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力民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3篇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移植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灌注
  • 1篇低温停循环
  • 1篇地平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旁路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移植
  • 1篇心肌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肌再灌注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向力民
  • 6篇骆荩
  • 5篇李佳春
  • 4篇丁振元
  • 4篇王加利
  • 4篇高长青
  • 2篇王冬青
  • 1篇王彩云
  • 1篇黎春华
  • 1篇沈文梅
  • 1篇齐弘炜
  • 1篇陆思珍
  • 1篇冯文会
  • 1篇江朝光
  • 1篇谭燕

传媒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超滤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 (CPB)中应用不同超滤技术的适应证、最佳血液循环路径、技术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 36 4例在CPB中应用常规超滤 (CUF)、改良超滤 (MUF)和零平衡超滤 (Z BUF)的临床资料。比较滤液量、超滤前后的血球压积 (Hct)、血钾浓度。结果 :CUF组滤液量 (110 9± 781)ml,超滤前Hct0 .2 4 8± 0 .0 4 9,超滤后Hct 0 .32 0± 0 .0 6 7。MUF组滤液量 (2 8.4± 12 .8)ml/kg ,超滤前Hct 0 .2 19± 0 .0 4 0 ,超滤后Hct 0 .335± 0 .0 76 ,随着血液浓缩 ,动脉压逐步上升 ,术后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Z BUF组滤液量 (2 0 6 0±86 0 )ml,超滤前血钾 (6 .6 9± 0 .4 6 )mmol/L ,超滤后血钾 (5 .32± 0 .38)mmol/L。本组有 36例在停止CPB时液体出入量相等或负平衡 ,最多者 - 93ml/kg。术前有贫血 (Hb≤ 10 0 g/L)的 9例在停止CPB时Hb均恢复或略高于术前水平。体重≤ 10 的婴幼儿仅在MUF中输注 10 0~ 15 0ml的红细胞悬浮液。结论 :CUF和MUF都能够滤除人工心肺系统中多余的水分 ,浓缩血液 ,减少因输注血液制品所带来的并发症。MUF在清除体内、外多余水分的同时还能改善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目前 ,MUF已成为我所婴幼儿CPB所必需。Z
丁振元向力民李佳春王加利骆荩
关键词:CPB输注血钾婴幼儿超滤技术滤液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243例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对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2 4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情况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 :将患者按年度分为 4组。各组均使用Stock Ⅲ型人工心肺机和膜式氧合器 ,升主动脉插管 (2 2 2 4F)和腔房二级插管 (38 4 2F)。 4∶1含血停跳液 ,间断或连续灌注。比较各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 ,阻断时间 ,转流温度 ,稀释度 ,术后呼吸机和ICU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均衡 (P >0 1) ,有良好的可比性。 1997年至2 0 0 0年体外循环时间和阻断时间有明显缩短 (P <0 0 1) ,转流中的最低鼻咽温度升高 (P <0 0 1) ,稀释度降低 (P <0 0 1)。心肌保护采用顺灌、逆灌和桥灌等不同或相结合的方法 ,自动复苏率明显提高 (P <0 0 1)。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和ICU时间缩短 (P <0 0 5 ) ,1例因鱼精蛋白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结论 :我院冠脉搭桥术的体外循环技术不断改进 ,与手术密切配合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李佳春王加利高长青向力民丁振元骆荩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
723例冠状动脉移植术体外循环临床研究
2003年
对 1 985年 4月~ 2 0 0 2年 1 1月 72 3例冠状动脉移植术 (CABG)体外循环 (CPB)及非体外循环(OP)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按年度阶段和CABG的手术方式分为 4组。组 1 (n =6 3,1 985~ 1 996 )、组 2 (n =1 6 0 ,1 997~ 1 999)、组 3(n =2 0 9,2 0 0 0~ 2 0 0 2 )为在CPB下行CABG ;组 4 (n =2 91 ,2 0 0 0~2 0 0 2 )为在OP下行的CABG。比较各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温度、稀释度、术后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ICU天数等方面的差异。年龄组 3、4大于组 1 (P <0 0 1 ) ,术前B超EF值组 3较组 2低 (P <0 0 1 )。从组 1至组 4 ,体外循环时间和阻断时间明显缩短 ,转流中的温度升高 ,稀释度降低 ,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和ICU时间明显缩短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组 1死亡 1 2例 (2 0 % ) ,组 2和组 4各死亡 1例 (0 .4 9% ,0 .34% )。说明采取简化操作 ,密切配合 ,不降温和降低稀释度等措施 ,缩短了CPB和阻断时间 ,有利于灌注管理和病人恢复 。
李佳春高长青王加利向力民丁振元骆荩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术
不同脑保护方法对神经元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通过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内 Ca2 +荧光强度的变化 ,说明 DHCA时不同脑保护方法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并证明细胞内钙超载在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北京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 16头 ,体重 2 2 kg~ 2 5 kg。鼻咽温降至 18℃时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90 m in:DHCA( 组 ) ,ACP( 组 ) ,RCP( 组 ) ,RCP+Nim ( 组 )。复温 12 0 m in至鼻咽温 3 6℃。取左侧海马头部制备细胞悬液 ,Fluo- 3染色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 Ca2 +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电镜观察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细胞内 Ca2 +荧光强度 组明显高于其他 3组 , 组明显高于 组 , 组和 组、 组和 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显著性界值 P =0 .0 5 )。与之相应 ,线粒体损伤 组最重 , 组最轻。结论  DHCA时神经元内钙超载 ,线粒体损伤严重 ,可能与 DHCA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ACP明显减轻细胞内钙超载 ,线粒体损伤轻 ,脑保护作用效果理想 ;RCP亦能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减轻线粒体损伤 ,但作用不及 ACP;Nim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部分抑制了 Ca2 +内流 ,加强了 RCP的作用 。
齐弘炜江朝光骆荩高长青向力民李佳春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顺行脑灌注逆行脑灌注脑保护尼莫地平
体外循环后胰腺功能的变化
1998年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变化,研究其对围手术期治疗的意义。方法采集1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8个时相点全血,测定血糖、乳酸、胰岛素、C肽、淀粉酶及脂肪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术后围手术期显现出高糖血症和高乳酸血症,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P=0005),其峰值于术日19点,至术后第3日缓慢降到基线水平。胰岛素水平于8个观测时相点测定平均数值基本处于正常水平,仅第3日晨显示轻度升高。血中C肽水平一直处在稍高于正常范围,在术日19点达高峰,接近正常倍值。血中淀粉酶与脂肪酶的统计平均数基本处于正常值范围,仅术后第4日脂肪酶稍高出正常值。本组淀粉酶正常12例,异常4例(25%):单纯高淀粉酶血症2例,淀粉酶与脂肪酶均升高者2例(16%)。高脂肪酶血症8例(50%)。结论体外循环对围手术期胰腺功能产生病理生理学影响,表现出内。
王冬青冯文会王彩云沈文梅陆思珍向力民黎春华
关键词:胰腺功能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保护灌注方式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对我院 1997年 4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 ,182例单纯冠脉搭桥术的心肌保护灌注方式对体外循环和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将患者按心肌保护灌注方式分为 4组。组 1(顺灌 ,n =5 7) ,组 2 (顺灌 +桥灌 ,n =4 1) ,组 3(顺灌 +逆灌 ,n =10 ) ,组 4 (顺灌 +逆灌 +桥灌 ,n =74 )。各组均使用Stock Ⅲ型人工心肺机和进口膜肺 ,升主动脉插管 (2 2 2 4F)和腔房二级插管 (38 4 2F)。 4∶1含血冷停跳液 (BCD ,SorinInc )间断或连续灌注。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 ,术中搭桥支数 ,体外循环时间 ,阻断时间 ,转流温度 ,血液稀释度 ,呼吸机时间 ,ICU天数 ,术后心功能和射血分数 ,多巴胺支持率和IABP使用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stata软件统计 ,各组患者临床资料 (年龄、体重、病变支数、术前心功能、射血分数 )均衡 ,有良好的可比性 (P >0 0 5 )。术中搭桥支数 ,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天数、术后心功能和射血分数 ,多巴胺支持率和IABP使用率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最低鼻咽温及最低肛温组 4明显长于和低于组 1和组 2 (P <0 0 1)。血液稀释度组 4高于组 1(P <0 0 5 )。自动复苏率组 4最低(79 73% ,P <0 0 1)。体外循环时间 。
李佳春王加利高长青向力民丁振元骆荩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疾病心肌再灌注
体外循环中控制胶体渗透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1996年
为了探讨在体外循环中如何合理控制胶体渗透压的水平,我们应用胶渗压测定仪,对28例患者术前测血液胶渗压,对不同胶体配置的体外循环预充液和体外循环中不同时间段胶渗压进行监测,并对常用预充的胶体液进行胶渗压测定。还将28例患者按应用血定安组与应用其它胶体组行统计学分析,在胶渗压达到要求水平方面,其精确概率P=0.005,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作者认为:为达到合理的胶渗压水平,预充液需要考虑配置胶体质和量的要求:(1)胶体选择:人造代血浆血定安或706的胶渗压约5.33kPa(40mmHg),单独使用即可使预充液有效达到所需胶渗压水平;人血白蛋白主要缺点为价格昂贵,难以广泛大量使用。全血和血浆不能使预充液胶渗压达到有效的水平;(2)706或血定安在预充液中的比率>1/2时,预充液胶渗压可达到要求的水平。
王冬青向力民骆荩彭碧波谭燕
关键词:体外循环渗透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