;理解鲁迅独特的哲学思想内涵及独创的表达形式 ;教学与学术界密切结合 ,是纠正僵化教学模式的三条途径。
李菀
关键词:语文教材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被引量:5
2005年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纠正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存在着的误区,探究评价的重心及多元评价法,使评价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作用。
李菀王保兵李芳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
“文化散文”的特征及其探源被引量:2
2009年
"文化散文"具有重在探寻、弘扬、传承民族主流文化脉胳与内在神光,充满着"我性"的文化对话,注重语言的艺术知性与感性完美融合的鲜明特征和独特的文化视角。其产生可上溯至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家鲁迅、朱自清、冰心的文化散文表现出对人文精神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使散文走出了狭窄的感性空间而具有了旺盛的艺术活力,且润泽着当代文化散文。因此,当前所谓"文化散文"热,其实质是对"五四"精神的呼唤与回归,对功利、虚假、平庸散文的一种检讨与反拨。
李菀
关键词:文化散文
论“人肉筵宴”与“厨房”的象征意义——鲁迅《灯下漫笔》启示录被引量:2
2005年
“人肉筵宴”与“厨房”是鲁迅对“中国的文明”和传统中国社会提出的两个比喻象征。它们成为贯穿鲁迅作品的一对固定意象,集中而典型地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整体批判。其“人肉筵宴”的制作流程必须具备四要素:“材料”(百姓)、“工具”(封建等级制度,伦理道德)、“厨师”(统治者)及“厨房”(社会环境)。其象征所蕴含的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化批判精神,是颇具深意的。
李菀
关键词:象征性文化批判
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索
2004年
文章研究、探索了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五大特征 ,提出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四类八种基本模式 ,并结合具体课例重点探索了语文新课程设计的改革点。
李菀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程资源语文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