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翌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牦牛胃蛋白酶原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014年
- 采用RT-PCR技术,成功获得了牦牛胃蛋白酶原C基因,用ProtParam在线工具对牦牛胃PGC蛋白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2 931.6,pI值为4.45,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40.76,总平均亲水性为0.041。对该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分析表明,牦牛胃蛋白酶结构与黄牛没有明显区别,均含有5个α-螺旋、25个β-折叠,三维结构也基本一致。
- 朱小翌张林骆美蓉江伟华林忠荔刘益丽江明锋
- 关键词:牦牛克隆
- 麦洼牦牛全泌乳期乳中矿物质元素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为阐明牦牛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在全泌乳期的变化规律,试验采集了四川省龙日种畜场麦洼牦牛产犊当天到180d(即0~180d)内共12个时间点的乳样。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乳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牦牛乳中14种矿物质元素,分别为4种大量元素(钾(K)、钙(Ca)、镁(Mg)、磷(P))和10种微量元素(硼(B)、钡(Ba)、镉(Cd)、钴(Co)、铜(Cu)、钼(Mo)、镍(Ni)、钛(Ti)、锌(Zn)、锰(Mn)),并以牦牛产犊后30d采集的乳样数据为基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麦洼牦牛初乳中K、Ca、Mg、P4种大量元素含量较高。与30d的常乳含量相比,K的含量在0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120d时差异显著(P〈0.05);Ca的含量在5d时差异显著(P〈0.05);Mg的含量在180d时差异显著(P〈0.05);P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0~180d泌乳期内微量元素随泌乳期的变化也较明显,与30d的常乳含量相比,Ba的含量在0和1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2、3、4、5和180d时差异显著(P〈0.05);Mo、Ni、Zn的含量在180d时差异显著(P〈0.05);B、Cd、Cu、Ti、Mn的含量随泌乳期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牦牛乳中K、Ca、Mg、Ba、Mo、Ni、Zn的含量随泌乳期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P、B、Cd、Cu、Ti、Mn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整体上看,K、Mg、P、Ba、Zn的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Ca的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 刘益丽江明锋江伟华林忠荔蔡自建张林朱小翌任洪辉李建波
- 关键词:牦牛乳矿物质元素
- 酶定向进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但能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天然酶并不多,因此,需要对酶进行人工改造。分子定向进化是在实验室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一种技术,已广泛用于酶的改造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者将简要介绍酶定向进化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 张林朱小翌江明锋
- 关键词:定向进化化学诱变易错PCRDNA改组
- 反刍动物复胃发育与调控基因(综述)被引量:1
- 2013年
- 反刍动物从出生到哺乳期结束,经历了从单胃消化到复胃消化、从以液体乳营养为主向以草料营养为主的转变。该转变阶段是反刍动物生长发育水平最强,饲料利用率最高,开发潜力最大的阶段。了解转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于控制或减少幼年反刍动物发病率,加快复胃发育,提高反刍生物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影响反刍动物复胃发育的因素(日龄,饲料成分和物理性质,瘤胃微生物群,瘤胃pH值,挥发性脂肪酸,调控基因等方面)探讨了反刍动物的复胃发育。
- 朱小翌张林江明锋
- 关键词:反刍动物复胃生长发育调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