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
- 作品数:48 被引量:265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更多>>
- 腹膜透析患者预防腹膜炎质量核查表的设计和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设计和应用《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质量核查表》(以下简称《核查表》),指导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潜在危险因素,以预防其发生。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将自行设计的《核查表》共11个方面、68个条目应用于我院门诊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护士根据《核查表》的条目,对不达标的内容进行两轮一对一再培训。结果第一轮再培训前后,患者的《核查表》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轮再培训前后,患者的《核查表》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核查表》后,腹膜炎的发生率比2012年同期下降,由(95.19±23.99)个病人月降至(86.48±28.48)个病人月。结论应用该《核查表》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腹膜透析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腹膜透析护士开展再培训的依据和评价手段之一,还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 何佩佩殷晓红张晓辉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核查表健康教育
- 低血清白蛋白血症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基础低蛋白血症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在原发基础疾病、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致病原因及转归等方面的特点。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22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进行回顾分析,按基础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将患者分为L(low)组(ALB≤35g/L组)和N(normal)组(ALB>35g/L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肾脏原发病的比较中,L组继发性肾病所占比例高于N组(P<0.05)。223例次均送腹膜透析液培养,L组55例次,其中培养阴性29例(阴性率52.7%),N组168例次,其中培养阴性58例(阴性率34.5%)(P<0.05)。L组腹膜炎致病原因中原因不详所占比例最高,N组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操作污染(P<0.01)。L组病死率高于N组(P<0.05)。结论 L组与N组相比,腹膜透析液培养阴性率、病死率高,致病原因和原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叶元君张晓辉寿张飞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低蛋白血症肠道微生态
- 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脏病(ESRD)透析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及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仅(TNF—d)、血清白蛋白(Alb)、血脂等的关系。方法选择ESRD透析患者144例,分为血液透析组(96例)和腹膜透析组(4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4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Resistin、hs—CRP和TNF-α,同时常规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分析Resistin与这些血清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透析患者血清Resis—tin水平:血液透析组(15.20±3.22)ng/ml,腹膜透析组(11.12±2.02)ng/ml,对照组(5.53±1.8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相关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Resistin与hs—CRP(r=0.359,P〈0.01)、TNF-α(r=0.487,P〈0.05)、TG(r=0.015,P〈0.05)成正相关,与Alb(r=-0.255,P〈0.05)成负相关;腹膜透析患者Resistin与hs—CRP(r=0.224,P〈0.05)、TNF-α(r=0.220,P〈0.01)、TC(r=0.055,P〈0.05)、TG(r=0.042,P〈0.05)成正相关,与TC(r=-0.201,P〈0.05)成负相关。结论在终末期肾脏病,无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其Resistin均明显升高,并与hs—CRP、TNF-α、Alb、TC、TG检测结果有关,提示Resistin可能对ESRD透析患者的微炎症起一定作用。
- 杨杰周全荣张晓辉张萍冯时陈江华
-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抵抗素微炎症血脂
- 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γ-谷氨酰转移酶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肾功能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西格列汀组32例,对照组35例。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西格列汀组加用西格列汀片100 mg,每日1次;对照组可增加药物剂量或联合除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外的降糖药物。观察时间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血肌酐(Cr)、γ-GT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FPG和Hb A1c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Cr、BUN、β_2-MG、Cys C、γ-GT无明显变化(P>0.05),而西格列汀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可以降低γ-GT等指标,改善肾功能。
- 应俊张晓辉陈江华陈光明
- 关键词:糖尿病Γ-谷氨酰转移酶肾损伤
- 腹膜透出液线粒体DNA与腹腔炎症状态及腹膜转运功能的关系研究
- 谢锡绍项世龙杨怡严幸群仰欣张晓辉陈江华
- 临时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时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植入腹膜透析管并维持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至少规律随访3个月。数据来自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的透析登记系统。患者根据腹膜透析前有或无血液透析史分为两组:未血液透析组和临时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时间少于3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两组存活率及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腹膜透析患者共908例,其中未血液透析组732例、临时血液透析组176例。1年、2年、3年、4年患者存活率未血液透析组分别为96.2%、91.4%、88.0%、85.0%,临时血液透析组分别为92.8%、88.8%、78.2%、7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技术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患者临时血液透析史、高龄、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血液透析史的腹膜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低于无血液透析史患者,临时血液透析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需重视患者的透析前计划与宣教。
- 边薇官继超谢锡绍童金张晓辉寿张飞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肾透析预后
- 腹膜透析与腹膜的血管生成
- 2004年
- 在长期腹膜透析中 ,腹膜的血管生成是腹膜结构变化的重要表现 ,腹膜的血管生成影响着腹膜的功能变化 ,本文就腹膜血管生成的特征、原因、调控因子以及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 张晓辉陈江华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
- 多囊肾患者保留原肾的肾移植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多囊肾患者保留原肾的肾移植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多囊肾患者肾移植前后原双侧肾脏体积变化以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以25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移植患者为对照组。结果25例患者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6.0%/92.0%,3年人/肾存活率为90.0%/90.0%;发生急性排斥反应7例(28.0%),移植肾失功2例(8.0%),死亡1例(4.0%);23例患者原肾脏逐渐缩小,左肾长、宽、厚由术前(20.72±4.40)cm、(14.11±2.45)cm、(9.01±1.05)cm缩小至(14.70±2.00)cm、(10.30±1.49)cm、(6.87±0.94)cm,右肾长、宽、厚由术前(20.11±2.64)cm、(15.10±2.14)cm、(9.18±0.96)cm缩小至(15.00±1.84)cm、(10.45±1.28)cm、(6.80±1.15)cm(P<0.05);23例患者移植肾功能稳定,血尿逐渐消失,术前血压(134.20±3.12)/(95.23±2.49)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28.58±2.59)/(92.34±3.40)mm Hg(P>0.05)。对照组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100.0%/100.0%,3年人/肾存活率为96.0%/96.0%;发生急性排斥反应6例(24.0%),移植肾失功1例(4.0%),死亡1例(4.0%),与多囊肾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肾患者肾移植,不切除原病变肾脏移植效果满意,移植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移植肾功能、血尿和感染情况。
- 陈江华姜虹吴建永瞿立辉张萍张晓辉何强
- 关键词:多囊肾肾移植术肾功能血尿肝囊肿
-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的肾功能与营养状态
- 2001年
- 张萍陈江华吴建永黄洪锋张晓辉
- 关键词:尿毒症透析前肾功能状态营养状态
- 基线腹膜转运功能及其变化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基线腹膜转运功能及在透析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评估其对腹透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人选2006年9月11日至2014年10月30日在本院开始维持性腹透且资料完整的患者586例,随访观察截至2016年3月30日。所有入选患者在腹膜透析开始6个月内行基础腹膜平衡试验,并规律复查。根据透析液与血浆的肌酐比值(D/Per)进行腹膜转运功能分组:D/Per0.82~1.03为高转运组,0.65~0.81为高平均转运组,0.50—0.64为低平均转运组,0.34—0.49为低转运组;按复查D/Per分组与相应基线分组的变化趋势分为增高组、降低组和不变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4组不同腹膜转运功能患者的生存率、技术生存率,及不同转运功能变化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患者生存率、技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低转运组67例,低平均转运组229例,高平均转运组252例,高转运组38例。高转运组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低转运组(P=0.036)、低平均转运组(P=0.008)、高平均转运组(P=0.041);技术生存率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增高组127例,下降组101例,不变组179例,3组间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但高基础转运率患者(D/Per≥0.65)中,下降组的生存率低于增高组(P=0.033)及不变组(P=0.049)。透析时年龄≥65岁(HR=2.499)、随访时营养不良(HR=3.144)、随访超滤量≤400ml/d(HR=1.86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0mg/L(HR=4.526)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男性(HR=1.609)、透析时年龄≥65岁(HR=1.929)、随访超滤量≤400ml/d(HR=I.708)、hs—CRP≥10mg/L(HR=1.829)、随访时营养不良(HR=1.876)、腹膜转运功能变化(HR=0.579)是导致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影响因素�
- 吴炜飞韩飞谢锡绍林君殷晓红张晓辉陈江华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转运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