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军东

作品数:31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猕猴
  • 11篇太行山猕猴
  • 3篇动物
  • 3篇野生
  • 3篇野生动物
  • 3篇野生猕猴
  • 3篇生态学
  • 3篇种群
  • 2篇电量
  • 2篇社会结构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旅游
  • 2篇视频拍摄
  • 2篇通信
  • 2篇通信装置
  • 2篇拍照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26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市动物园
  • 1篇济源市农业局

作者

  • 26篇田军东
  • 23篇路纪琪
  • 7篇郭相保
  • 5篇王振龙
  • 4篇赵林萍
  • 3篇崔振伟
  • 2篇杨耀华
  • 1篇张书杰
  • 1篇赵海鹏
  • 1篇张义锋
  • 1篇沈果
  • 1篇朱世新
  • 1篇王白石
  • 1篇史团省
  • 1篇董瑞静
  • 1篇张士强
  • 1篇田澍辽
  • 1篇陈菊荣
  • 1篇李杨威
  • 1篇谢东明

传媒

  • 5篇四川动物
  • 2篇兽类学报
  • 2篇大自然
  • 2篇河南林业科技
  • 2篇第六届全国野...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河南教育(高...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生太行山猕猴的社会结构被引量:9
2011年
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所辖的天坛山管护区,基于个体识别和野外跟踪,观察了一个野生太行山猕猴群(王屋1群,WW-1)的社会结构,采用随机取样法(Ad libitum sampling)记录了该群内成年个体之间、母系单元之间的竞争行为过程,进而依据"David得分法"构建了WW-1群内成年个体及母系单元间的优势等级,并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Instantaneous andscan sampling)记录了成年个体到达投食区的移动顺序,分析了平均移动序位与社会顺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WW-1群体大小为41只个体,由7个成年雄性和13个成年雌性以及21个未成年猕猴组成,群内的成年雌性个体分别隶属于3个母系单元;2)群中成年雄性、成年雌性、亚成年雄性、亚成年雌性、青少年雄性、青少年雌性、婴幼猴雄性、婴幼猴雌性的比例为1∶1.86∶0.29∶0.43∶0.86∶1.29∶0.14∶0,且未成年个体占全群的51.2%;3)WW-1群表现出严格的优势等级结构,成年个体优势顺位由高到低依次是:豁鼻>次红>白鼻>痞子>红脸>尖脸>小白脸>皱眉>光鼻>长毛>黑颊>小不点>斑点>斑眼>灰头,母系单元间的优势顺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红脸单元>长毛单元>斑点单元。研究结果提示,太行山猕猴的社会结构为多雄多雌型;成年雄性个体之间优势等级较成年雌性严格,而成年雌性的社会顺位受所在母系单元社会顺位的影响;WW-1群的α位为成年雄性,其在获取资源上具有优先性。
田军东王振龙路纪琪郭相保王白石
关键词:猕猴社会结构
野生猕猴追踪监测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动物追踪监测飞行装置,包括:控制装置、通信装置、定位装置、拍摄装置、声音采集装置、路线判断装置、电量检测装置和飞行判断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分别与通信装置和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对野生动物追踪监测飞行装置进行...
路纪琪赵林萍田军东崔振伟
文献传递
河南发现银星竹鼠
2024年
2023年6—7月,在开展河南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时,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罗家沟林场(113°58′0.40″E,31°51′13.80″N,海拔351.3 m)采集到2号竹鼠标本,确认为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为河南省兽类地理分布的属、种新记录(路纪琪,王廷正,1996;路纪琪,王振龙,2012)。剥制标本、头骨标本及组织样品等均保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IBE01169♂、IBE01416♀)。
蒋海军杨耀华杨耀华田军东路纪琪
关键词:剥制标本小型兽类生态学物种多样性
引种植物水竹芋捕虫行为的初步观察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对引种植物水竹芋的观察,发现水竹芋的花具有捕捉昆虫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其花进行了解剖结构特征和捕虫行为的观察,并初步探讨了其捕虫行为的生态学意义。观察研究显示,水竹芋开放花以及即将开放花的花柱具有较强的卷曲能力;未开放以及开放后没有被触及的花的花柱被兜状退化雄蕊包被;当昆虫进入饰变雄蕊群形成的筒状结构而触及到兜状退化雄蕊时,花柱因产生应激反应而迅速卷曲,从而将昆虫捕捉。初步观察研究认为,水竹芋不仅具有捕捉昆虫的能力,而且在水污染处理以及湿地的恢复与重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田军东史团省朱世新张书杰
关键词:雄蕊花柱生态学意义
河南太行山自然保护区猕猴冬春季食性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2008年11月-2009年4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了40份太行山猕猴粪样和38科91种植物标本,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研究了太行山猕猴的冬春季食性。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在冬季采食植物13科21种,其中栓皮栎、青冈、羊胡草、露珠草、大叶榉是其冬季的主要采食植物,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55.4%;小叶榉、千金榆、南蛇藤、君迁子等10种是常见采食植物,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39.1%;第三类是少见采食植物,包括板栗、毛栗、辽东栎,蒙古栎、黄荆等5种,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5.2%;2)共记录到猕猴春季采食植物24科37种,其中栓皮栎、青冈、早熟禾、大叶榉、小叶榉、千金榆、鹅耳枥、枳椇、构树、博落回等10种为主要采食植物,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70.8%;唐松草、白丁香、紫丁香等14种是常见采食植物,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23.4%,少见采食植物包括马齿苋、铁线莲、槐、胡枝子等16种,共占所采食植物总量的5.7%;3)部分植物在冬季和春季均被猕猴取食,但在2个季节所取食的部位有所不同,在冬季主要取食嫩芽和果实,在春季则主要取食花和叶。太行山猕猴在春季的取食植物比冬季更广泛。
郭相保王振龙陈菊荣田军东王白石路纪琪
关键词:太行山猕猴食物种类
野生太行山猕猴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猕猴华北亚种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中国特有亚种,目前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南端,常被称为太行山猕猴。2009年11月~2010年1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所辖范围内对野生太行山猕猴进行生存状况调查的同时,对18只雌体、8只雄体的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雌性的淋巴细胞数(P=0.019)、中间细胞数(P=0.017)均显著地高于雄性;而雌性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则显著低于雄性(P=0.046);2)雌性的血糖(GLU)、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的测定值均略高于雄性,但其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并与相关研究作了比较分析。
沈果田军东郭相保王好峰路纪琪
关键词:太行山猕猴血液生理指标生化指标
太行山猕猴种群动态和雌性繁殖特征研究
田军东王振龙路纪琪郭相保
旅游活动中如何与非人灵长类相处?
2019年
一些以观赏猕猴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以“人-猴冲突”问题最为突出,也对游客和管理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等带来威胁,也对猕猴的行为习惯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西游记》孙悟空美猴王的形象深入人心.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非人灵长类也不少.全球已知约有500多种非人灵长类,其中部分种类还是一些生态旅游区的主要观赏对象,常与游客近距离接触,俨然动物界的明星.
田军东路纪琪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活动非人灵长类《西游记》
河南信阳发现台湾灰麝鼩
2022年
于2013年和2018年在河南信阳新县与浉河共采集到3号鼩鼱成年个体标本,基于齿色特征初步鉴定为劳亚食虫目鼩鼱科麝鼩属(Crocidura)物种。对所采3号标本的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并通过构建系统发育关系树进一步明确所采3只标本的分类地位。根据标本形态、头骨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确定该物种为台湾灰麝鼩(C.tanakae),为河南哺乳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标本现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编号分别为IBE20131005、IBE2018100501和IBE2018100502)。
蒋海军胡理群周言言赵海鹏路纪琪路纪琪
关键词:鼩鼱科哺乳动物
河南兽类分布新记录——侯氏猬
2024年
2022年6月15—18日在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1°55′46″E,33°29′29″N,海拔1 254.93 m)进行兽类调查期间,采获3号成年雄性刺猬标本(标本号:IBE00209、IBE00226、IBE00233),保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标本IBE00209体背棘刺基部白色,尖端褐色,毛被棕色,下颌、胸腹部深棕色,体侧、前肢和后肢下侧浅棕色。头部较宽,吻部尖,额头正中没有裸露的头皮。耳朵较短,不超过周围棘刺长。尾部较短,几乎和耳壳等长。
杨耀华杨耀华田军东路纪琪
关键词:分布新记录生物多样性深棕色刺猬生态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