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冰洁

作品数:9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营养风险
  • 4篇营养风险筛查
  • 4篇住院
  • 4篇患儿
  • 3篇阴道
  • 3篇阴道炎
  • 3篇营养评估
  • 3篇住院患儿
  • 3篇外阴
  • 3篇外阴阴道
  • 3篇外阴阴道炎
  • 3篇儿童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女童
  • 2篇危重症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不良
  • 1篇预警价值

机构

  • 6篇中山市博爱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何冰洁
  • 7篇付四毛
  • 3篇林翠兰
  • 3篇陈昂
  • 3篇刘玉玲
  • 2篇温小丽
  • 2篇张胜
  • 2篇朱建萍
  • 2篇龙晓玲
  • 2篇罗序峰
  • 1篇廖艳
  • 1篇马立忠
  • 1篇熊涌
  • 1篇温小丽
  • 1篇谢广清
  • 1篇韦婉俭
  • 1篇龙晓玲
  • 1篇马力忠
  • 1篇何婉懿
  • 1篇吴涛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第十届全国儿...

年份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住院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营养与疾病关系密切,疾病状态下住院患儿营养消耗和营养不良的现象令人担忧。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降低机体功能,而且还可增加相关并发症以及病死率。目前针对住院患儿风险筛查方法以及营养的评价和判定标准各不相同,没有系统、规范、统一的实施方案,导致大量营养不良的病例被漏诊,错过早期干预的时机。因此,对入院患儿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确切的营养评估和营养监测,以便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问题和采取合理的营养支持及干预措施。该文就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何冰洁付四毛谢广清
关键词:住院儿童营养
女童反复外阴阴道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女童反复外阴阴道炎(recurrent vulvovaginitis,RVV)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观察组女童专科诊断为病因不明 RVV 的青春期前患者200例,以同期参加健康查体、年龄相仿的健康女童200例为病例对照(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填写一般情况和儿童食物变应性问卷调查表,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和变应性因素的差异,分析女童 RVV 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照看者、住房日照情况、RVV 相关生活习惯方面暴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变应性体质率,变应性家族史,进食某种食物后发生的身体不适等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除了生活习惯等影响因素,食物变应性反应可能是 RVV 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林翠兰陈昂付四毛何冰洁张翠梅
关键词:外阴阴道炎儿童
运用STRONGkids工具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效果评估
<正>目的调查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对643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患儿的诊...
何冰洁付四毛
文献传递
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 调查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651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患儿的诊断、住院时间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651例住院患儿中,7.07%(46例)存在高度营养风险,80.95%(527例)存在中度营养风险,11.98%(78例)为低度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检出率是22.58%,其中中度营养不良111例(17.05%),重度营养不良36例(5.53%).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为存在高度营养风险疾病前3位(x2=21.43,P<0.01);根据营养评价的结果显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的患儿发生重度营养不良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疾病(x2=16.53,P<0.05).高度营养风险患儿住院期间较低度营养风险患儿更容易出现体质量丢失(P<0.05),其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中、低度营养风险患儿(P<0.05).结论 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风险不同导致临床结局不同;STRONGkids评分法评估住院儿童的营养风险,能早期发现住院期间营养不良以及有恶化可能的患者,有利于及时给予全面的营养评估以及早期合理的营养治疗,改善临床结局.
何冰洁廖艳刘玉玲龙晓玲温小丽付四毛
关键词: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危重症早期预警指标对其危重症预警价值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2011年手足口病(HFMI))诊疗指南危重症早期预警指标对危重症HFMD的预警价值。【方法】采用2011年HFMD诊疗指南早期预警指标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438例(第一组)。然后前瞻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509例(第二组)。按符合2011年HFMD诊疗指南危重症早期预警指标项目的数目把重症HFMD患儿分为4类。结合最终进展为危重症HFMD的对应例数,探讨2011年HFMD诊疗指南危重症早期预警指标的顸警价值。【结果】第一组按符合危重症早期预警指标的数目进行分类:符合一项的患儿314例,转为危重症HFMD为10例,发生率3.2%;符合两项的患儿为223例,转为危重症HFMD21例,发生率为9.4%;符合三项的患儿为101例,转为危重症HFMD48例,发生率为47.5%;符合四项的患儿为18例,转为危重症为15例,发生率为83.3%。第二组按预警指标对重症HFMD患儿进行分类:符合一项的患儿416例,转为危重症HFMD为5例,转为危重症HFMD的发生率为1.2%;符合两项的患儿为105例,转为危重症HFMD8例,发生率为7.6%;符合三项的患儿为42例,转为危重症HFMD12例,发生率为28.6%;符合四项的患儿为8例,转为危重症为7例,发生率为87.5%。符合三项时两组危重症转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11年HFMD诊疗指南危重症早期预警指标可以较好的预测重症转为危重症患儿的发生,特别是符合三项的重症HFMD患儿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干预,避免伤残,提高救治率。
付四毛温小丽何冰洁马力忠刘玉玲熊涌黄月霞朱建萍张胜龙晓玲罗序峰
关键词: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青春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42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分析青春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年龄分布、就诊原因、高危因素及病因种类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女童专科门诊诊断外阴阴道炎并已建立专科档案的4 214例青春期前患儿临床资料,所有临床资料来自于所建专科病历档案.结果 (1)发病与年龄的关系:0 ~1岁1 587例(37.7%),>1 ~3岁954例(22.6%),>3 ~7岁1 289例(30.6%),>7岁384例(9.1%);(2)不良因素与患病的关系:不良卫生习惯2 924例(69.4%),过敏史和最近过敏原接触史875例(20.8%);(3)有、无症状患儿与发生情况:体检发现女童外阴阴道炎无症状者919例(21.8%);有症状者3 295例(78.2%):阴道分泌物812例(19.3%),外阴发红725例(17.2%),瘙痒636例(15.1%),尿频/尿急/尿痛532例(12.6%),外阴疼痛240例(5.7%),外阴异味198例(4.7%),排尿困难152例(3.6%);(4)疾病或病因分类与年龄的关系: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1 771例(42.0%),阴唇粘连1 309例(31.1%),细菌性外阴阴道炎375例(8.9%),过敏性外阴阴道炎266例(6.3%),情感性交叉擦腿动作266例(6.3%).结论 儿童不良卫生习惯、过敏及不良排尿习惯等是外阴阴道炎的主要相关因素,好发于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而过敏及情感性交叉擦腿动作是反复发生和引起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及阴唇粘连的主要病因.重视女童生殖器卫生,防治各类外阴阴道炎,可减少女童青春期前外阴阴道炎的发生.
林翠兰何冰洁陈昂何婉懿韦婉俭
关键词:青春期外阴阴道炎儿童
过敏体质与女童反复外阴阴道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女童病因不明的反复外阴阴道炎(recurrent vulvovaginitis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RVV)过敏原特点、过敏家族史和过敏相关疾病的关系,探讨女童RVV的发生与...
林翠兰黄东明付四毛陈昂何冰洁
关键词:过敏女童
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指能量、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量的一种营养状态,与疾病关系密切,改善营养状况对病人疾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然而,住院患儿受疾病本身影响导致营养消耗增加及摄入不足的情况不...
何冰洁
关键词:住院患儿营养不良
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总结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诊治的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17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 17例患儿年龄为(19.8±11.1)个月,入院时病程为(3.2±0.8)d。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15例,柯萨奇病毒A16型(COA16)感染2例。影像学检查颅脑MRI阳性6例,CT阳性2例;脊髓MRI阳性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脑干受损14例,治疗上丙种球蛋白及甲泼尼龙免疫支持,维持血压、血糖及内环境稳定,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及头部亚低温治疗。家长放弃治疗5例(放弃时间分别为入院后1、3、7、30、50 d)。出院时完全治愈4例,遗留斜视(外展神经损害)3例,面瘫(面神经损伤)2例,吞咽功能障碍(舌咽神经损伤)2例,肢体活动功能障碍4例。另外1例治疗30 d无法撤离呼吸机转上级医院治疗。随访1年,吞咽功能损伤患儿恢复正常;外展神经受损患儿恢复正常;面神经损伤患儿1例恢复正常,另外1例患儿仍有轻微的闭眼困难;肢体活动障碍患儿有2例恢复正常。随访2年,面神经损伤患儿恢复正常;肢体活动障碍患儿剩1例仍有活动障碍,肌力恢复至4级;转上级医院治疗的患儿脱离呼吸机,可吞咽流质及半流质,可自行行走,肌力为4级。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为EV71感染多见,病情进展迅速,年龄以1.5岁为多,经积极综合治疗远期预后良好。
付四毛罗序峰温小丽何冰洁刘玉玲朱建萍吴涛张胜龙晓玲马立忠
关键词:危重症手足口病随访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