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3篇定向手术
  • 3篇独生
  • 3篇独生子
  • 3篇独生子女
  • 3篇手术
  • 3篇子女
  • 3篇立体定向手术
  • 3篇疗效
  • 3篇脑立体定向
  • 3篇脑立体定向手...
  • 3篇MMPI
  • 2篇远期
  • 2篇远期疗效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情绪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焦虑
  • 2篇共情

机构

  • 7篇合肥市精神病...
  • 5篇安徽省精神卫...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国立政治大学

作者

  • 12篇张志军
  • 9篇董毅
  • 7篇李晓驷
  • 4篇汪凯
  • 3篇张育麟
  • 3篇张晓庆
  • 3篇顾建华
  • 3篇李泽爱
  • 3篇夏海涛
  • 2篇季芳
  • 2篇陈弘道
  • 2篇杨琪
  • 2篇沈心芳
  • 2篇王莉
  • 2篇杨丽达
  • 2篇谢思思
  • 2篇王克明
  • 2篇张凤凤
  • 2篇陈田孜
  • 1篇靳胜春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认知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人面部情绪测验(CFE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56例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与49名正常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CFET的总分及6种基本情绪认知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WCST显著较对照组为差。控制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总分的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CFET的惊正确分与WCST的总应答数呈正相关(r=-0.31,P<0.05),悲正确分与CFET的错误应答数(r=-0.37,P<0.01)、选择错误率(r=-0.38,P<0.01)、持续性应答数(r=-0.34,P<0.05)、持续性错误数(r=-0.48,P<0.01)和持续性错误率(r=-0.40,P<0.01)呈负相关,而与完成分类数(r=0.25,P<0.05)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面部表情认知缺陷和执行功能障碍,患者面部表情认知功能与执行功能有相关性。
夏海涛董毅靳胜春张志军汪凯
关键词:情绪精神分裂症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分裂症60例报告
1994年
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脑发育障碍 所致。我们对1986~1992年经WAIS-RC 检查证实为精神发育迟滞并伴发精神分裂症的 60例住院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 24.6 ±6.8岁(15~40岁)。精神疾病病程3月~15年。具有精神病家族史者13例(占21.7%), 家族中有痴呆者3例(占5%),脑炎、脑膜炎引 起13例,高热惊厥15例,难产5例,癫痫和百 日咳各2例,破伤风1例,原因不明22例。
张志军董毅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脑电图
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例
2004年
夏海涛董毅李晓驷张晓庆顾建华李泽爱张志军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手术治疗脑立体定向手术随访抗精神病药疗效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系统评价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以1987~ 1989年经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 15例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手术组 ) ,在与手术组患者同期住院的患者中按 1∶1的比例选择 15例未经手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非手术组 ) ,其性别、年龄、诊断、病程及主要症状均与手术组相匹配。于 1999~ 2 0 0 1年对 30例患者逐一家访调查 ,并采用大体评定量表 (GAS)、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结果  (1)经生存分析 ,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死亡分别为 3例和 1例 ,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132±4 7)个月和 (136± 2 6 )个月 ,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2 88和 1 12 ,P =0 5 91和 0 2 91) ;(2 )手术组存活的 12例患者无明显与手术有关的躯体并发症 ,记忆、智能无明显缺损。 (3)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分别有 3例和 1例停药 ,两组间抗精神病药 (折合成氯丙嗪 )日平均剂量 [分别为 (15 6± 16 1)mg/d和(2 2 3± 111)mg/d]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81)。 (4)两组存活的患者 (11对 )GAS评分较手术前和同期住院时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
李晓驷张晓庆夏海涛顾建华李泽爱董毅张志军陈弘道陈田孜
关键词:脑立体定向手术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放射外科手术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个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23
2001年
目的 了解独生子女成为普遍的正常人群后,其个性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对197例(男117对,女80对)于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出生的16~18岁城市高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用MMPI集中测试。结果 女性组:独生女与非独生女之间MMPI的14个量表获分无差异。男性组,非独生子F、D、Pt以及Sc等4个量表的获分高于独生子。结论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之间的个性有一定的差异,独生子的个性优于非独生女;独生女与非独生女子之间的个性无明显差异。
李晓驷张育麟张志军沈心芳王莉杨丽达王克明
关键词: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MMPI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研究
李晓驷顾建华张晓庆夏海涛董毅张志军李泽爱陈田孜陈弘道
该项目对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作出综合性的评估。其主要结论:除少数情况外,接受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仍需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该疗法对攻击危险性、偏执/好斗症状群的远期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该...
关键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脑立体定向手术远期疗效
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调查高中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394名高中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焦虑的发生率为 5. 1%,抑郁的发生率为 14. 3 %。资料显示,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与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及独生与否无关;父亲高文化程度对抑郁的发生起保护因素,而母亲高文化程度则构成危险因素。结论:高中生的情绪问题,值得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
张志军李晓驷董毅
关键词: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卫生
55对独生与多生子女MMPI配对研究被引量:10
1994年
按同班、同性别、学号最邻近1:1配对原则从16~18岁青少年中选出55对(男34,女21)独生与多生子女作为被试。MMPI测试结果:各量表T值,男性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K量表独生组高于多生组,D和Si两量表独生组低于多生组,其余11项量表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总体上独生与多生子女间无显著个性差异,但独生女与多生女间有所差别。
李晓驷张育麟张志军叶建林
关键词: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MMPI
精神分裂症的共情缺陷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缺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3名正常对照的共情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作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评估,分析影响患者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IRI-C总分、观点采择、幻想力和同情关心因子分均明显减低(P<0.01)。患者EPQ的神经质(N)分(r=-0.22)和精神质(P)分(r=-0.18)、TAS因子III分(r=-0.30)、SCSQ积极应对分(r=0.21)、SSRS主观支持分(r=0.16)及GSES分(r=0.21)均与IRI-C总分相关(P<0.05)。以IRI-C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SQ积极应对分、EPQ的N分和P分、TAS的因子III得分进入回归模型,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8、0.30、-0.18、-0.18。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患者个性特质及其应对方式对共情能力具有影响。
张凤凤汪凯董毅毕清泉张志军杜远季芳杨琪谢思思
关键词:共情影响因素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指针量表(IRI—C)对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69名正常对照者比较,同时作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干扰测验和空间n—back测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IRI—C总分[(46.8±10.0)分,(51.5±9.7)分,(P〈0.01)]及观点采择[(9.5±4.2)分,(12.2±3.9)分,(P〈0.01]、想象力-[(12.5±4.2)分,(15.5±3.8)分,(P〈0.01]、共情性关心[(15.9±4.2)分,(17.3±3.4)分,(P〈0.05]均显著较低,而个人痛苦[(8.8±5.1)分,(6.5±3.7)分,(P〈0.01]则显著较高。WCST、Stroop测验和空间n—back测验各项评分,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RI—C总分与WCST卡片分类测验的总应答数(r=-0.293)、错误应答数(r=-0.253)和非持续性错误数(r=-0.272)呈负相关(均P〈0.05),共情关心分与WCST总应答数(r=-0.326,P〈0.01)、错误应答数(r=-0.300,P〈0.01)、持续性应答数(r=-0.294,P〈0.01)和持续性错误数(r=-0.287,P〈0.05)呈负相关,而与概念化水平数呈正相关(r=0.279,P〈0.05);IRI—C的幻想力分与Stroop测验的B项(r=-0.299)和C项(r=-0.322)反应时存在负相关(均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共情和执行功能障碍,情感共晴水平与执行功能存在某种关联,提示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构成患者共隋缺陷的病理机制之一。
张凤凤董毅汪凯詹志禹张志军季芳杨琪谢思思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共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