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艳
- 作品数:37 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不规则瘤颈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与夹闭术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动脉瘤颈部形态对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3例经显微夹闭术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通过CTA确定动脉瘤体形态和颈部形态。据动脉瘤颈部形态是否规则将动脉瘤分为两组,然后据术后是否出现脑梗死将动脉瘤分为两组,分别将两组间的动脉瘤形态和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术后相关脑梗死的预后因素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确定。结果:203例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81例,规则122例。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65例,形态规则138例。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40例,总的脑梗死发生率19.7%。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伴有较高的瘤体形态不规则出现率(χ^(2)=37.494,P<0.001)、术中破裂率(χ^(2)=11.604,P=0.001)、临时载瘤动脉使用率(χ^(2)=59.286,P<0.001)和术后脑梗死发生率(χ^(2)=21.262,P<0.001)。多变量分析中不规则颈部形态(OR=3.023,95%CI=1.291~7.075,P=0.011)和术中载瘤动脉瘤临时阻断(OR=2.762,95%CI=1.152~6.622,P=0.023)是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预后因素。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和术中载瘤动脉瘤临时阻断是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的相关预后因素。
- 徐伦张旭伟顾艳刘永保刘希光张洪伟
- 关键词:动脉瘤脑梗死血管造影术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期脑梗死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 2016年
- 目的:评价3.0T场强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收集近1年因早期缺血性脑梗死(3 d以内)入院进行MRI检查的26例患者,行T1WI,T2WI,DWI,MRA平扫及SWI扫描。计算病灶与正常对照区的校正相位值(CP),评估SWI与其他序列在显示血管性病变细节的优越性。结果:26例患者中梗死面积在100 mm2以下7例,大于100 mm219例。病变区的矫正相位均值较对侧镜像区升高,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7例合并有微出血,其中发现梗死灶内微出血有7例,梗死灶外陈旧性微出血有10例。而常规T1WI,T2WI及DWI序列检出脑梗死灶内出血仅4例,SWI对梗死后微出血及陈旧性微出血的显示明显高于常规序列(15.4%)。结论:SWI在早期脑梗死病变区的矫正相位均值要高于对侧镜像区校正相位均值(P<0.05);SWI较MRI常规序列及CT检查能够更敏感的显示梗死后微出血灶及脑内陈旧性微出血灶,且SWI minp图像上可观察到血管内血栓形成,对于临床溶栓治疗和强烈抗凝药物的使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骆孟顾艳张波张天成王宗盛
-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缺血性磁敏感加权成像影像诊断
- 不同侵袭危险度小肠间质瘤的MSCT表现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MSCT对小肠间质瘤(SIST)诊断和侵袭危险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32例SI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依据病理组织学将其分为极低和低危、中危、高危3组。MSCT图像分析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动态增强表现,并对各侵袭危险组的上述征象进行χ2检验。结果:32例SIST中,极低危及低危14例、中危8例、高危10例。发生于空肠23例、回肠6例、十二指肠3例。SIST的形态、密度、边界及血管样强化在不同危险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多为明显不均匀强化,且强化方式均为静脉期高于动脉期,但肿瘤强化峰值、肿瘤的部位在不同危险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ST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点,不同侵袭危险性肿瘤的某些MSCT征象有差异性,中高危险性多表现为直径>5cm、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及血管样强化,有助于术前诊断和对SIST侵袭危险度的评估。
- 顾艳周胜利苗重昌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 散发性脑炎与不典型脑梗死的MRI鉴别诊断与技术探讨
- 目的 探讨MRI增强扫描、DWI及MRS在散发性脑炎与不典型脑梗死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45例散发性脑炎和40例不典型脑梗死,对它们的MRI增强扫描、DWI及MRS的表现进行分析。
- 顾艳许新堂袁刚
- 关键词:脑炎脑梗死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
- 肺部孤立性病变CT灌注参数与MVD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病变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评价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病变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采用CD34单抗标记测定MVD,分析良、恶性病变、炎性病变、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组织的CT灌注参数差异及各参数与MVD间的相关性。结果:良、恶性和炎性病变组的BV分别为(3.45±1.75)、(10.40±4.08)、(8.40±8.42)mL/100g;BF分别为(24.48±18.74)、(77.75±43.03)、(84.54±107.13)mL/(100g·min);PS分别为(4.33±2.90)、(21.70±10.86)、(14.67±10.29)mL/(100g·min);MTT分别为(15.54±7.01)、(15.23±13.35)、(12.55±8.39)s。良性组与恶性组、良性组与炎性组BF、BV、PS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炎性组间仅P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均无相关性(P>0.05)。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化程度鉴别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BF、BV、PS与MVD呈正相关(P<0.05),MTT与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可间接反映活体肺部孤立性病变血管生成情况,为鉴别肺部孤立性病变良恶性和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王宗盛顾艳袁刚黄连庆周胜利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灌注成像微血管密度
-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MRI)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HR-VW-MRI检查,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61,mRS>2分)与预后良好组(n=85,mRS≤2分),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斑块特征,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拟合出患者IS预后不良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结果:责任血管狭窄(P=0.002)、斑块内出血(P=0.001)、斑块强化(P=0.002)是ICA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拟合出脑梗死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ln[h(t,X)/h0(t)]=-0.891X1-1.020X2-0.812X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734(95%CI:0.60~0.817)。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血、斑块强化、责任血管狭窄与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建立的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孙永安庞灵恩张永刚顾艳何明利
- 关键词:预后
-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5例CT表现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总结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5例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CT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例中肿瘤呈多发4例,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囊实性病变,1例为单发。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低密度占位,病灶中央见较大范围的不规则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晰;1例单发者为囊性占位。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轻度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结论:CT在显示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 颜广林顾艳
- 关键词:肝肿瘤
- 心电监控4D-CTA对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搏动点及其随访研究
- 顾艳徐伦胡春洪骆孟张洪伟刘希光
- 扩大经蝶入路切除斜坡脊索瘤的临床应用探讨
- 2014年
-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扩大经蝶入路(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ETSA)切除斜坡脊索瘤临床适应症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入路(Transnasal septum approach,TNSA)、经唇下入路(Sublabial septum approach,SLSA)及改良唇下入路(Modified Sublabial approach,MSLA)切除斜坡脊索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 TNSA、SLSA能较好的切除中上斜坡脊索瘤,对于下斜坡脊索瘤则应选用MSLA。结论 ETSA是切除斜坡脊索瘤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 徐伦顾艳周胜利李爱民
- 关键词:脊索瘤扩大经蝶入路斜坡
- 基于CTA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分布位置之间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 利用CTA分析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特征与斑块易损性的关系,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及形成机制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伴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共89例。从CTA轴位测量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的特征参数(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斑块负荷和重塑指数)和斑块分布位置,根据斑块是否具有高危特征(包括斑块内出血、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溃疡等),将斑块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分析两组斑块的特征与分布位置的差异。结果 根据斑块高危特征,144条颈动脉中高危组79条,低危组65条。两组间的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横断面分布位置中,高危组较低危组相比更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管壁背侧(P=0.002),且分布在背侧的斑块,其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及斑块负荷较低危组更大(P<0.05);低危组更倾向于分布在颈动脉分叉处外侧壁(P<0.01),且其斑块的最大横截面积及斑块负荷较高危组小(P<0.05),而两组颈动脉斑块的重构方式及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的背侧,且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的厚度、横断面积及斑块负荷越大,斑块越倾向于不稳定,而低危斑块倾向于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外侧。
- 赵艺楠顾艳刘颖郭中萍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斑块易损性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