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兵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洋中脊
  • 11篇硫化物
  • 11篇成矿
  • 8篇大西洋中脊
  • 8篇热液
  • 8篇热液区
  • 5篇多金属
  • 5篇多金属硫化物
  • 5篇南大西洋
  • 5篇金属硫化物
  • 3篇中脊
  • 3篇热液活动
  • 3篇热液硫化物
  • 3篇块状硫化物
  • 3篇矿物
  • 3篇海底
  • 3篇成矿作用
  • 2篇大洋
  • 2篇大洋中脊
  • 2篇断层

机构

  • 18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海洋沉积与环...
  • 2篇国家深海基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李兵
  • 15篇叶俊
  • 13篇石学法
  • 7篇杨耀民
  • 4篇李传顺
  • 4篇李滔
  • 3篇朱志伟
  • 2篇任向文
  • 2篇王国芝
  • 2篇张海桃
  • 2篇方习生
  • 2篇闫仕娟
  • 1篇高晶晶
  • 1篇杜德文
  • 1篇鄢全树
  • 1篇宋转玲
  • 1篇梁娟娟
  • 1篇张迎秋

传媒

  • 7篇矿物学报
  • 4篇第六届全国成...
  • 4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太平洋岛弧-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岛弧-弧后盆地是海底热液硫化物发育的重要环境。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对西太平洋地区岛弧-弧后盆地热液活动调查及研究的成果,阐述了岛弧-弧后盆地热液活动的分布规律、构造环境、热液喷口水深和流体温度变化关系、相分离过程以及热液硫化物的金属元素组成特征,分析了成矿元素富集规律和控矿因素。研究认为,随着岛弧-弧后盆地热液喷口所处水深的增加,其最高喷口流体温度也相应增加,这与相分离过程有关;岛弧-弧后盆地热液硫化物与洋中脊硫化物不同,以Fe-Zn-Pb型硫化物为主,显著富集Zn、Pb、Au、Ag等金属元素;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受到岛弧及弧后扩张处的岩浆作用、相分离、基岩、弧后扩张速率、沉积物盖层等5类因素的制约。
石学法李兵鄢全树叶俊
关键词:西太平洋热液活动硫化物控矿因素
慢速洋中脊3类大地构造单元及其热液成矿特征
2013年
在全球总长为64000 km的洋中脊系统中,慢速扩张洋中脊约占其中的60%(Mark Hannington,2011)。慢速扩张洋中脊发育的热液系统相对稳定,往往较易形成大规模的硫化物矿床(Fouquet,1997;Hannington et al.,2005),据估算,大约有85%的洋中脊硫化物资源集中发育在慢速扩张洋中脊(Mark Hannington,2011)。然而。
李兵李滔石学法叶俊杨耀民
关键词:洋中脊成矿特征大地构造单元多金属硫化物热液流体热液循环
南大西洋14.0°S热液区热液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南大西洋14.0°S热液区是由我国在大西洋中脊首次发现的热液区,该热液区位于南大西洋中脊与卡蒂诺(Cardno)转换断层相交的离轴内角位置。本文利用透反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14.0°S热液区的热液硫化物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热液硫化物按照矿石构造可分为块状硫化物和烟囱残片两类,块状硫化物包括富铁和富铜硫化物,烟囱残片为富铁硫化物。块状硫化物矿石根据孔隙发育程度的差异,又可分为致密型和多孔硫化物矿石,这种致密程度的差异取决于硅质物质的含量。块状硫化物矿相学特征表明,本区热液活动至少存在3个期次,表层堆积矿石中硅质物质的大量产出很可能与侵入型网脉矿的发育有关。表层堆积矿石贫Zn的特征,指示虽然该区热液具有多期次性,但热液系统内Zn再活化作用不显著,这种特征很可能是由于本区洋壳较好的渗透性导致。
李兵石学法杨耀民叶俊方习生
关键词:热液硫化物
大西洋中脊15°S热液硫化物成矿阶段初步划分被引量:4
2013年
在全球洋中脊已经发现的200多个热液硫化物矿点中,产于南大西洋中脊的极为有限,因此南大西洋热液活动及其成矿的相关研究也一直是当前的大洋中脊热液活动研究的薄弱点。2011年,我国大洋22航次在南大西洋中脊开展了广泛的热液活动调查,并发现多处热液活动及其多金属硫化物矿点。
叶俊石学法杨耀民任向文李兵
关键词:大西洋中脊成矿阶段大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硫化物烟囱体
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残余氧化物超显微组构及REE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是由中国科研人员于2009年在大西洋中脊首次发现的。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本区硫化物后期蚀变过程,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质谱仪(ICP-MS)等方法,对14°S热液区原生热液产物蚀变风化所形成的残余氧化物进行了超显微组构及稀土元素(REE)研究。结果显示,残余氧化物主要由无定形硅组成,结晶矿物种类少,结晶程度较差。热液成因的无定形硅在海水蚀变过程中,表现出溶解再沉淀的特征,易形成硅质盖层,有助于深部硫化物矿床的保存。原生热液产物遭受海水蚀变是一个富集REE的过程,表明表生环境下热液产物中稀土可较好地保存。
李兵石学法叶俊方习生张迎秋高晶晶
大西洋中脊NTD内热液成矿特征对比
<正>1主要热液区非转换断层(Non Transform Discontinuity,NTD)是洋中脊的二级不连续带,广泛发育在各种不同扩张速率的洋中脊内,在大西洋中脊主要表现洋壳的减薄、扭曲,同时伴有大洋核杂岩的出露。...
李兵石学法李传顺朱志伟
关键词:大西洋中脊热液区成矿机制
文献传递
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硫化物中的似微生物构造被引量:1
2013年
现代海底黑烟囱及其生物群落的发现,是人类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随着对黑烟囱及块状硫化物的矿物学研究,在很多热液区的金属硫化物中均发现有生物遗迹,如在大西洋中脊的TAG热液区(Rona et al.,1993)、Broken Spur热液区(Butler et al.,1998)、Menez
李滔杨耀民王国芝李兵
关键词:大西洋中脊海底黑烟囱块状硫化物重结晶作用烟囱体
大西洋中脊热液成矿作用与成矿背景被引量:1
2013年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形成的多金属硫化物已成为一种潜在多金属资源,倍受世界各国关注。截止到2011年,在全球大洋中脊已发现热液活动点及矿化点(包括推断的热液活动异常点)共计320处(据Inter Ridge数据库,http://www.interridge.org)。
石学法叶俊杨耀民李兵
关键词:大西洋中脊成矿背景大洋中脊矿化点东太平洋海隆
全球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资源量估计被引量:5
2014年
随着世界发展对各种资源需求量的增大,海底资源究竟有多少也已成为全球各界探索的热点问题。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SMS)作为当今重要的潜在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已在全球各个海域被广泛勘探和调查研究。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建立的全球海底热液活动数据库基础上,利用美国地质调查所海底矿产评价"三部法",即:(1)将洋中脊、海底火山弧、弧后扩张中心圈定为全球SMS矿床远景区;(2)选定验证SMS矿床适用的矿床吨位、品位模型;(3)根据质通量、热通量、热液柱以及控制区数据估计全球热液喷口区数量与SMS矿床数量,对现代海底SMS矿床的资源量进行初步估计。结果显示:全球现代SMS矿床约为1 000个,所含资源量约为6×108 t,其中铜、锌、铅金属量为3×107 t,与陆地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块状硫化物(VMS)矿床1.9×107 t相近。
张海桃杨耀民梁娟娟朱志伟李兵叶俊
关键词:矿床模型资源量
慢速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区热液产物特征
慢速洋中脊离轴区高温热液对流系统主要建立在超基性岩基础上,其成矿流体为碱性还原性流体,流体组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温海水与超基性岩的水-岩反应,该类热液区上的块状硫化物因此表现出相对特殊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硫化物中Fe硫...
李兵石学法叶俊李传顺
关键词:矿物学矿物成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