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 作品数:25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与双侧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后腰椎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背景:皮质骨轨迹螺钉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具有创伤小、抗拔出力强的特点,对骨质疏松患者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目前探讨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式的研究仍少见。目的:通过建立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无螺钉固定(OLIF stand-alone)、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OLIF+BPS)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OLIF+CBT)3种有限元模型,评估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不同内固定方式对椎间融合器(cage)及L_(4-5)下终板的应力分布变化及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腰椎薄层CT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3种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式有限元模型:OLIF stand-alone模型、OLIF+BPS模型及OLIF+CBT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模拟施加人体屈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种不同运动载荷,计算3种腰椎手术模型的cage和终板应力分布及腰椎活动度的变化差异,以比较3种手术方案对腰椎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成功构建OLIF stand-alone、OLIF+BPS及OLIF+CBT三种有限元模型;②OLIF+CBT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活动工况下,其活动度与OLIF stand-alone模型差异不大;③OLIF+CBT模型在屈伸、侧弯活动工况下,其cage最大应力小于OLIF stand-alone模型,且稍大于OLIF+BPS模型;在旋转活动工况下,相较其他两种模型,OLIF+CBT模型cage最大应力最大;(3)OLIF+CBT模型在各个运动载荷下,下终板最大应力均小于OLIF stand-alone模型,且稍大于OLIF+BPS模型;④结果表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在保证腰椎活动度的前提下为融合节段椎体提供良好的稳定支撑,且具有相对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
- 鄢来军葛海雅周斌糜大国王鹏翔李楠
- 关键词:椎间盘
- 张仲景“瘀水同源”理论指导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治疗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张仲景"瘀水同源"理论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腰椎管狭窄症术后31例患者应用瘀水同治法治疗,随访3月、6月、12月,记录评价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情况。结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麻痛12月回访优良率达96.7%,治疗后3月、6月、12月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瘀水同源理论指导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麻痛疗效确切。
- 姜江周斌顾伏龙李中伟陈学先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中医药疗法
- 胸腰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胸腰段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行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144例患者,观察术后急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144例患者并发感染8例(5.6%),其中急性切口感染3例,迟发性感染5例。治愈7例,仅1例患者出现劳累后腰腿痛。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术前并发症、手术持续时间均是影响术后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腰段脊柱内固定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感染的机会;对于高龄患者、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和术前并发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早期注意预防。
- 夏小鹏朱小建成红兵刘鹏徐丽丽周斌马培德姜江
-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 加味萆薢化毒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7例被引量:6
- 1996年
- 采用加味草薢化毒汤(草薢、苡仁、秦艽、当归、丹皮、牛膝、防己、木瓜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7例,总有效率达95.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明显的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 周斌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 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1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给予TLICS评分。≤3分者保守治疗,=4分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5分者手术治疗。随访半年,采用ODI评分评价功能障碍改善率。结果:3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半年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无疗效差者,功能改善优良率分别为93.6%和92.0%(χ2=0.067,P=0.796)。结论: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对判断手术适应症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的治疗方式选择,患者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夏小鹏成红兵刘鹏徐丽丽周斌马培德姜江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症
- 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后对相邻上位节段间隙Modic改变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对相邻上位节段间隙Modic改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椎单节段融合固定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L4/5融合38例,L5/S1融合29例,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1-2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收集术前、术后末次随访MRI影像学资料进行Modic改变的测评。结果:末次随访VAS、JOA、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邻近节段上位间隙终板及终板下骨质正常42例(62.8%),发生Modic改变Ⅰ型7例(10.4%)、Ⅱ型16例(23.8%)、Ⅲ型2例(3.0%)。术前Modic正常、术后仍正常为8例,向Ⅰ、Ⅱ、Ⅲ型演变分别为15例、18例、1例;Ⅰ型向Ⅱ、Ⅲ型演变分别为4例、2例;Ⅱ型向Ⅲ型演变有6例。术后上位间隙Modic改变合计正常8例(11.9%)、Ⅰ型16例(23.8%)、Ⅱ型32例(47.8%)、Ⅲ型11例(16.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手术加速相邻节段退变,邻近节段暴露,感染低毒性的概率增加,从而加重Modic改变。
- 夏小鹏周斌陈学先冯韬崔益珍吴蕊张玲玲徐丽丽
- 关键词:腰椎MODIC改变
-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29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的技术要点,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一期后路椎管减压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辅以椎体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29例患者。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最近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29例均获随访8~47个月,平均19.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为57.2±13.21,术后6个月为29.4±16.42,末次随访为32.13±14.12。患者侧凸Cobb角术前为26.2°±11.21°,术后6个月为14.1°±6.43°,最近随访为17.4°±6.72°;腰椎前凸角术前为28.4°±5.92°,术后6个月为43.2°±5.37°,最近随访为37.9°±5.31°。患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对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患者能够达到充分减压,矫形、固定、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
- 糜大国成红兵周斌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症
- 植骨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摘要)
- 王鹏翔成红兵周斌
- 经手术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无效之原因
- 1996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有效率约80~90%,但仍有10~20%的病人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我院骨伤科从1991年3月~1995年2月住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7例。
- 周斌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
- 椎弓根内固定十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