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法
- 作品数:429 被引量:2,384H指数:27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 西太平洋岛弧-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岛弧-弧后盆地是海底热液硫化物发育的重要环境。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对西太平洋地区岛弧-弧后盆地热液活动调查及研究的成果,阐述了岛弧-弧后盆地热液活动的分布规律、构造环境、热液喷口水深和流体温度变化关系、相分离过程以及热液硫化物的金属元素组成特征,分析了成矿元素富集规律和控矿因素。研究认为,随着岛弧-弧后盆地热液喷口所处水深的增加,其最高喷口流体温度也相应增加,这与相分离过程有关;岛弧-弧后盆地热液硫化物与洋中脊硫化物不同,以Fe-Zn-Pb型硫化物为主,显著富集Zn、Pb、Au、Ag等金属元素;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受到岛弧及弧后扩张处的岩浆作用、相分离、基岩、弧后扩张速率、沉积物盖层等5类因素的制约。
- 石学法李兵鄢全树叶俊
- 关键词:西太平洋热液活动硫化物控矿因素
- 大洋铁锰结壳中分散元素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分散元素在地壳中具有含量低(通常10-9级),且趋向于分散的重要特征(涂光炽等,2003)。分散元素因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在高科技新材料领域,常被称为"金属原料工业中的味精"。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分散元素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比如Tl,当它通过食物链进入生命体后,会发生累积,造成慢性Tl中毒。
- 崔迎春石学法刘季花张辉
- 关键词:铁锰结壳物理化学性质环境效应食物链
- 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深层水流通与氧化还原环境演化的地球化学记录
- 窦衍光杨守业石学法李军王小静
- 大洋铁锰矿床生长速率测定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2年
- 大洋铁锰矿床的生长速率很慢 ,通常为数mm/Ma ,其壳层中记录了大洋海水与沉积环境的长期变化历史。常用的生长速率测定方法有 :10 Be和U -Th系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生物地层法、磁性地层法、稳定同位素法、基岩年龄推定法 ,以及经验公式计算法等。对大洋铁锰矿床生长速率的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 ,系统介绍了不同方法的原理、适用原则及优缺点 ,认为10 Be法是最为可靠的生长速率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大洋铁锰矿床生长速率测定的发展趋向作了预测 ,认为微区、微量高精度测试技术的运用 ,以及在深入研究元素与大洋铁锰矿床生长速率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有效的生长速率经验计算公式 ,可能是大洋铁锰矿床生长速率测定发展的基本趋势。
- 卜文端石学法
- 关键词:生长速率年龄测定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
- 太平洋莱恩海山富钴结壳剖面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
- 2006年
- 对中太平洋莱恩海山富钴结壳MP5D17的各壳层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锶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结壳具有很低的Rb/Sr值,结壳中87Sr/86Sr值变化较大,范围在0.7084~0.7092.从底部到顶部,结壳不同壳层的锶同位素组成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与其结构构造的变化相对应,但其演化曲线与海水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以斑杂状构造为主的疏松层的87Sr/86Sr值明显偏高.由于铁锰结壳中元素锶的扩散速率较高,以斑杂状构造为主的高孔隙率的疏松层难以保存其生长时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因此锶同位素地层学不适合作为结壳的定年工具.
- 符亚洲彭建堂胡瑞忠石学法林源贤
- 关键词:富钴结壳锶同位素剖面
- 日本海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古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
- 姚政权刘焱光王昆山石学法
-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磷酸盐化的制约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富钴结壳是生长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一种自生壳状沉积物。大洋富钴结壳老壳层在形成后或形成期间曾遭受不同时代的磷酸盐化(Hein J R等,1993),形成多层磷酸盐化壳层。前人关于磷酸盐化作用对富钴结壳的影响多有论著,但主要涉及矿物成分、化学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Koschinsky A等,1997;Jeong K S等,
- 李江山石学法刘季花任向文
- 关键词:西太平洋壳层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 粘土矿物对海底热液活动的指示作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粘土矿物是细粒的含水硅酸盐或铝硅酸盐,在海洋浅水区约占沉积物总量的25%~30%,深水区达60%~98%(Schulz,2006),具有颗粒微细、结构无序、成分多变、类质替换等特性(Schulz,2006;Chamley,1989),对地质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大量证据表明,热液自生粘土矿物(同生沉积的原生粘土矿物和同生期后形成的次生粘土矿物)。
- 吕华华石学法杨刚
-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自生粘土矿物绿泥石蒙皂石热液流体热液系统
- 海水Ce含量对赤道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Ce富集的制约
- 2011年
- 富钴结壳是一种潜在的多金属资源,富含Co、REEs、Pt、Te等。其中,Ce的含量特别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其富集的控矿要素具有重要意义。Takahashi等(2007)认为富钴结壳中Ce的富集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富钴结壳生长速度是关键因素。赤道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的生长速率分别为2.48mm/a和1.78mm/a,尽管其生长速率差别不大。
- 任向文方习生朱爱美石学法
- 关键词:富钴结壳生长速率赤道动力学过程氧含量
- 长江口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早期成岩过程被引量:10
- 2010年
- 通过测试长江口沉积物及间隙水中Fe、Mn、U及Mo的含量,结合早期成岩模型及地球化学热力学分析,探讨了在河口环境中影响间隙水氧化还原敏感元素(Fe、Mn、U及Mo)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Fick第一定律,估算了Fe、Mn、U及Mo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间隙水Fe、Mn、U及Mo的含量分别介于0.8~106μmol/L、14.8~258μmol/L、1.9~14.4nmol/L及60~546nmol/L之间.在垂直剖面上,间隙水Fe、Mn峰值分别出现在约5cm或10cm的深度.早期成岩过程是影响长江口沉积物间隙水Fe、Mn分布的主要因素.吸附系数对间隙水Fe、Mn的分布也有重要的影响.吸附系数越高,间隙水Fe、Mn浓度越低.影响间隙水U分布的主要因素为Fe,而Mo与Fe、Mn之间不存在相关性.通量计算结果显示Fe、Mn、U及Mo的扩散通量分别介于3.0~10.5μmol.(m2.d)-1、35.7~439.5μmol.(m2.d)-1、-2.3~0.2nmol.(m2.d)-1及-36.0~94.6nmol.(m2.d)-1之间.沉积物中自生铀组分约占总铀的6%~67%.
- 邹建军石学法李乃胜刘季花朱爱美
- 关键词:早期成岩长江口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