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亮
- 作品数:21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 例,分为A 组(小骨窗开颅术)及B 组(常规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B 组(P<0.05),A 组发生切口脑脊液漏的概率明显低于B 组(P<0.05)。当出血量在30~60 mL 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及83.33%,治疗效果基本相同(P>0.05),当出血量为60~80 mL 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及79.17%,A 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B 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对出血量较少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时间。
- 易明亮
- 关键词:出血量小骨窗开颅脑出血
- 氢吗啡酮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氢吗啡酮联合PCIA组(Ⅰ组)与单纯PCIA组(Ⅱ组),各30例。Ⅰ组患者予以氢吗啡酮联合PCIA,Ⅱ组患者予以PCIA。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评分标准(Ramsay)评分、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esay评分时间与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4、8、12、24h VAS评分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 Rame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镇痛满意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PCIA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
- 王明全易明亮余虹颜渊
- 关键词:老年人氢吗啡酮镇痛
- 腹腔镜术中中心静脉压与相关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胆囊腹腔镜和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中心静脉压(CVP)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手术可能对颅内压(ICP)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胆囊及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各20例,分别为胆囊组、妇科组,以丙泊酚及异氟醚、维库溴铵及芬太尼行气管内插管全麻,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6次/min,术中维持通气条件不变。监测气腹前、气腹与头高位或头低位即刻及气腹后10、20、30 min时CVP、气道峰压(PIP)、平均动脉压(MAP)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结果胆囊组:气腹后CVP、PIP、MAP无明显变化,PETCO2显著升高(P〈0.001);妇科组:气腹后CVP、PIP、MAP及PETCO2均显著升高(P〈0.001),CVP与PIP变化呈直线正相关。结论胆囊腹腔镜手术中中心静脉压变化不明显,对颅内压影响较小;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中心静脉压明显增高,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
- 何旭东颜渊易明亮
- 关键词:胆囊腹腔镜妇科腹腔镜中心静脉压颅内压
- 血液保护综合措施在择期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
- 颜渊印永彬易明亮吴红霞吴爱玲杨勇欧阳胜黄辉王明全周丹江梅罗春
- 课题来源与背景:同种异体血输注常伴有的各种不良反应,如病毒感染、免疫抑制等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减少围手术期异体输血,节约用血技术已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对血液稀释机理研究的逐步深入,术前血液...
- 关键词:
- 胃管引导改良法在放置三代喉罩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观察胃管引导改良法置入三代喉罩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8~80岁,ASA Ⅰ~Ⅱ级非腹腔镜、非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后分别采用传统徒手法( C组)和胃管引导改良法(S组)置入三代喉罩,比较两组喉罩置入成功所需时间、一次性成功率、拔出喉罩后前端是否染血,患者咽喉部不适评分以及术中反流误吸例数。结果改良组喉罩置入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喉罩后前端染血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入喉罩成功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喉部不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管引导改良法置入三代喉罩较传统徒手法更容易,术后相关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辉颜渊易明亮吴爱玲何旭东
- 关键词:胃管气道管理并发症
- 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脑外伤脑出血疗法;实验组:行早期气管切开术。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状况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颅脑外伤以及脑出血的病情控制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之间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进行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以及疾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的应用在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易明亮
-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出血
- 持续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6例,采用ICP监测。根据监测值对症治疗,1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ADL量表显示Ⅰ级18例,Ⅱ~Ⅲ级11例,Ⅳ~Ⅴ级7例;未出现死亡病例,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
- 易明亮虞德明雷春宇王云峰
-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高血压性脑出血
- 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巨脾切除术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巨脾切除时脾动脉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脾内血液回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诊断巨脾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Ⅰ组在脾动脉内注射0.0004%去甲肾上腺素2ml/kg;Ⅱ组在脾动脉内用球后针注射0.0008%去甲肾上腺素2ml/kg。在脾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视平均动脉压注射0.05%酚妥拉明以保持血压平稳。结果从脾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至结扎脾静脉整个过程持续约15~20min,患者血压波动<30mmHg、心率变化<35次/min、动脉血氧饱和度≥99%,呼末二氧化碳在28~35mmHg之间。两组小便:Ⅰ组300ml/h,Ⅱ组320ml/h。两组出血均<80ml。两组患者在注药后脾脏前后、左右周径和脾脏厚度与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生理盐水注入脾静脉恢复脾脏原位,得出脾内血液回流量Ⅰ组(1100±352)ml,Ⅱ组为(1200±411)m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巨脾切除时脾动脉内注射0.0004%去甲肾上腺素和0.0008%去甲肾上腺素都能够明显缩小脾脏,增加脾血回流,降低输血发生率。两个浓度之间效果无明显差异,建议用较小浓度0.0004%去甲肾上腺素。
- 颜渊易明亮杨勇何旭东吴爱玲欧阳胜谭忆廖志蓉黄辉范文江
-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巨脾血液
- Univent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的安全性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比较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行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单肺通气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50例。Univent管组通过插Univent管实现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生完成。主要观察指标:①完成插管所用时间;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③治疗后24、48、72h采用标准化问题对声音嘶哑和咽喉痛进行评估。结果①双腔支气管组的插管时间明显较Univent管组长(P<0.05);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腔支气管组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Univent管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如支气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和Univent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Univent管可减少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首先选用Univent管。
- 何旭东杨勇段佐平范文江易明亮颜渊
-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UNIVENT管声音嘶哑咽喉痛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发病危险因素的分析,建立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2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分为CMB组(168例)和非CMB组(10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CMB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多因素筛选中的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利用C-index和校正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CMB的发生与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脑白质疏松(LA)、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高血压、LA、LDL、ApoA是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成功建立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817(95%可信区间:0.791~0.898),校正曲线显示模型拟合程度良好。结论吸烟、饮酒、高血压、LA、LDL、ApoA是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程度和区分度皆较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周波易明亮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列线图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