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雍小平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萝卜
  • 2篇选育
  • 2篇耐热性鉴定
  • 2篇抽薹
  • 2篇抽薹性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一代杂种
  • 1篇优质高产
  • 1篇玉米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要点
  • 1篇田间
  • 1篇甜糯玉米
  • 1篇糯玉米
  • 1篇热害指数
  • 1篇苦瓜
  • 1篇苦瓜新品种

机构

  • 6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泸州市农业局
  • 1篇四川省农业技...

作者

  • 6篇雍小平
  • 4篇冉茂林
  • 2篇陈琳
  • 2篇宋明
  • 2篇杨跃华
  • 2篇宋华
  • 2篇李晓梅
  • 2篇杨峰
  • 1篇李永洪
  • 1篇李跃建
  • 1篇陈国民
  • 1篇刘明先
  • 1篇曾正明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06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优质高产甜糯玉米杂交种泸玉糯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被引量:2
2004年
泸玉糯1号是用甜质自交系泸97-23和糯质自交系渝97-41分别作母本和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种。甜糯结合、皮薄、口感好,一般产鲜果穗13047.0kg/hm2左右。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为82~85d。属黄白相间粒,甜糯结合大穗型玉米。
杨跃华李永洪陈国民雍小平
关键词:甜糯玉米杂交种选育栽培
不同抽薹性萝卜遗传多样性的SSR分子标记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加强对耐抽薹萝卜种质资源的研究,加快耐抽薹萝卜育种进程,从206对SSR分子标记引物中筛选出21对,用于57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PCR共扩增出102条条带,平均4.86条,每对引物2~9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为95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3.14%。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967 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19 1,有效等位基因比例为81.52%;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5 5,平均Shannon多态性指数为0.528 9。UPGMA法聚类结果把供试萝卜材料分为3个类群,5个亚类:第Ⅰ类为来源于德国的极耐抽薹材料,第Ⅱ类为来源于韩国和日本的耐抽薹材料,第Ⅲ类为来源于我国的材料,其中第3亚类共有45份,占材料总数的78.95%,第4亚类为5份极易抽薹材料,第5亚类仅有1份。各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38 1,变幅范围0.347 8~0.934 8,>0.7的仅22.87%,遗传差异较大。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所表现出的丰富多样性,对萝卜种质资源管理和耐抽薹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杨峰冉茂林冉茂林陈琳李晓梅冉科
关键词:萝卜抽薹SSR标记
萝卜耐热性鉴定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在田间鉴定指标筛选研究基础上,对萝卜品质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两个指标用于萝卜耐热性鉴定。从萝卜外部形态、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三个方面入手,采用田间鉴定与生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萝卜耐热性鉴定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种独立的鉴定方法:一是以热害指数为重点,参照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和越夏死株率的田间鉴定。二是以产量和有效根率的产量鉴定。三是利用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的生理鉴定。由此形成在萝卜长叶期进行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测定;长根期测定叶片热害指数和越夏死株率,或进行电导百分率和高温致死时间测定;萝卜收获期测定有效根率,最后综合评价萝卜耐热性。三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收到同样效果。
冉茂林宋明宋华雍小平
关键词:萝卜耐热性鉴定
利用ISSR和SSR标记分析不同抽薹性萝卜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本研究加强对耐抽薹萝卜种质资源的研究,加快耐抽薹萝卜育种进程。[方法]筛选出16对ISSR和21对SSR分子标记引物,用于64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ISSR-PCR共扩增出90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6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5.56%;SSR-PCR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6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2.09%。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引物扩增结果都反映出供试材料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法聚类结果中,均可把供试萝卜材料分为4个类群,7个亚类。其中,ISSR标记聚类结果与供试萝卜材料的根叶类型比较接近;SSR标记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相似;整合ISSR和SSR后的聚类结果能够反映出2种标记的特征。Mantel检验显示,2种分子标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64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间相关不显著(R=0.171,P>0.05),而ISSR+SSR与ISSR标记(R=0.612,P<0.05)以及SSR标记(R=0.894,P<0.05)呈显著相关。[结论]2种标记整合后的聚类分析,可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变异;而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所表现出的丰富多样性,对萝卜种质资源管理和耐抽薹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杨峰李跃建李晓梅李跃建李晓梅陈琳雍小平冉茂林
关键词:萝卜抽薹ISSRSSR
苦瓜新品种川苦6号的选育被引量:5
2006年
以强雌乐Q01为母本。以抗病力强、品质佳的自交系03038为父本育成的苦瓜一代杂种川苦6号,从播种至始收80~85d(天);瓜短圆柱形,绿色,外形美观。单果质量0.4-0.6kg;平均每667m^2产量4000kg左右。对白粉病和枯萎病的抗性较四川长白苦瓜强。现已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江苏等地推广种植600hm^2。
杨跃华曾正明胡永生刘明先雍小平
关键词:苦瓜一代杂种
萝卜耐热性鉴定田间指标的筛选被引量:5
2006年
从萝卜外部形态、产量水平多项指标入手,通过指标筛选,提出萝卜耐热性田间鉴定有效指标为: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热害指数、越夏死株率、有效根率。鉴定标准分别为: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W/A)≥0.5g/cm2为强耐热,(W/A)介于0.2~0.5g/cm2为中等耐热,(W/A)≤0.2g/cm2为感热。叶片热害指数≤10%为强耐热,介于10%~30%为中等耐热,≥30%为感热。越夏死株率≤10%为耐热,介于10%~20%为中等耐热,≥20%为感热。有效根率≥90%为强耐热,80%~90%为中等耐热,≤80%为感热。其中越夏死株率和有效根率是萝卜田间鉴定较简便的操作方法,可广泛用于大批材料的初步鉴定筛选。
冉茂林宋明雍小平宋华
关键词:萝卜耐热性鉴定叶面积热害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