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波

作品数:37 被引量:7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 2篇艺术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SPF鸡
  • 6篇贫血病
  • 6篇贫血病毒
  • 6篇基因
  • 6篇病毒
  • 6篇传染
  • 6篇传染性
  • 6篇传染性贫血
  • 6篇传染性贫血病
  • 6篇传染性贫血病...
  • 5篇基因转移
  • 5篇基因转移载体
  • 4篇动物
  • 4篇生理指标
  • 4篇细胞
  • 4篇SPF
  • 3篇实验动物
  • 3篇嗜银
  • 3篇嗜银细胞
  • 3篇鼠肝

机构

  • 2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实验动...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实验动物...
  • 1篇北京维通利华...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7篇于海波
  • 16篇韩凌霞
  • 14篇曲连东
  • 9篇李淑兰
  • 9篇司昌德
  • 9篇李昌文
  • 8篇陈洪岩
  • 6篇夏长友
  • 5篇张伟
  • 4篇刘家森
  • 4篇姜骞
  • 3篇徐佳
  • 3篇李亚明
  • 3篇孟庆文
  • 3篇赵丽丽
  • 3篇张圆圆
  • 3篇高彩霞
  • 2篇刘怀然
  • 2篇张坦
  • 2篇蔡文博

传媒

  • 4篇中国比较医学...
  • 4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中国家禽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畜牧兽医科技...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艺术研究(哈...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现代畜牧科技
  • 1篇今古文创
  • 1篇中国北方第六...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眉蝮蛇(Gloydiususs uriensi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本文应用Grimelius法观察了白眉蝮蛇消化道的嗜银细胞 .结果显示 :嗜银细胞见于消化道全长 ,分布密度从食管到幽门逐渐升高 ,到幽门达最大值 ,从幽门到直肠又逐渐下降 .嗜银细胞分布于粘膜上皮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 ,也有少量位于固有膜内 .通过形态学观察认为嗜银细胞具有内、外、旁分泌三种作用途径 .
于海波李淑兰
关键词:白眉蝮蛇消化道嗜银细胞外分泌旁分泌细胞分布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对SPF鸡的致病特性及其排毒规律研究
2024年
旨在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对SPF鸡的致病性、排毒规律及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将CAV JL17/1204株经腹腔接种和同居接触感染1日龄及28日龄SPF鸡,在感染后3 d(dpi)、5 dpi、7 dpi、9 dpi、11 dpi、14 dpi、21 dpi、28 dpi、42 dpi、56 dpi、84 dpi和112 dpi,感染组和同居组分别采集3只鸡的抗凝血并剖检,以检测其贫血、胸腺萎缩情况;每个时间点另采集每组20只鸡的咽拭子和肛拭子通过PCR方法进行排毒检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1日龄感染组和同居组鸡的死亡率分别为50.0%和10.0%,死亡时间为12~15 dpi;28日龄感染组和同居组鸡感染后无死亡。剖检结果显示,各组发病鸡出现胸腺萎缩和/或贫血症状,1日龄感染组和同居组发病率分别为100.0%和20.0%;28日龄感染组和同居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8.0%。排毒检测结果显示,1日龄感染组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分别从3 dpi、5 dpi开始排毒,1日龄同居组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毒期分别为同居后5~84 d和7~42 d;28日龄感染组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毒期分别为感染后3~9 dpi和5~14 dpi;28日龄同居组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毒期分别为同居后5~9 d和5~42 d。结果提示CAV对1日龄SPF鸡致病性强,感染后可诱导鸡死亡、胸腺萎缩和/或贫血等致病特征,对28日龄SPF鸡致病性明显减弱;接种和同居感染后均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毒,可诱导同居接触感染鸡发病甚至死亡,表明CAV具有较强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结果系统阐明了CAV感染致病特征和排毒规律,为鸡群科学开展CAV的净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冯笑艳胡明雪林雨萌高宏雷于海波刘长军祁小乐张伟张艳萍高玉龙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病毒SPF鸡致病特性排毒规律
BWEL-SPF种鸡在隔离器中的育种和光照管理被引量:1
2005年
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国内首次采用普通种鸡群(BWEL)为原材料,经疫病净化试验、生物学敏感性试验和选育培育试验等方法,用隔离器培育我国BWEL-SPF种鸡基础群.
夏长友陈洪岩关云涛施维松于海波
关键词:隔离器育种方法光照
慢病毒基因转移载体、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基因转移载体、其构建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载体包含:CMV/R/U5启动子、5’非翻译区引导序列、部分5’gag基因编码区序列、中央聚嘌呤序列和EIAV的Rev反应元件、CMVI...
韩凌霞童光志曲连东司昌德于海波孟庆文姜骞刘家森孙成群
裂纹SPF鸡蛋修补方法的研究
2024年
选择正常蛋形的小裂纹蛋90枚,均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分别是对照组、固体石蜡组和胶带组。结果表明,在受精率方面,固体石蜡组、胶带组、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3组的受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胚率方面,由高到低分别为对照组>固体石蜡组>胶带组>正常组,其中胶带组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固体石蜡组和对照组(P<0.05);孵化率方面,由高到低分别为正常组>胶带组>固体石蜡组>对照组,4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健雏率方面,除对照组之外,固体石蜡组、胶带组、正常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多个指标的比较,认为用胶带对裂纹SPF鸡蛋修补是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张伟于海波张圆陶玉笛李昌文夏长友
关键词:SPF鸡
浅谈高卉民先生用印特色及其美学价值
在当前国画创作趋于写实甚至超写实的状态下,高卉民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从其正大气象绝能独立,给画坛带来了强劲的“东北风”和浓郁的时代气息。 其成功的原因既在于他“借地气”,为黑土地的花鸟树坪,为“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禽鸟传神,...
于海波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美学价值
文献传递
HBK-SPF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测定不同日龄的HBK-SPF(哈尔滨白壳无特定病原体)鸭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比较雌雄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7日龄和56日龄的雌、雄HBK-SPF鸭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对雌雄差异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测定的生理生化指标中,不同日龄、性别之间表现显著性差异的项目不同,其中7日龄时,嗜中性粒细胞(NE)、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清钠(Na)血清钾(K)、血清镁(Mg)等参数存在性别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单核细胞(MO)和血清磷(P)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56日龄时,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ALT、ALP、乳酸脱氢酶(LDH)、BUN、P、Mg等参数存在极显著性别差异(P<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PLT、血清氯(Cl)等差异显著(P<0.05),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在雌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日龄的HBK-SPF鸭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存在性别差异。
韩凌霞刘霄磊蔡文博于海波李淑兰曲连东
关键词:生理指标生化指标
实验用荣昌猪SLA-1等位基因鉴定及分子遗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旨在明确实验用荣昌猪SLA遗传背景,深入研究SLA-1分子相关的抗原递呈和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对27头荣昌猪采集抗凝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SLA-1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对获得序列的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荣昌猪中共获得11个SLA-1等位基因,其中,9个为新等位基因,全部获得GenBank登录号和ISAG SLA命名委员会官方命名,SLA-1^(*)24:01等位基因在该群体中频率最高。SLA-1基因编码区全长1086 bp,存在127个核苷酸多态位点,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高于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核苷酸多样度为0.0449,单倍型多样度为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48.782,G+C含量为64.9%。SLA-1基因编码的361个氨基酸中,有75个氨基酸变异位点;第2和第3外显子编码区多态性最高,且第2外显子区域的氨基酸变异程度高于第3外显子区,组成抗原肽结合槽6个口袋的33个关键氨基酸位点中,11个在人与荣昌猪之间高度保守,与β2-微球蛋白结合的19个关键氨基酸位点中,10个保持一致,CD8分子与MHC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中,只有225(Thr/Ser)和228(Thr/Met)位点不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LA-1^(*)10:03和SLA-1^(*)18:03分别与人HLA-A^(*)02:01和HLA-A^(*)11:01等位基因的同源性最高,荣昌猪与亚洲野猪、巴马小型猪和融水小型猪等亚洲猪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成功获得了中国地方猪种荣昌猪SLA-1基因,发现其具有极为丰富的多态性,为揭示荣昌猪的SLA遗传背景和开展异种移植研究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刘弘毅罗霆宇李昌文于海波路小野陈洪岩夏长友高彩霞
关键词:荣昌猪分子特征
40周HBK-SPF鸭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应用5-HT抗血清研究40周HBK-SPF鸭胃肠道内的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并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5-HT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腺胃偶见,分布密度近似呈波浪形,其中以直肠分布密度最高,小肠呈U形分布。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等,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上皮之间、上皮基部、固有膜以及腺泡上皮之间等。结论40周HBK-SPF鸭5-HT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我们认为40周HBK-SPF鸭胃肠道内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李淑兰韩凌霞甄靓靓于海波于永忠曲连东
关键词:胃肠道5-HT细胞
一种防治鸭瘟的饲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鸭瘟的饲料,该防治鸭瘟的饲料包括基础饲料和白鲜皮提取物,所述基础饲料与所述白鲜皮提取物的质量比为80‑100:2‑4;本发明提供的防治鸭瘟的饲料能够有效防治鸭瘟。
张圆圆陈洪岩赵丽丽于海波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