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
- 作品数:53 被引量:286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联合环泊酚组(EC组,n=29)和环泊酚组(C组,n=30)。EC组给予环泊酚前2 min静注艾司氯胺酮0.3 mg/kg,C组于相同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剂量调整梯度为0.04 mg/kg,检查时若出现阳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增加0.04 mg/kg,阴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减少0.04 mg/kg。阳性反应为麻醉诱导后2 min患者BIS无法降至60或置入胃镜时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2级及以上。记录环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Probit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C组比较,EC组检查过程中环泊酚总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降低(P<0.05)。E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为0.21 mg/kg(95%CI 0.12~0.25 mg/kg),ED_(95)为0.32 mg/kg(95%CI 0.26~0.39 mg/kg),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为0.37 mg/kg(95%CI 0.32~0.40 mg/kg),ED_(95)为0.48 mg/kg(95%CI 0.43~0.54 mg/kg)。与C组比较,E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ED_(95)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艾司氯胺酮0.3 mg/kg可降低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时的ED_(50)并减少检查过程中环泊酚总用量,术中循环稳定,可安全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
- 马艳辉连一闻刘芳妍黄珂贾怡童孟繁琪吴洁王天龙
-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半数有效剂量麻醉诱导
- 自发性低颅压合并硬膜下血肿继发昏迷1例被引量:3
- 2022年
- 自发性低颅压可导致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导致昏迷者较少见。现报道1例自发性低颅压患者,以体位性头痛起病,保守治疗效果差,先后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小便失禁,直至昏迷。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慢加急性硬膜下血肿,脊髓水成像示广泛硬脊膜外积液,脊髓造影发现T 6、T 7神经根脑脊液漏。经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和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后,意识转清、头痛缓解,2个月后随访双侧硬膜下血肿吸收,随访5个月头痛未复发。
- 王震戴艳芳安彦虹马艳辉吴洁齐得州孙晶晶叶红高冉李军杰武力勇
- 关键词:颅内低压昏迷钻孔引流术
- 右美托咪定对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53例,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Ⅲ级,年龄65~79岁,BMI≤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26例)和对照组(C组,27例)。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输注完毕后观察5 min开始麻醉诱导。两组均依次静脉注射预设剂量的羟考酮和依托咪酯0.15 mg/kg,待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低于60,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羟考酮注射5 min后且肌肉完全松弛后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两组羟考酮的初始剂量均为0.2 mg/kg,根据气管插管时是否发生气管插管反应确定下一例患者羟考酮的诱导剂量,相邻剂量的比值为1.1。计算两组羟考酮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CI。结果D组和C组羟考酮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95%CI)分别为0.205(0.188~0.225)mg/kg和0.346(0.312~0.383)mg/kg,D组羟考酮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可降低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
- 田甜马艳辉陈晓旭吴洁徐娜姚东旭王天龙
- 关键词:羟考酮老年插管反应
- 不同剂量纳洛酮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F组、FN1组、FN2组、FN3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时间48h。4组镇痛泵配置方案依次为:芬太尼15μg/kg(F组)、芬太尼15μg/kg+纳洛酮2.4μg/kg(FN1组)、芬太尼15μg/kg+纳洛酮4.8μg/kg(FN2组)、芬太尼15μg/kg+纳洛酮7.2μg/kg(FN3组),均加生理盐水配制成100mL。分别于术后2、4、6、24、48h记录静息及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芬太尼用量、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镇痛期间曲马多追加情况、48h后患者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及托烷司琼使用情况、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均取得了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四组不同时点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Ramsay评分、芬太尼用量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F组比较,FN1组、FN2组、FN3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P<0.05),但3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F组术后使用托烷司琼的例数高于FN1组、FN2组、FN3组(P<0.05);四组皮肤瘙痒发生的例数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四组均未出现过度镇静及呼吸抑制患者。结论小剂量纳洛酮可减少芬太尼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不影响其镇痛效果,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芬太尼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 马艳辉吴洁兰飞杨娜王天龙
- 关键词:纳洛酮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行经鼻内镜巨大垂体瘤切除术麻醉管理1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时,麻醉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较非心脏病患者更高。术前手术方式、患者术前评估和准备对于提高麻醉手术安全性和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此例患者术前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二尖瓣重度反流、陈旧性脑梗、低钾血症,术中通过维持重要脏器灌注以及采取纠正电解质、抗心律失常、抗炎和抗应激、保温和抗恶心呕吐等综合处理,患者顺利平稳完成手术,治愈出院。
- 吴洁马艳辉连一闻孔萃萃王天龙
- 关键词:垂体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低钾血症麻醉管理
- 妊娠合并胶质瘤患者行剖宫产及胶质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1例报告
- 2013年
- 患者女,25岁,68奴,因“头痛1个月余,视物不清20余天”入院。诊断:颅内占位。胶质瘤可能性大;妊娠34周。入院查体:血压(BP)115/70mmHg,心率(Ha)78次/min,体温36.4qC。患者既往体健。心、肺、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凝血功能正常。术前两次腹部超声检查均提示单活胎.头位。头部磁共振示左侧桥小脑区及左侧侧脑室颞角、枕角旁巨大占位。轻度脑积水。胎儿检查未见异常,胎心率140次/min。拟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先行剖宫产术后进行开颅胶质瘤切除术。
- 马艳辉王天龙吴洁王克杰葛明非
- 关键词:妊娠34周瘤切除术胶质瘤麻醉管理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凝血功能正常
- 乌司他丁对脑肿瘤切除患者炎症反应和术后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脑肿瘤切除患者炎症反应和术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麻醉方法及监测方法相同。麻醉诱导后乌司他丁组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000 U/kg(溶于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输注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均于30 min内输注完毕。记录两组患者肿瘤性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出血量、尿量、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评估术前瘤周水肿和术后第1天脑水肿程度。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 0)、剪硬膜即刻(T 1)、术毕即刻(T 2)、术后24 h(T 3)和术后72 h(T 4)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两组肿瘤性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补液量、出血量、尿量、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不时点间TNF-α的变化趋势不同,乌司他丁组各时点间TNF-α水平较为稳定。血清IL-1β水平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不时点间IL-1β的变化趋势不同,与T 0比较,两组T 1~T 2时点血清IL-1β水平升高(P<0.05),两组T 3~T 4时点血清IL-1β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T 2~T 4时点血清IL-1β水平降低(P<0.05),其余时点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瘤周水肿评分和术后第1天脑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6000 U/kg可有效抑制脑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但未发现可减轻患者术后脑水肿程度。
- 吴洁马艳辉陈晓旭贾宾徐娜姚东旭王天龙
- 关键词:脑肿瘤脑水肿乌司他丁神经外科手术
- 超声技术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神经阻滞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神经阻滞是麻醉专业住院医师需要掌握的重要操作技术之一。超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神经阻滞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具有可视化、定位准确、安全性高、舒适度高等优点。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建立在正规的教学和培训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充分把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各个环节,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将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相关的基础理论学习(包括超声基础知识、局部神经解剖知识、神经阻滞相关超声图像及技术知识)、模拟培训及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最终提高麻醉学专业住院医师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亦可有效提高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 吴洁马艳辉徐娜姚东旭贾宾王天龙
- 关键词:超声可视化麻醉学神经阻滞住院医师
- 超声引导单靶点与两靶点注射法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效果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单靶点与两靶点注射法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髋部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2组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前20 min进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单靶点组(S组):注入0.4%罗哌卡因30 ml;两靶点组(M组):每个靶点注入0.4%罗哌卡因15ml。记录髂筋膜间隙阻滞完成时间,记录股神经、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计算阻滞有效率。记录髂筋膜间隙阻滞前后不同时点及椎管内阻滞摆放体位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 M组闭孔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较较S组高,M组T4、T5时点VAS评分较低(1.4±0.7 vs.2.9±0.6,2.2±0.8 vs.4.1±0.6,P〈0.05);与T1时点比较,S组T3、T4时点,M组T3~5时点VAS评分较低。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阻滞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两靶点注射较单靶点注射闭孔神经阻滞起效更迅速,阻滞更完善。
- 马艳辉吴洁兰飞王天龙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
- 一种可用于心电起搏的多功能双腔支气管导管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可用于心电起搏的多功能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左支气管导管,用于为左肺通气;右支气管导管,设置于左支气管导管一侧,用于为右肺通气;膨胀组件,套设于左支气管导管及右支气管导管外侧,用于固定左支...
- 吴洁马艳辉王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