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莉莉

作品数:4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17篇免疫
  • 15篇实验性自身免...
  • 10篇重症肌无力
  • 10篇无力
  • 10篇免疫性
  • 10篇肌无力
  • 9篇实验性自身免...
  • 9篇自身免疫性重...
  • 8篇干细胞
  • 6篇骨髓间充质
  • 5篇微重力
  • 5篇模拟微重力
  • 5篇基因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T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实验性自身免...

机构

  • 40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生物科...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海南省肿瘤医...

作者

  • 40篇穆莉莉
  • 30篇李呼伦
  • 23篇王广友
  • 23篇王菁华
  • 22篇孔庆飞
  • 14篇孙博
  • 13篇刘玉梅
  • 10篇刘希君
  • 9篇王丹丹
  • 8篇张瑶
  • 7篇孙博
  • 6篇赵崴
  • 5篇金连弘
  • 5篇汪丹丹
  • 4篇戢玉环
  • 4篇李娜
  • 3篇周明言
  • 3篇崔英哲
  • 2篇王小冬
  • 2篇谢晓丽

传媒

  • 10篇国际免疫学杂...
  • 5篇中国生物制品...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miR-23b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慢病毒包装系统感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建立能够稳定、高效表达microRNA-23b(miR-23b)的细胞株miR23b-BMSCs。方法从C57BL/6小鼠股骨及胫骨分离出来的原代BMSCs,经过多次传代培养,依然能保持干细胞特有的螺旋生长状态以及自我更新的潜能。利用带有pre-miR23b基因的质粒pEZX-MR03与pMDLg/pRRE、pRSV Rev、pLP/VSVG进行慢病毒包装,收集病毒液感染BMSCs,显微镜下观察带有eGFP荧光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嘌呤霉素(2.5μg/mL)进行药筛。结果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miR-23b的BMSCs,提取干细胞内RNA进行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进行表达鉴定。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BMSCs组miR-23b的表达量较对照组BMSCs提高100倍(t=4.572,P<0.05)。结论利用慢病毒包装可以成功地将miR-23b整合到干细胞的基因组中,得到稳定表达miR-23b的小鼠BMSCs细胞株。这种基因改造的方法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联合方法与治疗思路。
胡瑞雪吕玮琦李呼伦王广友刘玉梅孔庆飞穆莉莉刘希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T细胞和B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在动脉壁上形成的纤维脂肪病变,由它引起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的第一大病因。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脂蛋白在内皮下的累积导致血管壁中持续发生的炎症反应,因此多种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都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自身抗原和非自身抗原可以通过触发T细胞和B细胞局部的应答导致血管炎症。大量临床和实验数据表明T细胞和B细胞都参与了AS的形成,并且不同的细胞亚群可能具有完全相反的作用。文章就AS中T细胞和B细胞调节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A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郝欣然房绍红李呼伦穆莉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T细胞B细胞
小鼠Tmem240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慢病毒及构建方法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鼠Tmem240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慢病毒及构建方法。本发明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是将SEQ ID NO.1序列插入pEGFP‑N1载体的XhoI位点和EcoRI位点之间获得。慢病毒构建是以...
王菁华穆莉莉李呼伦王广友胡琼琼张刘磊赵崴孔庆飞孙博刘玉梅刘希君张瑶张彤帅张晓雨
文献传递
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miR181a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建立
2021年
目的构建携带过表达miR181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使基因修饰后的BMSC持续高水平表达miR181a。方法将miR181a质粒与三种助转质粒PRSV,PRRE,VSVG共同转染进293T细胞中,构建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过表达miR181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72 h后收获过表达miR181a的病毒液,转染BMSC。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能够长期稳定过表达miR181a的BMSC,即miR181a-BMSC。结果成功构建出携带miR181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率超过95%。嘌呤霉素筛选BMSC,得到能够长期稳定过表达miR181a的BMSC,与BMSC组相比,miR181a-BMSC组中,miR181a的表达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0比25.92,t=19.401,P<0.05)。提取BMSC和miR181a-BMSC的外泌体,纯化后miR181a-BMSC的外泌体内miR181a表达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1比0.87,t=6.003,P<0.05)。结论成功构建出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miR181a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吕玮琦胡瑞雪张思凡李呼伦刘玉梅穆莉莉孙博孔庆飞王广友刘希君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
IL-9通过影响效应T细胞缓解实验性重症肌无力
背景:目前的研究指出重症肌无力(MG)/实验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发病机制与T辅助细胞(Th)亚群的失衡有关。新近出现了以分泌IL-9为主的Th9细胞新亚群。目前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耐受和肿瘤的研究中都指出I...
么秀华穆莉莉孔庆飞谢晓丽李娜李呼伦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TH9细胞IL-9TH细胞
文献传递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PC12细胞衰老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对PC12细胞衰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进行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细胞培养。选取模拟微重力和正常重力条件下培养6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的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各个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12细胞P53蛋白的变化;生化反应试剂盒检测活性氧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特异性染色对衰老的PC12细胞进行评估。结果细胞周期分析的结果显示,经过模拟微重力培养的PC12细胞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在模拟微重力培养96 h细胞周期蛋白P53表达均升高。SA-β-gal染色的结果显示在模拟微重力的作用下,PC12细胞SA-β-gal的活性随着模拟微重力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升高。PC12细胞内H2O2的水平升高,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模拟微重力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2O2也相应升高,但是滞后于细胞内的H2O2。结论①模拟微重力可以引起PC12细胞SA-β-gal的活性升高,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P53的活化;②模拟微重力条件下诱导PC12细胞衰老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实现。
赵雨娟张佳王菁华孙博王广友么秀华李娜李呼伦穆莉莉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细胞衰老PC12细胞氧化应激
一种治疗中风脑梗塞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脑梗塞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12~16份、三七12~18份、全蝎7~13份、桃仁18~22份、葛根7~15份、元胡5~10份、三棱8~12份、黄芪8~12份、牛...
王广友孙博李呼伦王菁华张彤帅孔庆飞穆莉莉张瑶刘玉梅赵崴刘希君张思凡朗秀娟汪丹丹
文献传递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模型的初步建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构建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培养体系的方法。方法分离新生鼠海马区原代神经细胞,接种于Cytodex3型微载体,培养3 d后转移入旋转细胞培养系统,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在微载体上的生长情况,进行神经元细胞特异性烯醇酶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神经细胞胞体面积的测量。结果微重力条件下神经细胞在微载体上均匀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神经元被染成棕色,其胞体面积较正常重力条件培养的神经细胞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神经细胞可以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培养,这个体系的建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菁华孙博王广友董兴丽戢玉环穆莉莉金连弘李呼伦
关键词:失重模拟神经元神经学
重症肌无力中骨骼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T细胞依赖性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骨骼肌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是MG中最重要的累及器官。骨骼肌可分为Ⅰ型、Ⅱa型、Ⅱd/x型和Ⅱb型四种肌肉亚型,骨骼肌中不同肌纤维类型之间拥有转变的可塑性,在MG疾病中有着很好的研究前景。文章概述了MG中骨骼肌的研究进展及骨骼肌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李欣蓉侯礼轩王菁华穆莉莉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骨骼肌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效果及免疫调节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培养BMSCs,建立EAE动物模型,随机分为CFA组、BMSCs回输CFA组、MBP组及BMSCs回输MBP组。BMSCs回输CFA组和BMSCs回输MBP组于免疫后第6天尾静脉回输BMSCs,发病高峰期取材,全部大鼠予临床评价,检测淋巴细胞和IL-17+细胞浸润及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建立BMSCs与淋巴细胞的共培养体系,观察BMSCs在封闭IL-27后对T淋巴细胞中Th17的影响。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或细胞培养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果:BMSCs回输MBP组与MBP组相比,发病率降低,发病时间延后,临床评分显著降低(P<0.05),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P<0.01),IL-17+T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1),血清中IFN-γ、TNF-α、IL-17、IL-23表达水平降低(P<0.05),IL-4、TGF-β和IL-27表达水平升高(P<0.05)。IL-27中和的BMSCs与病理性T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和IL-23的分泌水平明显升高(P<0.05),IL-4的分泌水平降低(P<0.01),IL-17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BMSCs经静脉移植治疗可以降低EAE发病程度,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T淋巴细胞的反应性,通过IL-27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EAE的靶细胞Th17产生生物学效应的。
李呼伦张苏明王丹丹王广友孔庆飞穆莉莉孙博
关键词:EAE骨髓基质干细胞IL-27免疫调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