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刚

作品数:25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针刺
  • 9篇调神
  • 8篇通督调神
  • 6篇卒中
  • 5篇眩晕
  • 5篇中风
  • 5篇缺血
  • 5篇脑卒中
  • 4篇血性
  • 4篇针法
  • 4篇中风后
  • 4篇缺血性眩晕
  • 4篇卒中后
  • 4篇脑卒中后
  • 4篇后循环
  • 4篇后循环缺血
  • 4篇后循环缺血性...
  • 3篇电针
  • 3篇针刺结合
  • 3篇针灸

机构

  • 24篇安徽中医药大...
  • 6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柳刚
  • 8篇王友刚
  • 7篇韩为
  • 7篇张国庆
  • 7篇朱玲玲
  • 7篇马斌
  • 6篇张玲
  • 5篇杨骏
  • 4篇程红亮
  • 4篇高大红
  • 3篇汪凯
  • 3篇王颖
  • 3篇李娜
  • 2篇张君宇
  • 2篇龙小娜
  • 2篇储浩然
  • 2篇江颖子
  • 2篇孙健健
  • 2篇张庆萍
  • 2篇孙道东

传媒

  • 6篇安徽中医药大...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9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取督脉百会(DU20)、神庭(DU24)、风府(DU16)、大椎(DU14)、命门(DU4)、至阳(DU9)、腰阳关(DU3)为主穴,耳穴取神门(TF4)、丘脑(AT34i)、皮质下(AT4)为主穴,星期一至星期六治疗6次,每日1次,星期日休息,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早餐后顿服,连服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BI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HAMD、SD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I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单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单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王友刚高大红穆道周柳刚汤敬一张玲龙小娜张国庆朱玲玲
关键词:通督调神针法耳穴压丸氟西汀
通调针刺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运动障碍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评估通调针刺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联合通调针刺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分、气虚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对比两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患者,对照组脱落1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量表评分和ADL量表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气虚血瘀证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TF和N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FMA量表评分和ADL量表评分及血清TF和NGF水平升高程度、气虚血瘀证证候积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调针刺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疗效显著。
张玲张国庆陈赟朱玲玲张君宇童婷婷汪俊丽柳刚张闻东
关键词:气虚血瘀证转铁蛋白神经生长因子
电针介入时机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大鼠最佳介入时机及其功能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急性期组、静止期组、恢复期组),每组10只,采用神经卡压法建立左侧周围性面瘫模型。急性期组、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分别于术后1 d、1周、2周开始给予电针治疗,术后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行为学评分和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结果急性期组、静止期组、恢复期组术后4周行为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急性期组、静止期组、恢复期组术后4周行为学评分均低于术后(P<0.05),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术后(P<0.05);术后4周行为学评分静止期组低于恢复期组(P<0.05),急性期组低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P<0.05),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静止期组高于恢复期组(P<0.05),急性期组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P<0.05)。术后4周急性期组、静止期组、恢复期组面神经组织的NGF、VEGF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静止期组高于恢复期组(P<0.05),急性期组高于静止期组(P<0.05)。结论电针介入时间越早对损伤面神经的再生修复效果越佳,其部分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NGF、VEGF的表达有关。
马斌柳刚宋书婷王友刚张国庆杨骏
关键词:电针周围性面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颈椎横突旁针刺联合循经推拿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量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颈椎横突旁针刺联合循经推拿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三科门诊及住院6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每日5 mg,每晚1次,服用4周;治疗组采取颈椎横突旁针刺联合头颈部循经推拿法治疗,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推拿每次20 min,以上治疗各1次/d,6次/周,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眩晕症状积分的变化;经颅多谱勒(TCD)测定左侧颅内外椎动脉(LVA)、右侧颅内外椎动脉(RVA)以及基底动脉(BA)的血管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参数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两组BA、LVA、RVA的Vs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d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I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横突旁针刺联合循经推拿法对PCIV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提高脑组织血液供应有关,其治疗本病的疗效较好。
汪生志柳刚欧小燕李娜朱玉侠
关键词:循经推拿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通督调神针刺联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和评估通督调神针刺联合腹针与单纯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中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患者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而治疗组则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以及改良Barthel量表(MBI)的评分法的数据变化情况,从而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对比,NIHSS、FMA及MB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方法联合腹针的治疗方法在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与单独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方法疗效差异较大,通督调神针刺联合腹针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汤敬一王友刚韩为柳刚马斌张利达江颖子
关键词:中风偏瘫腹针
“温督调神”针刺结合森田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经验被引量:2
2022年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神经精神后遗症之一,并且会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柳刚主任认为该病病位在脑,与肝、心、脾、肾有关,核心病机在于阳气不足、神明不守,从而导致患者精神思维及情志的负向表现,故柳主任采用“温督调神”针刺结合森田疗法治疗该病,且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吾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医师学习和借鉴,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李娜柳刚李传进欧小燕
关键词:森田疗法脑卒中后抑郁
针刺通过良性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2024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大鼠海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常规针刺组和颈椎横突尖针刺组,每组8只。采取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的方法制备PCIV大鼠模型。常规针刺组针刺百会、双侧风池和内关,颈椎横突尖针刺组取双侧C2、C4、C6颈椎横突尖,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予以抓取和固定,不予针刺,每日1次,持续14 d。治疗结束后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大鼠前庭神经核(vestibular nerve nucleus,VNN)血流量,Western blot测定大鼠海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A1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补体C3d和A2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10,S100A10)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观察海马A1、A2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VNN血流量减少(P<0.01),平衡木测试评分升高(P<0.01),海马C3d表达上升而S100A10下降(P<0.01),大鼠海马A1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而A2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大鼠VNN血流量均增加(P<0.01),平衡木得分均下降(P<0.01),海马C3d表达下降而S100A10表达上升(P<0.05),A1细胞均减少而A2细胞均增多(P<0.01)。与常规针刺组比较,颈椎横突尖针刺组大鼠VNN血流量增加(P<0.01),平衡木得分降低(P<0.01),C3d下降而S100A10升高,A1星形胶质细胞减少而A2星形胶质细胞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有效增加PCIV大鼠前庭供血,抑制A1伤害性星形胶质细胞并上调A2保护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针刺治疗PCIV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良性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相关。
文林月杨丽芳欧小燕柳刚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眩晕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在脑卒中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w。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眩晕病中医证候评价量表评分、经颅多普勒诊断/监护系统检测(TCD)检测指标。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DARS、DHI、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ARS、DHI、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未见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能扩张椎-基底动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较快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减轻眩晕程度,对中医证候及总体疗效也有较好治疗效果,并具有不易复发的优点,安全性高。
王友刚董昌武高大红程红亮柳刚汤敬一柳星马斌朱玲玲
关键词:通督调神针法
针灸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2023年
作为中医学中一大特色学科,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实践运用性学科,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和现今的快餐式学习早已无法满足优质针灸医师的培育。结合针灸学科的特色及现今的教学模式,可见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尤为重要。针灸教学改革包括先进教学设备的引进,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增加实验课课时以及加强实践教学。此文对针灸学教育方式不足进行整理分析,并对针灸教学改革方法进行探索。
柳刚孙健健马斌李娜
关键词:针灸学教学改革
重灸百会穴法治疗脑中风后失语症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观察重灸百会穴法治疗脑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中风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百会穴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结合言语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重灸百会穴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灸百会穴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重灸百会穴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灸百会穴组在改善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灸百会穴法对中风后失语症的早期康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柳刚韩为黄学勇王友刚杨骏
关键词:重灸百会穴中风失语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