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贞

作品数:23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青光
  • 15篇青光眼
  • 8篇激光
  • 6篇虹膜
  • 5篇原发性
  • 5篇手术
  • 4篇内皮
  • 4篇角膜
  • 4篇闭角
  • 4篇闭角型
  • 3篇眼压
  • 3篇内障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疗效
  • 3篇开角型
  • 3篇激光手术
  • 3篇角膜内皮
  • 3篇白内障
  • 3篇闭角型青光眼

机构

  • 20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滨河医...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北京邮电总医...

作者

  • 23篇李静贞
  • 7篇刘小力
  • 3篇张承芬
  • 3篇邹燕红
  • 2篇张丽霞
  • 2篇金玉梅
  • 2篇贾莉君
  • 2篇罗岩
  • 1篇孙兴怀
  • 1篇艾风荣
  • 1篇路明
  • 1篇李霞
  • 1篇于伟泓
  • 1篇杜虹
  • 1篇张纯
  • 1篇周崎
  • 1篇毛进
  • 1篇胡铮
  • 1篇董方田
  • 1篇常欣

传媒

  • 4篇眼科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周边虹膜切除术与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5
1993年
周边虹膜切除术是治疗和预防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光治疗青光眼,特别是Q(?)开关Nd:YAG 激光虹膜切开术,由于其聚焦性能好,暴光时间短,操作简便,术后组织反应轻等优点,因而广大眼科医师乐于采用,患者容易接受。目前激光治疗青光眼已成为介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方法。本文对我院1988年以来92例(116只眼)和周边虹膜切除术109例(189只眼)YAG
李静贞李辉刘小力
关键词:虹膜切除术虹膜切开术
眼前节Nd-YAG激光前后角膜内皮的变化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发膜性白内障切开术前后角膜内皮有无变化。方法对48人8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8人66眼,后发膜性白内障10人14眼)在激光前和激光后一周、一月进行角膜内皮观察。观察指标为细胞密度、平均值、六角型细胞百分比等。结果激光前后闭角型青光眼在一周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型细胞的百分数有差异。后发膜性白内障术后一周最大细胞值有差异,一月时均恢复正常。为探讨眼压对角膜内皮的影响,以术后眼压升高5mmHg(1mmHg=0.133kPa)为标准,>5mmHg组与≤5mmHg组在术后一周比较细胞密度、平均值、最大细胞面积三方面均有差异,一月时恢复正常。结论激光手术对角膜内皮有一定影响,术后前节炎症控制及时,注意观察眼压一旦升高立即降压,术前应用降眼压药均能对角膜内皮起到保护作用。
刘小力李静贞金玉梅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ND-YAG激光眼前节眼压升高
YAG激光虹膜切开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被引量:3
1994年
应用国产JYz-1型YAG激光机,对151只眼(87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虹膜切开术。长期随访3~5年,激光孔全部开放,眼压控制率为89.43%~100%。激光后用药减少,前房角关闭指数和暗室俯卧试验有明显改善,说明长期控制限压,激光虹膜切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李静贞刘小力张承芬
关键词:虹膜切开术青光眼激光手术
Nd:YAG激光治疗后发膜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升高的探讨被引量:10
1998年
本文探讨95人104只眼Nd:YAG激光治疗后发膜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以激光前后眼压升高差值≥5mmHg为标准,眼压差值≥5mmHg组与<5mmHg组两组总能量分别是615.41±1129.80mJ和203.71±342.66mJ,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我们将术前眼压分为≥20mmHg组与<20mmHg两组,术前眼压≥20mmHg组术后眼压升高≥5mmHg占73%,术前眼压<20mmHg组术后眼压升高≥5mmHg的占44%,两组比较有差异。结论:①术中能量的大小是术后眼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击射时总能量大,术后眼压升高明显。②术前眼压高低也可影响术后眼压。提示我们在击射时选择适当的能量,降低术前眼压。
刘小力李静贞赵家良
关键词:激光手术白内障眼压升高
肺癌葡萄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肺癌葡萄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1983年至201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肺癌葡萄膜转移癌患者14例1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4.5±9.6)岁。单眼11例,双眼3例。病理检查均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3例(肺腺癌、肺鳞癌、肺腺鳞癌分别为10、2、1例),小细胞肺癌1例。就诊前已确诊肺癌者4例(28.6%),因眼部症状而首诊眼科者10例(71.4%)。出现眼部症状至诊断为肺癌的病程为1周~6个月;确诊肺癌至眼科就诊时的病程为10~60个月,平均病程为(29.5±19.0)个月。主诉视力下降、视物遮挡、视物变形者分别为7、4、3例。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B型超声、UBM检查。行FFA检查8只眼,其中联合ICGA检查2只眼。行眼眶MRI检查5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病理活检1只眼。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7只眼中,视力光感者2只眼,手动~眼前数指者3只眼,0.1~0.3者5只眼,0.4~0.6者4只眼,>0.8者3只眼。转移癌位于虹膜1只眼,位于脉络膜16只眼。转移癌位于虹膜者表现为虹膜上"菜花"样肉红色肿物,表面呈不规则形,其上布满细小滋养血管。转移癌位于脉络膜者表现为后极部或赤道部视网膜下黄白色或灰黄色隆起肿物,其中单个病灶14只眼,2个病灶2只眼;伴视网膜脱离8只眼,眼压升高5只眼。B型超声检查可见后极部扁平形或表面不规则波浪形眼内占位性病变,伴局限性或广泛性视网膜脱离。FFA和ICGA检查可见瘤体上点状、针尖状和斑片状强荧光。MRI检查可见T1WI呈与玻璃体一致的中强信号,T2WI呈弱信号。结论葡萄膜转移癌可为肺癌的首发表现,以视力障碍、眼底扁平实质性占位病灶部分可伴有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转移部位多为脉络膜,以单眼和单个病灶多见。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是最易发生葡萄膜转移�
高杨高杨李静贞杜虹
关键词:葡萄膜肿瘤肺肿瘤肿瘤转移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的变化。方法 青光眼患者 6 8人 12 5只眼 ,与患者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 32人 6 3只眼。除外角膜病、眼部炎症、外伤及接受过内眼手术的眼。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等各项指标 ,用 Goldm a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 ;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 青光眼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 386 .81± 2 89.76 ) / m m2 ]比正常对照组 [(2 5 40 .78± 195 .6 6 ) / m m2 ]明显降低 (P<0 .0 1)。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2 2 6 2 .6 5± 338.6 4) / mm2 ]较正常组低 ,且细胞面积等各项指标均增高 (P<0 .0 1)。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 PACG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192 5 .16± 40 3.38) / mm2 ]明显减低 ,细胞面积等各项指标明显增高 (P<0 .0 1)。但青光眼组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组和无急性发作史的 PACG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未发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眼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有急性发作史的 PACG,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正常人 ,且细胞面积明显增大。而
罗岩李静贞金玉梅
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内皮显微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 (PCO )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引起PCO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 12 0例经 6~ 2 4个月临床随访的患者中 ,发现与PCO相关的因素是年龄、术后第 1天前房反应和IOL类型 ,其它因素包括病人性别、核硬度、白内障类型、粘弹剂与PCO无关。结论 患者手术年龄越大、术后第 1天前房反应越轻及选用丙烯酸酯类折叠式IOL有助于减少PCO的发生率。
马瑾邹燕红李静贞
关键词:PCO术后后囊膜混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IOL前房
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评价Nd :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葡萄膜炎继发瞳孔阻滞闭角型青光眼经Nd :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的情况。随诊时间 2月到 4年。结果  1)一次激光所有患眼均成功击穿虹膜。虽经术后积极抗炎治疗 ,12眼 ( 44 % )发生虹膜孔关闭。多次激光治疗后 ,最终 89%的患眼获得了通畅的激光孔。 2 )在 46次激光治疗中 ,击射点数为 3~ 3 76点 ,激光能量为 12~ 2 0 77mJ。所用激光能量较原发闭角型青光眼高。 3 ) 75 %的患眼激光治疗后眼压控制正常 ,6只眼 ( 2 2 % )眼压不能控制行滤过手术。 4)激光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是激光时虹膜的出血和暂时的眼压升高。 5 )术前有活动性炎症的患眼 ,发生激光孔闭合的比例更高。结论 Nd :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应在积极抗炎的同时 ,尽早行激光虹膜切除术。若激光后虹膜孔反复关闭 。
邹燕红李静贞
关键词: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葡萄膜炎闭角型青光眼
4种类型青光眼联合应用适利达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张丽霞李静贞邹燕红
关键词:适利达青光眼药物治疗
盐酸卡替洛尔治疗青光眼被引量:2
1994年
用盐酸卡替洛尔对83只眼(43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患者进行双盲试验,比较了滴用盐酸卡替洛尔和噻吗心安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上述2种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相似,均有明显降压效果。其作用迅速、稳定和持久,无明显毒副作用。
李静贞刘小力胡铮
关键词:卡替洛尔噻吗心安青光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