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升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对外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同危险级别患者脑血管痉挛的MSCTA评价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不同危险级别患者的脑血管痉挛(CVS)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2例SAH患者进行低、高危险级别分组后,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的CVS程度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低危险级别25例,高危险级别7例,发生CVS患者12例(占37.5%)。25例低危级别患者中,18例(占72%)MSCTA表现正常,7例(占28.0%)出现轻度CVS,多无临床体征;7例高危级别患者中,2例(占28.6%)MSCTA表现正常,5例(占71.4%)出现中重度CVS,临床表现为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低、高危险级别患者与MSCTA检出的CVS程度比较,Z=-2.936,P<0.05。结论:MSCTA可准确无创地评价SAH后CVS程度,指导临床分组治疗。
- 杨运俊张明升陈伟建梁盼赵兵钟鸣谭显西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
- 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发生变异对前交通动脉瘤治疗的指导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复合体发生变异对ACoA动脉瘤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观察60具胚胎复合体形态变异;回顾夹闭29例,栓塞49例ACo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大脑前动脉A1段(A1)成窗2例,发育不良15例,ACoA成窗12例,双支5例,胼胝体中央动脉4例,“Y”型4例,三支或以上1例,“H”型1例。复合体变异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胎龄无明显变化趋势。ACoA与A1变异无明显相关。(2)A1发育不良或缺如变异59例,ACoA双支2例,H型1例,瘤颈位于优势A1分叉部顶端55例,ACoA中间部19例,ACoA—A2段4例;术后无手术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A1,ACoA形态在胎儿早期普遍存在变异;A1发育不良在动脉瘤多见,ACoA形态并非多样,优势A1的处理有助于ACoA动脉瘤的成功治疗。
- 赵兵钟鸣杨华刘健谭显西郑匡张明升尹剑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复合体胚胎
- 三维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评价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索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方便、安全、可靠的评价方法,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术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显微手术夹闭52例,术后采用3D—CTA随访手术患者20例,其中多发动脉瘤1例,动脉瘤数21个(前交通动脉瘤11个,后交通动脉瘤7个,大脑中动脉M3段1个,脉络膜前动脉1个,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部1个),随访2~38周,平均(15±11)周,观察术后瘤夹位置,载瘤动脉近段与远段通畅情况,瘤体及瘤颈残留等。结果3D—CTA显示动脉瘤夹位置良好19例.瘤夹因合并弹簧圈放射状伪影难以准确显示1例;载瘤动脉近段及远段通畅良好20例,可清楚分辨出瘤央与载瘤动脉之间关系,未发现动脉瘤体残留。结论3D—CTA可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评价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兵杨华刘健钟鸣谭显西张明升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随访研究
- 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刘伟谭显西钟鸣张明升费舟
- 关键词: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栓形成脑梗死
- 三维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索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方便、安全、可靠的评价方法,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对术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颅内动脉瘤120例,显微手术夹闭52例,术后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随...
- 赵兵谭显西钟鸣郑匡张明升何文根李连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 文献传递
- 三维影像系统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主要原因,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神经外科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动脉瘤的诊治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是术前充分了解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准确评估手术的方式和难度,仍然是每个神经外科医师迫切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三维影像技术的开发应用,3D-CTA、3D—DSA均可显示动脉瘤的空间形态、
- 赵兵钟鸣谭显西陈伟建郑匡张明升尹剑何文根李连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顽固性鼻出血栓塞术后导致大面积脑梗死1例
-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病因多种,目前治疗方法较多,随着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血管内栓塞止血已广泛被应用,但必须谨慎非靶血管栓塞事件发生,现将我院1例顽固性鼻出血介入
- 张明升谭显西
-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栓塞术
- 文献传递
- 急性破裂性颅内囊性动脉瘤三维影像血管构型的初步研究
- 目的观察急性破裂颅内囊性动脉瘤的三维立体形态及血管构型,探讨动脉瘤的发生及手术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01月至2007年12月成功收治的急性破裂性颅内囊形动脉瘤70例临床资料,动脉瘤数83个,通过3...
- 赵兵钟鸣谭显西孙厚长郑匡张明升尹剑陈伟建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血管变异
- 文献传递
- 颅内囊性动脉瘤三维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观察颅内囊性动脉瘤的三维立体形态及颅底血管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收治的颅内囊性动脉瘤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数83个,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影像工作系统观察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颈方向及颅底血管变异情况。结果颅内囊性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43.37%(36/83),后交通动脉28.92%(24/83),颈内动脉9.64%(8/83),大脑中动脉6.02%(5/83),大脑前动脉A1-A33.61%(3/83),基底动脉3.61%(3/83),大脑后动脉2.41%(2/83),小脑下后动脉1.20%(1/83),脉络膜前动脉1.20%(1/83),形态以规则形态为主。颅底血管变异发生率为56.63%(47/83),前交通动脉瘤中大脑前动脉A1发育不良或缺如的变异发生率为72.22%(26/36)。结论颅内囊性动脉瘤的立体形态及血管变异均可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充分显示,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颅底动脉变异相关。
- 赵兵钟鸣谭显西孙厚长郑匡张明升陈伟建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成像血管变异
-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分型与栓塞策略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小脑后下动脉(PICA)动脉瘤是常见的后循环动脉瘤之一。动脉瘤夹闭术不仅手术创伤大,而且常存在后组颅神经麻痹及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PICA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等特点。对我院21例PICA动脉瘤的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动脉瘤的位置,形态等特征,提出PICA动脉瘤的分型,指导PICA动脉瘤栓塞治疗。
- 赵兵钟鸣谭显西郑匡尹剑张明升何文根李连进
- 关键词:动脉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栓塞治疗PICA后循环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