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俊杰

作品数:1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直肠
  • 10篇肿瘤
  • 9篇肠癌
  • 8篇直肠癌
  • 7篇病理
  • 6篇直肠肿瘤
  • 6篇手术
  • 6篇外科
  • 6篇肠肿瘤
  • 5篇外科学
  • 4篇预后
  • 4篇早期胃癌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胃癌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淋巴结转移
  • 4篇化疗
  • 4篇腹腔

机构

  • 1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9篇胡俊杰
  • 17篇周志祥
  • 13篇梁建伟
  • 12篇王征
  • 8篇张兴茂
  • 6篇赵平
  • 5篇周海涛
  • 3篇曾维根
  • 2篇钟宇新
  • 2篇王成锋
  • 2篇张海增
  • 1篇刘风华
  • 1篇刘昕
  • 1篇侯惠荣
  • 1篇郑朝旭
  • 1篇刘骞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抗癌之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肠癌NOSE手术技术应用现状与规范被引量:12
2015年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结直肠癌外科以来,结直肠微创外科得到迅猛发展,微创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随着一系列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陆续公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肿瘤学根治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同[1-2]。在保证肿瘤根治效果的同时,努力减少患者的创伤一直是结直肠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传统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需要术中行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可引起术后疼痛并可导致切口感染及切口疝等并发症,
胡俊杰周志祥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学内窥镜检查
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未分化型早期胃癌(EGC)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33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7.9%,其中黏膜内癌(M癌)和黏膜下层癌(SM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5%、25.6%,直径≤2.0cm和>2.0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0%和25.8%,脉管瘤栓阳性和脉管瘤栓阴性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0.0%和16.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瘤栓与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2cm、黏膜下层浸润和脉管瘤栓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2cm、黏膜内癌、无脉管瘤栓的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小。
王征周志祥梁建伟张兴茂胡俊杰曾维根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外科学
胃黏膜内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黏膜内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接受根治性D2切除术的212例黏膜内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黏膜内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212例黏膜内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3%(7/212),其中肿瘤最大径≤2cm和>2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8%和7.5%;分化型与和分化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和7.1%;有脉管瘤栓和无脉管瘤栓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0.0%和2.4%。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2cm、未分化型腺癌和脉管瘤栓是黏膜内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2cm、分化型腺癌和无脉管瘤栓的黏膜内早期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小,可作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
王征周志祥梁建伟张兴茂胡俊杰曾维根
关键词:早期胃癌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外科学
结直肠全系膜切除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概念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上世纪80年代,英国Heald教授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概念,显著降低了直肠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近30年来,TME原则在直肠癌外科治疗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及推广,目前已被视为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规范化术式并获得广泛应用。
胡俊杰周志祥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系膜结肠切除术
新辅助放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被引量:3
2012年
0引言提高局部控制及改善远期生存是直肠癌治疗的两大主题。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推广,显著提高了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巩固了外科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人们对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学科综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胡俊杰周志祥
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外科直肠癌
直肠癌腹腔镜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近期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腹部外科胃肠专业组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23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98例,开腹组136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和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的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6.1±58.2)min和(206.2±62.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8.7±151.5)ml和(296.3±274.3)ml,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4);术后排气时间腹腔镜组为(2.8±1.5)d,开腹组(3.9±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饮食恢复时间腹腔镜组为(4.8±1.5)d,开腹组为(5.9±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为(11.1±6.4)d,开腹组为(13.9±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在瘤体直径、肠段切除长度、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1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不影响手术的彻底性。
王征周志祥梁建伟张海增周海涛钟宇新胡俊杰
关键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腔镜开腹手术
肥胖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肥胖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和远期生存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147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肥胖组(body mass index,BMI<25.0kg/m2)101例、超重组(BMI 25.0~29.9 kg/m2)37例和肥胖组(BMI≥30.0kg/m2)9例。对三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手术结果和长期生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间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和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无差异,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的合并症多于非肥胖组(P=0.036)。非肥胖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或低位前切除术的下切缘距离三组间无差异。中转开腹率非肥胖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为4.0%、13.5%和0(P=0.112)。非肥胖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5%、55.7%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值=0.993,P=0.319)。结论超重和肥胖患者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不影响远期生存结果。
梁建伟王征周志祥胡俊杰赵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身体质量指数肥胖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在我院实施D2根治术且资料完整的25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55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1.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大体类型、分化程度与术后生存率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差,标准胃癌根治性手术后应接受综合治疗并严密随访。
王征梁建伟周志祥张海增郑朝旭胡俊杰张兴茂赵平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预后
直肠癌为什么要做同步放化疗?
2014年
近年来,单纯手术与肿瘤"单打独斗"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而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直肠癌的治疗策略近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参与使直肠癌的疗效得到极大提高,其中同步放化疗理念的提出、术后同步放化疗转向术前同步放化疗,使更多的患者降低了局部复发风险、减少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使一部分保留肛门无望的患者重新获得保留肛门的可能性。因而同步放化疗作为直肠癌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值得普遍推广应用的。下面我们就直肠癌同步放化疗的一些基本问题为大家阐释其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胡俊杰周志祥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保留肛门单纯手术复发风险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手术切除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同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探讨同期手术是否存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53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转移灶切除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期手术组(同期组)40例,分期手术组(分期组)13例,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同期组和分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2.9±72.3)rnin和(326.5±140.2)ra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37.5±298.0)ml和(594.6±430.5)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2±8.1)d和(25.8±8.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组和分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O%和53.8%(P=0.053)。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患者。同期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57.0%和37.4%,中位生存时间为40.0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4.0个月;分期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58.7%和36.7%,中位生存时间为38.0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3.0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手术是治疗可切除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的措施,与分期手术比较,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问短。
胡俊杰周志祥梁建伟王征周海涛钟宇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肝切除术结肠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