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太行山自然保护区猕猴冬春季食性分析 被引量:16 2011年 2008年11月-2009年4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了40份太行山猕猴粪样和38科91种植物标本,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研究了太行山猕猴的冬春季食性。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在冬季采食植物13科21种,其中栓皮栎、青冈、羊胡草、露珠草、大叶榉是其冬季的主要采食植物,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55.4%;小叶榉、千金榆、南蛇藤、君迁子等10种是常见采食植物,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39.1%;第三类是少见采食植物,包括板栗、毛栗、辽东栎,蒙古栎、黄荆等5种,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5.2%;2)共记录到猕猴春季采食植物24科37种,其中栓皮栎、青冈、早熟禾、大叶榉、小叶榉、千金榆、鹅耳枥、枳椇、构树、博落回等10种为主要采食植物,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70.8%;唐松草、白丁香、紫丁香等14种是常见采食植物,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23.4%,少见采食植物包括马齿苋、铁线莲、槐、胡枝子等16种,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5.7%;3)部分植物在冬季和春季均被猕猴取食,但在2个季节所取食的部位有所不同,在冬季主要取食嫩芽和果实,在春季则主要取食花和叶。太行山猕猴在春季的取食植物比冬季更广泛。 郭相保 王振龙 陈菊荣 田军东 王白石 路纪琪关键词:太行山猕猴 食物种类 基于分块主成分分析的太行山猕猴面部相似性 被引量:4 2013年 2012年4~8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天坛山管护区(北纬35°05'~35°15',东经112°12'~112°22'),对太行山猕猴王屋1群(WW-1)内的3个母系单元(matrilineal unit)中大于(等于)3岁龄的26只个体进行面部拍照,获取其面部特写照片,进而利用分块主成分分析(modul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法,对个体进行面部识别分析,旨在探讨个体间面部相似度与亲缘关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个体间的面部相似度与亲缘类型有关,母亲与大于3岁龄子代间的面部相似度为0.93±0.00,显著高于单元内(0.89±0.00)和单元间(0.84±0.01)的面部相似度;(2)太行山猕猴个体的面部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4岁(含4岁)龄以上个体与母亲间的面部相似度较高(0.88~0.95),依此值可准确地识别母子关系。本研究采用量化方法对非人灵长类个体间面部相似度进行分析,发现太行山猕猴个体间的面部相似度与亲缘关系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非人灵长类的个体识别提供较为客观的手段和方法。 王白石 王振龙 鹿鹤 李利 路纪琪关键词:太行山猕猴 扩散或不扩散:雄性太行山猕猴繁殖成功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018年 典型的猕猴(Macaca multta)社群为多雄多雌型,雌性留群并形成母系单元,雄性个体多在亚成年或成年期离开其出生群,而群内成年雄性多为外部迁入个体。雄性的迁出被认为可降低近亲繁殖或提升繁殖成功。然而,诸多野外数据显示,少数本群出生雄性个体会居留于出生群一年或数年。尽管驱动雄性离群的因素较复杂(如社会关系、近亲回避、繁殖成功),但繁殖成功的差异可能是驱动雄性离群的主导因素。为探讨居留于出生群是否影响雄性的繁殖成功,于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屋山地区,以一群野生太行山猕猴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损伤取样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群内出生和迁入成年雄性个体的繁殖成功(以子代数量评估)。研究发现:(1)群内51只子代个体中有36只个体可以匹配到其遗传学父亲;(2)4个迁入雄性繁衍了34个子代,仅1只群内出生雄性ZM繁衍了2只子代,但群内出生的雄性BB未匹配到子代。本研究提示,迁入雄性较本群出生雄性的繁殖成功较高,即迁移有助于繁殖成功的提升。 田军东 田军东 王帅 郭伟杰 王白石 王帅 路纪琪关键词:繁殖成功 父权 猕猴 太行山猕猴非移动时的空间结构 社会性动物的社会结构是其在进化过程中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在社群内,不同个体因功能和社群地位等的不同构成相应的空间结构。非人灵长类社群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 王白石 王振龙 鹿鹤 路纪琪关键词:太行山猕猴 空间结构 基于团抱行为的太行山猕猴社会联属 被引量:4 2013年 社会联属是指一些社会性动物社群内由于不同年龄、性别组的个体的社会角色与等级地位存在明显差异,在个体间形成的复杂的支配-从属关系,而这种支配-从属关系在不同的物种有着各自独特的模式(Clutton-Brock,1974)。了解社群内个体通过亲缘、非亲缘联盟、婚配、竞争而建立的支配-从属关系,是进一步开展社群内个体等级与资源竞争、互惠利益、母系投入策略等诸多研究的前提, 鹿鹤 王振龙 王白石 刘金栋 路纪琪关键词:猕猴 社群等级对雄性太行山猕猴繁殖成功的影响 王白石 王振龙 鹿鹤 路纪琪关键词:繁殖 雄性 太行山猕猴 太行山猕猴社会生态:社会等级问题研究 猕猴(Macaca mulatta)是自然分布最为广泛的非人灵长类物种,从温带地区到热带地区均有分布。猕猴的不同亚种、地理种群在种群动态、社会行为和繁殖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猕猴多样化的社会特征和行为类型。太行山猕猴... 王白石关键词:太行山猕猴 社会生态 社会等级 种群动态 空间结构 文献传递 微卫星位点在太行山猕猴父权及家系分析中的应用 王白石 王振龙 鹿鹤 路纪琪关键词:太行山猕猴 微卫星位点 家系分析 社群等级对雄性太行山猕猴繁殖成功的影响 本研究在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天坛山管护区,采用目标动物法、瞬时扫描法及无损伤取样法,记录猕猴社会行为、采集目标个体粪便。根据观察记录的群内社会行为数据推定群内个体的母系家族模式及婚配关系。之后,运用试剂盒... 王白石 王振龙 鹿鹤 路纪琪关键词:繁殖 雄性 太行山猕猴 文献传递 野生太行山猕猴的社会联属研究 鹿鹤 王振龙 王白石 路纪琪关键词:太行山猕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