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亚兰 作品数:40 被引量:8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历史地理 政治法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三种检测方法在血流感染新型隐球菌大鼠中的对比研究 刘华 贺湘玲 田鑫 邹润英 游亚兰 朱秀娟MTHFR、TS联合作用与ALL患儿HD-MTX化疗毒副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 MTHFR、TS基因多态性联合作用对ALL患儿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以及与MTX血药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MTHFR、TS基因多态性联合作用在个体化治疗及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ALL患儿73例,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后测序鉴定MTHFR C677T、MTHFR A1298C、TS 5’-UTR的基因型。观察所有ALL患儿HD-MTX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并监测MTX血药浓度。以Logistic 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毒副作用的危险度;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 HD-MTX 化疗后 MTHFR C677T、MTHFR A1298C、TS 的不同基因型之间42~48 h MTX血药浓度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MTHFR677 CT/TT合并1298 AC/CC基因型者,其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的风险下降了2.9倍,而黏膜损害发生的风险则增加了4.3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2)MTHFR1298 AC/CC合并TS 3R/3R基因型者,其发生黏膜损害的风险增加了5.4倍,差异有显著性(χ2=4.911,P=0.027)。(3)MTHFR677 CT/TT合并TS 3 R/3R基因型与HD-MTX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无关。(4)MTHFR677 CT/TT+MTHFR1298 AC/CC+TS 3 R/3 R基因型者,其黏膜损害发生的风险增加了7.5倍,且差异有显著性(χ2=5.295,P =0.021)。结论 TS和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可与ALL患儿HD-MTX化疗后黏膜损害的发生有关。 田鑫 贺湘玲 郑敏翠 伍艳鹏 邹润英 邹惠 游亚兰 刘华 朱秀娟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胸苷酸合成酶 甲氨蝶呤 毒副作用 Zebularine对HL-60及K562白血病细胞株WWOX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Zebularine不同浓度处理HL-60及K562细胞后,WWOX甲基化水平及基因表达的变化,分析Zebularine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Zebularine处理HL-60及K562细胞,以地西他滨作... 黄淑桂 贺湘玲 伍艳鹏 邹惠 田鑫 游亚兰 刘华 朱秀娟Zebularine对K562、Jurkat细胞WWOX、FHIT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1-(β-D-呋喃核糖苷)-1,2-二氢嘧啶-2-(Zebularine,Zeb)干预K562和Jurkat后WWOX和FHIT的表达变化,分析zeb作用于WWOX和FHIT基因的机制;探讨zeb在白血病治疗中的... 邹惠 贺湘玲 邹润英 田鑫 游亚兰 伍艳鹏关键词:JURKAT ZEBULARINE ANK1基因Arg1436Ter突变导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加强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认识。方法对1例ANK1基因Arg1436Ter突变导致HS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4岁,表现为反复面色苍白、黄疸和脾肿大,血常规提示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骨髓细胞学检查表现为增生性贫血;多次行血涂片检查,外周血球形红细胞比例均<10%,最高为7%;经基因测序在患儿ANK1基因发现c.4306C>T(编码区第4306号核苷酸由C变为T)的杂合核苷酸变异,该变异的致病性已经被证实,与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相关。结论HS的病因明确,为先天性遗传性的红细胞膜缺陷,临床上HS的误诊及漏诊率较高,基因检查是HS中极其重要的检测手段,我们在HS患儿中发现的ANK1基因新突变可为进一步探索我国人群中HS的遗传学病因提供参考。 田鑫 贺湘玲 周润芯 邹润英 陈可可 朱呈光 邹惠 游亚兰关键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锚蛋白 0~18岁住院患者实体肿瘤1279例分析 朱呈光 贺湘玲 邹润英 陈可可 田鑫 游亚兰Zebularine对HL-60及K562细胞株WWOX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1-(β-D-呋喃核糖苷)-1,2-二氢嘧啶-2-酮(Zebularine,Zeb,折布拉林)处理HL-60及K562细胞后WWOX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分析Zeb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Zeb处理HL-60及K562细胞,以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地西他滨)作为阳性对照,MSP法检测WWOX基因启动子及第一外显子甲基化状态;QRT-PCR检测WWOXmRNA的表达,并分析不同细胞株药物处理组与处理前组甲基化情况与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1.药物处理前,K562细胞WWOX基因启动子甲基化PCR扩增出阳性条带,非甲基化扩增阴性;第一外显子甲基化PCR扩增阴性,而非甲基化PCR扩增出阳性条带;药物处理后启动子及第一外显子甲基化PCR均不能扩增出阳性条带,而非甲基化扩增阳性。2.Zeb与5-AzaCdR处理前后,HL-60细胞WWOX基因启动子及第一外显子甲基化PCR扩增均阴性,非甲基化均扩增出阳性条带。3.经Zeb与5-Aza-CdR处理后,K562细胞WWOX基因mRNA表达升高,处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Zeb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Zeb与5-Aza-CdR处理前后,HL-60细胞WWOX基因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eb能够发挥去甲基化作用,上调K562细胞WWOX基因mRNA表达,具有浓度依赖性,对HL-60细胞WWOX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邹惠 贺湘玲 黄淑桂 邹润英 田鑫 游亚兰关键词:WWOX K562 Zebularine对Jurkat、K562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药物zebularine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K562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在白血病基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zebularine作用终浓度将白血病细胞株Jurkat、K562各分为3组:对照组、250μmol/L组、500μmol/L组,分别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Jurkat、K562细胞在药物干预48 h后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检测结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结果在zebularine干预48 h后,在对照组和250μmol/L组均检测不到p53mRNA表达,而在500μmol/L组中检测到有p53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6组细胞样品中均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500μmol/L组中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Zebularine可促进Jurkat、K562白血病细胞株p53的表达,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提示zebula-rine的干预激活了p53的表达,为zebularine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伍艳鹏 贺湘玲 邹惠 游亚兰关键词:ZEBULARINE JURKAT K562 P53 免疫抑制模型大鼠脑脊液中两种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检测方法比较 2020年 [目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大鼠脑脊液中两种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A组和C组大鼠实验d1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 mg/kg),B组和D组腹腔注射等量1 m L生理盐水;实验d4 A组和B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 m L浓度为1×106新型隐球菌悬液,建立大鼠感染模型,C组和D组大鼠注射1 m L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实验d6收集四组大鼠的脑脊液,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墨汁染色方法检测四组大鼠脑脊液,比较两种方法的新型隐球菌感染阳性检出率.[结果]新型隐球菌FQ-PCR方法检测新型隐球菌感染阳性检出率高于墨汁染色方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检测大鼠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感染阳性率优于墨汁染色,可用于临床检测脑脊液中是否存在新型隐球菌感染. 刘华 匡晓妮 贺湘玲 陈铁强 田鑫 邹惠 游亚兰关键词:免疫抑制 血流感染新型隐球菌大鼠的肺泡灌洗液的三种检测方式的研究 刘华 贺湘玲 田鑫 邹润英 朱秀娟 游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