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10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蛋白酶抑制剂对围术期IL-8、SIRS评分及白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蛋白酶抑制剂对围术期白细胞介素-8(IL-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影响。方法 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8 h(T3)、术后1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和术后72 h(T7)使用ELISA方法检验血浆IL-8浓度、评估患者SIRS评分并检验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 IL-8浓度自T2即开始显著升高。在2组中的达峰时间分别为T4和T5。至术后72 h,试验组IL-8浓度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IL-8浓度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自T3至T7试验组IL-8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IRS评分自T2开始升高,至T3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至T7,SIR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自T3至T6,试验组SIRS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自T2即显著升高,至T3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自T2即显著升高,且持续至T7未有显著下降。自T3至T6,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自T3至T7,试验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IL-8浓度、SIRS评分及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
- 石佳张喆李军吕红何爱霞薛庆华王古岩肖文静李立环
- 关键词:体外循环白细胞介素-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蛋白酶抑制剂
- 婴儿心脏畸形矫治手术128例报告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矫治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我院外科1994年6月至1995年10月间连续对128例先天性心脏畸形婴儿手术矫治情况。结果:128例婴儿,年龄9.1±2.7(2~12)月;体重7.0±1.6(4~12)kg。66例左向右分流心脏畸形,包括:心室间隔缺损37例、心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或)心房间隔缺损15例、心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其他3例,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47例。紫绀型右向左分流心脏畸形62例,包括:法乐四联症41例、法乐三联症6例、心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2例、复杂心脏畸形13例。128例中6例动脉导管未闭在全麻下行闭合术,余122例婴儿均在中度或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矫治术,手术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3.12%。结论:先天性心脏畸形在婴儿期行矫治手术。
- 李守军刘迎龙萧明第朱晓东张绿沙宫路佳任杰李军
- 关键词:婴儿心脏畸形矫治外科手术
- 围术期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71
- 2016年
- 围术期高血压明显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而良好的围术期高血压管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总住院费用。因此,制定围术期高血压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围术期高血压的定义围术期高血压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到与本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期间内,患者的血压升高幅度大于基础血压的30%,或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
- 李军
- 关键词:高血压管理血压监测基础血压乌拉地尔尼卡地平心外科
- 血管加压素治疗体外循环患者并发血管舒张性休克1例
- 2009年
- 患者,男性,37岁,体重71kg,15d前行二尖瓣置换术,1d前,因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入院。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纠正酸碱平衡治疗后,急诊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
- 王越夫李军王伟鹏李立环
- 关键词:血管加压素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休克并发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围术期体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8 h、16 h、24 h、48 h和72 h记录体温(膀胱温)、评估SIRS评分、采集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结果:两组体温、SIR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均在术后8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但至术后72 h仍显著高于手术前水平(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自手术结束即刻显著上升,至术后72小时仍未有下降趋势,显著高于手术前水平(P<0.01)。在术后8 h、16 h、24 h、72 h四个时间点,实验组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8 h、16 h、24 h、48 h四个时间点,实验组SIRS评分、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体温、SIRS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 石佳李军张喆袁素陈芳何爱霞王古岩薛庆华肖文静李立环
- 关键词:体外循环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胰蛋白酶抑制剂
- 心房动脉双调转术治疗小儿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围术期管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分析采用心房动脉双调转(DS)术治疗小儿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的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实施DS手术26例,全部为ccTGA患儿。患儿平均年龄为3.0岁(0.5~10.0岁),平均体质量13.0kg(5.0~24.5kg)。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2组,比较围术期管理的特点。16例直接Ⅰ期行DS手术,即主动脉与肺动脉调转术和左心房与右心房转流术(Ⅰ组)。10例为分期手术,先行左心室功能锻炼手术(即肺动脉环缩术),择期再行DS手术(Ⅱ组)。结果Ⅰ组患儿体外循环(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O)时间分别为(343.3±51.5)min和(232.3±56.6)min,Ⅱ组分别为(321.5±88.8)min和(192.1±11.7)min。Ⅰ组患儿无死亡,但发生右心功能衰竭(4例,25%)和心律失常(12例,75%)的概率较高。1例使用CPB膜肺氧合器(ECMO)进行右心功能辅助,7d后成功脱机。Ⅱ组患儿死亡4例(40%),均为左心衰竭死亡,其中3例使用ECMO进行左心功能辅助,1例未能脱机。结论采用DS术Ⅰ期治疗小儿ccTGA,术中右心功能异常多见,应主要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降低右心后负荷。分期DS术治疗小儿ccTGA应注意降低左心后负荷,避免左心室做功突然增加。ECMO辅助循环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 王宇红晏馥霞李军王嵘王伟鹏刘晋萍李立环李守军胡盛寿
- 关键词:围术期管理儿童
-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肺动静脉血栓栓塞症一例
- 2006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1岁,2005年7月23日晨因“突发心慌、气短1小时”来院急诊.患者既往高血压10年,平时血压为150/90mmHg(1 mmHg=0.133 kPa).入院时查体:体温37.6℃,呼吸25次/分,脉搏150次/分,血压100/70 mmHg,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扩大,心音正常,心率15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不大.
- 李军毛懿熊长明张朝阳杨艳敏朱俊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肺呼吸音心界扩大颈静脉
- 温缺血时间与同种心脏瓣膜细胞活性的关系被引量:4
- 1997年
- 以10具脑外伤死亡的健康男性的心脏的60个同种主动脉、肺动脉瓣叶分为6组进行实验。经不同的温缺血时间灭菌并经过3个月的液氮深低温保存后,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测定细胞活性,同时行组织块贴壁培养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温缺血时间在12小时以内,细胞活性为93.49±2.35%,较对照组无明显下降。灭菌24小时,细胞活性为89.82±3.5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并且可见形态上改变;冷冻后细胞活性进一步下降,但下降幅度减低,冻存3年后活细胞仍占80%。结论为:温缺血时间对细胞活性有影响,时间延长与活性的下降成正相关。因此温缺血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
- 张伟郭加强谢宁漆志涛李军桂龙生
- 关键词:同种瓣细胞活性心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