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迎修

作品数:37 被引量:40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法律
  • 9篇司法
  • 6篇法学
  • 6篇法治
  • 3篇信访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权利
  • 3篇主义
  • 3篇法律解释
  • 3篇法制
  • 3篇法治建设
  • 3篇方法论
  • 2篇刑事
  • 2篇行政
  • 2篇行政信访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司法公正
  • 2篇司法机关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伦理

机构

  • 27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3篇梁迎修
  • 1篇马剑银
  • 1篇林群丰
  • 1篇胡锦光
  • 1篇陈金木
  • 1篇尹超
  • 1篇夏扬
  • 1篇苏宇
  • 1篇蒋立山
  • 1篇鲁楠

传媒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法学杂志
  • 2篇法学研究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政法论丛
  • 2篇信访与社会矛...
  • 2篇京师法律评论
  • 1篇中国宗教
  • 1篇新华月报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政法论坛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法律适用
  • 1篇北京政法职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刑事错案防范的伦理对策被引量:2
2019年
刑事错案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和法律伦理下无法避免。刑事错案发生是法律伦理的错位,法律伦理是刑事错案辨别的重要工具。刑事错案的产生使法律权威得到道德贬损,使民众质疑法律伦理,并影响、改变法律伦理。刑事错案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法律技术层面的缺陷,深层因素是法律伦理的失衡包括刑事诉讼运行的失衡、职业共同体的失衡和法律理念的失衡。刑事错案的防范既需要符合法律伦理的制度设计,发挥刑事诉讼的制度之善,也需要符合法律职业伦理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体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责任和素养。
梁迎修马宇辰
关键词:刑事错案法律伦理法律职业共同体
信访制度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信访制度与社会矛盾化解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其中的替代性糾纷解决与权利救济功能,被认为是信访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具体体现。本文认为,与其他矛盾化解机制相比,信访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问题中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比如,信访制度是社会矛盾的反映,信访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具有柔性、亲民和兜底优势等。我们充分肯定信访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信访制度客观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化解社会矛盾作用的充分发挥。
梁迎修敖曼王雷
关键词:信访制度化解社会矛盾
类型思维及其在法学中的应用——法学方法论的视角被引量:13
2008年
传统的抽象概念式思维倚重逻辑涵摄,排斥价值判断,无法保证法官的正当裁判。作为一种价值导向的思考方式,类型思维以其开放性、整体性等特征,克服了传统法律思维之不足,有助于司法者做出适切评价,因而在法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法学作为规范性科学的性质,法律人应当重视并自觉运用类型思维。
梁迎修
关键词:类型思维法学方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路径
2017年
2016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梁迎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
法官自由裁量权研究——法理学的视角
法官自由裁量权就是法官所享有的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在多种合法解决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力。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有限的,会受到程序和实体的限制。由于成文法的局限性,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法官的自由裁量不可避免。无论采取何种方法,...
梁迎修
关键词: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律解释职业化进程
迈向司法能动主义置评“黑哨”第一案被引量:6
2003年
2003年3月2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足球裁判龚建平受贿案(以下简称龚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龚建平的上诉,维持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龚建平有期徒刑十年的一审判决。作为“黑哨”第一案,此案从检察机关起诉,到法院受理并作出终审裁定的近一年时间里,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法学界对“黑哨”是否应该定罪的激烈争论。如今终审已经结束,司法机关最终介入黑哨问题,并对受贿的裁判定罪量刑,该案已经“盖棺论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因为在此案的审理中,法官在面临着激烈争论的情况下,并没有去寻求最高司法机关的批复或解释,而是大胆地对法律条款直接作出解释,走出了迈向司法能动主义的关键一步。这种司法转向颇值关注,所以笔者试图透过对此案的分析,对司法能动主义的理论进行一番探讨。
梁迎修
关键词:司法能动主义犯罪构成法律意识形态司法机关
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4
2008年
现行法律解释制度意图把法律解释同法律实施剥离开来,使个案审判成为一个机械适用法律的过程,以此保证法律的统一实施。由于制度设计不具有可操作性,司法实践中正式制度被变通执行;变通执行在使现行体制得以维持的同时,也造成了司法逻辑的错位。根本的解决思路应当是进行制度重构,承认审理个案法官的法律解释权,通过强化程序限制和提高法官素质,建立对法官解释权的科学监督机制。
梁迎修
关键词: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迈向对抗式刑事卷宗--基于推进庭审实质化的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当下的司法改革致力于通过隔断法官庭审前与卷宗的联系渠道来实现庭审实质化,但实践证明,此种进路的改革削弱了卷宗对于法官判断的全面支撑,导致庭审混乱并损及庭审效能;鉴于阅卷式裁判的制度惯性,更为可行的路径是去改造卷宗,并通过加强案卷移送尝试将阅卷式裁判与庭审实质化进行调和,在强化卷宗对抗性的基础上提高法官阅卷的全面性,进而实现庭审实质化的目标。为此需要落实追诉机关全面收集证据的责任,保障律师意见及其他辩护材料全面附入卷宗,借助于卷宗的公开与责任属性强化辩护权的保障,使法官聚焦案件争点,提高庭审效率。
梁迎修王雷
论加强新时代高水平法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被引量:3
2023年
法学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法治人才培养和法学理论研究的质量。加强新时代法学教师队伍建设,应当突出政治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法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法学根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通晓国际规则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新时代法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包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法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激励法学教师治学与育人;加大双向交流力度,建设专兼职法学教师队伍;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提高法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梯次化法学创新团队。
梁迎修
关键词:法学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结构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探析被引量:28
2014年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治理改革是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在借鉴国外社区发展经验基础上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一场制度变革。在推进社区建设和治理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法治化进路以保障改革的权威性和提高改革的实效性。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仍存在着相关立法内容滞后、制度设计不科学、法律缺乏实效等问题,需要通过采取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法律实施资源投入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梁迎修
关键词:法治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