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亮
- 作品数:29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亚洲-大洋州地球科学协会(AOGS)第五届年会在韩国釜山召开
- 2008年
- 张克亮曹帅
- 关键词:地球大洋
- GPS约束下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的估算方法被引量:14
- 2013年
- 以川滇地区的GPS水平速度场为约束,建立由24个块体组成的线性弹性块体模型,剔除块体内部变形等对GPS测站速度的影响,反演得到各块体的长期运动速度及各主要边界断裂的现今活动速率.结果显示,在考虑块体内部弹性形变时,拟合速度残差中误差由1.46mm/a减小至1.15 mm/a.因此,在用块体模型分析复杂构造地区的运动特征时,还需顾及块体内部形变的影响.
- 郭晓虎魏东平张克亮
- 关键词:GPS欧拉矢量
- 日本东北部俯冲带内双地震带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 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日本东北岛弧(N36°-N42°,E138°-E144°)一带成为地震活动性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该岛弧之下俯冲带内存在的双地震带是目前研究最为清晰的,本文利用ISC地震目录、哈佛大学的地震矩张量(CM...
- 魏东平张克亮
- 关键词:地震带俯冲带东北部
- 基于GPS和InSAR的2017年Mw 6.5米林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
-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8日06时34分,西藏自治区米林市米林县发生了Mw 6.5地震,此次地震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末端南迦巴瓦地区;GCMT给出的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是一次典型的逆冲型构造地震;震后野外科考表明,此次...
- 简慧子甘卫军王丽凤梁诗明李彦川张克亮刘云华龚文瑜
- 关键词:发震构造INSAR
- 日本Mw9.0级地震同震位移数值模拟及重力变化
-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发生Mw9.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均表明本次地震是低角度逆冲型地震,上覆板块回跳产生的垂直位移造成了高达十几米的巨大海啸,不仅造成了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还引发了与核电设施相关的重大...
- 张克亮马瑾
- 关键词:同震位移数值模拟
- 深源地震的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 深源地震自有观测记录以来就备受瞩目,Frohlich(1989),Green 和 Houston(1995),Kirby 等人(1996) 和 Frohlich(2006)等都对深源地震及其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此外,K...
- 魏东平张克亮
- 关键词:深源地震地震活动性
- 动态GPS三维测量精度检测便携式振动台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按照一定的轨迹产生高频的三维重复运动,可以高效、可靠地应用于检测和验证不同的高频动态GPS观测方法有效性的动态GPS三维测量精度检测便携式振动台。包括底座和GPS天线安装座,所述底座上水平转动安装有摆动...
- 甘卫军景琦殷海涛程增杰张克亮宋兆山肖根如梁诗明苏利娜丁晓光
- GPS约束下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的一种估算方法
- 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印度板块向中国大陆东北向挤压作用的前沿地带,大地构造环境复杂,不同走向、规模和活动强度的断裂纵横交错,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地震灾害严重,是中国大陆内部构造活动最剧烈、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地...
- 郭晓虎魏东平张克亮皇甫海泉
- 关键词:活动速率位错模型GPS
- 俯冲带内双地震带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 俯冲带作为地球最为庞大的循环系统单元,已成为地球科学研究中最具重要性的研究热点之一。地震活动性资料证实,大多数俯冲带内,特别是环太平洋俯冲带一定深度内发生的地震,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分层分布,并且各层地震具有不同的震源机制...
- 张克亮魏东平
- 关键词:俯冲带地震带深源地震
- 环太平洋俯冲带内双地震带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08年
- 俯冲带作为地球最为庞大的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很多俯冲带,特别是环太平洋俯冲带内的中深源地震,在空间上呈明显的分层分布,并且各层地震具有不同的震源机制,即所谓的双地震带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太平洋双地震带形态特征与震源机制的空间分布,并回顾了双地震带的几种成因模型.根据形态特征和震源机制的差异,中源深度的双地震带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双地震带对应上、下二层分别为压缩和张性的地震分布;另一类双地震带的震源分布较浅,且其浅部地震以横向压缩为主.此外,日本本州东北俯冲带的地震分布可能是由三层地震带组成的,而且汤加、伊豆-小笠原地区还发现深源深度的双地震带.通过对双地震带的形态特征以及其热力学条件的研究,人们从抗弯作用、脱水脆化、相变断层等多方面,尝试建立解释双地震带成因的模型.目前,大多数研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结合蛇纹石脱水脆化、相变断层模型,能够不同程度地分别解释中源和深源双地震带成因.不过,这些模型几乎相互独立,并不能同时解释中源和深源双地震带.有人试图尝试用统一模型解释中深源地震成因,例如,先前存在的断层模型,不过该模型还不很具有说服力.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共同影响着俯冲板内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
- 张克亮魏东平
- 关键词:俯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