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宇明 作品数:25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泰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病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方法肝硬化患者228例,重型肝炎患者156例,分别计算Child-Pugh及MELD评分,分析两种评分系统对肝病预后评估的优缺点。结果MELD评分与Child评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4,MELD评分的预测准确率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Z=1.96,P<0.05)。结论MELD评分较好地预测肝病患者死亡发生的危险度,其评估效率优于Child-Pugh分级。 沈美龙 窦宇明 沈桂堂 邢同京 咸建春关键词:肝硬化 重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评估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2001年 窦宇明 李学昌 朱兴邦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疗效 HBV DNA水平预测有肝活检指征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年龄≥40岁、HBV DNA≥2000 IU/mL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筛选出能预测肝脏炎症分级≥Metavir评分2及肝脏纤维化分期≥Metavir评分2的临床或实验室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HBeAg阴性有肝活检指征并接受肝活检而未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家族史、体质指数、HBV DNA水平、HBsAg水平、肝功能、血常规、AST与PLT比值(APRI)。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HBV DNA水平大于5.5 logIU/mL是唯一能够预测肝脏显著肝纤维化的指标,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91.4%、89.3%以及75.9%。结论血清HBV DNA>5.5logIU/mL可以预测HBeAg阴性有肝活检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 沈桂堂 张丽丽 肖丽 窦宇明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HBV 肝活检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实现临床治愈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CHB]患者实现临床治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8月―2020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EG-IFNα-2b治疗的HBeAg(-)CHB患者,分为治愈组和未治愈组。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治愈的预测因素,ROC-AUC评价预测效能。根据ROC-AUC得出的预测因素的截断值分别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算HBsAg累积清除率,Log-rank对数秩检验用于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共有116例HBeAg(-)CHB患者入组,随访时间124.93(109.61~140.11)周,临床治愈率为31.03%(36/116)。单因素分析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基线HBsAg水平(Z=-6.283,P<0.001)、基线肝硬化患者的比例(χ^(2)=8.344,P=0.004)、12周和24周HBsAg下降幅度(Z=-3.922、-5.144,P均<0.001)、疗程中ALT一过性升高的峰值(Z=-6.081,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基线HBsAg水平(P=0.001)、治疗24周HBsAg下降幅度(P=0.001)以及疗程中ALT一过性升高的峰值(P=0.019)与临床治愈独立相关。上述三个因素的截断值分别为1.68 lg IU/mL、1.28 lg IU/mL和110.50 U/L,三个因素单独及联合预测临床治愈的AUC分别为0.802、0.855、0.833和0.963。比较基线HBsAg≤1.68 lg IU/mL组和>1.68 lg IU/mL组、24周HBsAg下降幅度≥1.28 lg IU/mL组和<1.28 lg IU/mL组、疗程中ALT一过性升高的峰值≥110.50 U/L组和<110.50 U/L组组间的HBsAg累积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966、42.925、28.463,P均<0.001)。结论基线HBsAg水平越低的HBeAg(-)CHB患者,给予PEG-IFNα-2b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sAg清除率,动态随访中,24周HBsAg下降幅度大、ALT一过性升高峰值大的患者,临床治愈率更高。 顾琳琳 胡瑞 窦宇明 肖丽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临床治愈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及巨噬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与干扰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辅助性T细胞(Th)、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干扰素(IFN)疗效的关系。方法:依据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的CHB诊断标准选取患者,分为应答组、无应答组,另设健康对照组。采集各组人员外周静脉血分离出PBMCs,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BMCs中Th相关基因SOCS1、SOCS3、T-bet、ROR t,单核/巨噬细胞相关基因IL-12a、NOS2、CCL17以及CDH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CHB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后,无应答组患者SOCS1及SOCS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0.01),无应答组患者Th1分化相关的T-bet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应答组(<0.01),而与Th17分化相关的ROR t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应答组;无应答组患者与M1相关的基因IL-12a及NOS2均显著低于应答组(<0.01),而与M2相关的基因CCL17以及CDH1的表达显著高于应答组(<0.01)。结论:IFN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Th1反应,但机体是否对治疗敏感要取决于人体内部免疫环境的调节,CHB患者PBMCs中辅助性T细胞及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干扰素治疗的效果具有内在联系,可以作为判断疗效的辅助指标。 沈桂堂 张丽丽 窦宇明 胡丽娜关键词:干扰素 辅助性T淋巴细胞 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09年 韩立兵 耿爱文 咸建春 窦宇明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YMDD变异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血必净治疗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对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预警和疗效评估的作用。方法将重症乙型肝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50ml/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的血浆D-D浓度,观察两组患者血浆D-D的变化及转归。结果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D阳性率71.1%,血浆D-D水平(3.09±1.01)mg/L。血必净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D-D水平降低;第7天治疗组D-D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组D-D较对照组降低进一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病死率(15.0%)与对照组(4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乙型肝炎患者D-D阳性率高,D-D水平升高与肝炎病情加重有关,凝血反应可能参与了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病理过程。血必净治疗可明显下调血浆D-D的表达,改善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动态监测D-D对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有预警作用,可作为评估疗效的指标之一。 尹有美 沈桂堂 窦宇明 李阳 康大庆关键词:D-二聚体 血必净 甲胎蛋白和高尔基体蛋白73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血清中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的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PH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7月泰州市人民医院的80例PHC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AFP水平;采用UPT上转发光法检测GP73水平,并对其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HC患者的两种标记物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FP单项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和94.8%;GP73单项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8%和93.1%;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6%和100%。结论 AFP、GP73血清表达与诊断PH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密切相关。 张丽丽 赵良瑞 沈桂堂 窦宇明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高尔基体蛋白73 腹股沟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合并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1例 2022年 门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肝硬化患者, 木村病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罕见, 本文报道一年轻男性, 以发热、皮疹、咳嗽起病, 以肝脏肿大,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gE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 经两次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确诊为木村病。经利伐沙班、华法林、依诺肝素抗凝治疗血栓消退后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使木村病得到控制。 亓传旺 张丽丽 窦宇明 肖蔚 张逸关键词:木村病 门静脉 血栓形成 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动态研究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对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的早期预警和疗效评估的作用。方法:将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38例与同期2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将重症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内... 尹有美 沈桂堂 窦宇明 李阳 康大庆关键词:乙型肝炎 血必净 血浆D-二聚体检测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