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光峰

作品数:153 被引量:765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9篇肝炎
  • 45篇乙型
  • 43篇慢性
  • 40篇病毒
  • 32篇乙型肝炎
  • 26篇慢性乙型
  • 22篇细胞
  • 20篇肝炎病毒
  • 19篇慢性乙型肝炎
  • 17篇免疫
  • 16篇毒性肝炎
  • 16篇病毒性
  • 16篇病毒性肝炎
  • 15篇纤维化
  • 15篇肝脏
  • 14篇树突
  • 14篇肝炎患者
  • 13篇干扰素
  • 12篇乙型肝炎病毒
  • 10篇吸虫

机构

  • 141篇复旦大学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市公共卫...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天津市第三中...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2篇施光峰
  • 42篇翁心华
  • 41篇陈明泉
  • 33篇李谦
  • 22篇郑建铭
  • 18篇秦刚
  • 16篇李宁
  • 12篇许夕海
  • 12篇陈澍
  • 10篇张玉杰
  • 10篇卢清
  • 10篇张琼华
  • 9篇朱利平
  • 8篇朱梦琪
  • 8篇黄翀
  • 7篇程琦
  • 7篇黄玉仙
  • 6篇王新宇
  • 6篇谢青
  • 6篇杨飞飞

传媒

  • 25篇中华传染病杂...
  • 22篇肝脏
  • 11篇中华肝脏病杂...
  • 8篇中国寄生虫学...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5篇世界感染杂志
  • 5篇中国病毒病杂...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现代诊断与治...
  • 3篇新医学
  • 3篇中国抗感染化...
  • 3篇中国肝脏病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药品评价

年份

  • 5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8篇2007
  • 11篇2006
  • 16篇2005
  • 14篇2004
  • 15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氨酸酶基因A(nan A)产物在仓鼠肺炎球菌感染中的作用(英文)
2002年
目的 探讨神经氨酸酶基因A(nanA)产物对感染肺炎球菌后仓鼠咽鼓管细胞表面糖化合物变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植物血凝素组织化学技术 ,比较仓鼠在感染肺炎球菌 (D3 9菌株 )及其神经氨酸酶基因A缺陷株(ΔNA1)后咽鼓管细胞表面糖化合物的变化。结果 植物血凝素标记结果显示 ,D3 9感染组咽鼓管上皮细胞的LFA和SNA的染色比非感染对照组有明显下降 ,提示正常末端涎酸残基在D3 9组已被祛除。同时 ,咽鼓管腔表面WGA ,SuccWGA ,BSL II ,PNA和ECL在D3 9感染组的染色增强 ,而神经氨酸酶基因A缺陷株 (ΔNA1)感染组与非感染对照组相比 ,植物血凝素标记染色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神经氨酸酶基因A(nanA)产物在改变细胞表面糖化合物结构的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
施光峰翁心华
关键词:肺炎球菌感染神经氨酸酶植物血凝素仓鼠咽鼓管
HBV DNA载量、TLR3的表达变化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HBV DNA载量、Toll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 3,TLR3)的表达变化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DC功能下调的相关性,探讨HBV感染慢性化与持续感染的机制。方法随机筛选慢乙肝患者20例, 依...
陈明泉施光峰翁心华卢清秦刚邬祥惠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治疗新方法
2003年
施光峰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苷恩替卡韦白介素-12
Y型聚乙二醇干扰素琢-2b注射液治疗HCV基因2/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以标准剂量的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评价新型试验药物Y型Peg IFNα-2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型/3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筛选符合要求的2型/3型CHC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Y型Peg IFNα-2b组和Peg IFNα-2a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疗程24 w,停药随访24 w。采用Abbott Real Time HCV Genotype II检测HCV基因型,采用Cobas Taq Man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水平。详细记录不良事件。主要疗效指标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并进行非劣效检验。结果本试验实际入组2型/3型CHC患者255例,实际治疗241例。全分析集(FAS)数据显示,158例试验组和83例对照组患者SVR分别为85.4%(95%CI 79.94%~90.94%)和79.5%(95%CI 70.84%~88.20%,P=0.2402);对符合方案分析集(PPS)人群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SVR分别为87.9%(95%CI 82.45%~93.27%)和85.9%(95%CI 77.82%~94.01%,P=0.7060),率差的95%可置信区间均符合非劣效标准;对PPS人群分析显示,85.8%受试者获得了早期病毒学应答(RVR),RVR的阳性预测值为90.1%;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分别为95.6%和95.2%,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和3.6%。结论应用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型/3型CHC患者,新型试验药物Y型Peg IFNα-2b具有与对照药物Peg IFNα-2a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封波尚佳武淑环陈红韩英李跃旗张大志赵龙凤魏少峰毛青尹炽标韩涛汪茂荣陈士俊李军谢青甄真高志良张跃新龚国忠杨东亮潘晨盛吉芳唐红宁琴施光峰牛俊奇罗光汉孙永涛尤红王贵强张伦理彭劼张琴刘家俊陈成伟陈新月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疑似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流行型感冒(流感)季节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临床诊断的流感疑似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入选病例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服用磷酸奥司他韦75mg,bid,共5天;对照组(26例)服用症状缓解药物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5h,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39.49±21.87h和63.63±29.47h,有显著性差异(F=255.60,P<0.0001)。(2)两组其他症状总评分AUC有显著性差异(F=86.83,P<0.0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症状总评分减少160.21分(30.21%)。(3)其他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达20h。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1.45±28.58h和61.78±35.24h(F=108.22,P<0.0001)。(4)治疗组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53%和43.01%,χ2=61.18,P<0.0001)。应用抗生素总天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5)密切接触人群第二代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59%和12.88%,F=19.73,P<0.0001)。(6)两组观察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23%和4.47%,χ2=1.209,P=0.272)。以气管-支气管炎为主要并发症,另外还包括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等。(7)两组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7%和4.2%,χ2=0.680,P=0.410。治疗组以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为主要症状。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临床诊断的流感疑似患者可以快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有效降低第二代的发病率,且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
陈明泉施光峰李谦胡越凯秦刚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磷酸奥司他韦随机临床试验
血吸虫感染鼠血清SEAIC水平与肝脏病变关系的动态观察被引量:7
1994年
采用分离纯化的兔抗SEA-IgG以生物素-亲和素放大系统,用CaptureELISA方法检测感染血吸虫鼠血清中抗SEA循环免疫复合物(SEAIC)水平在感染后各周的动态变化;并在观察肝脏病变的同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动态测定各周肝内虫卵肉芽肿的直径和面积。结果表明,血清SEAIC在感染后4wk即可检出,6-7wk时达高峰,以后有所下降,但至实验观察结束时(12wk)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感染后4wk,肝组织内发现虫卵,但到5wk时尚未形成虫卵肉芽肿病变,至6wk时,肝内形成巨大的虫卵结节,其直径和面积于7wk时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其动态变化与血清SEAIC水平的动态变化相吻合,表明血清SEAIC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反映肝脏病变程度的指标,并提示SEAIC在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施光峰傅奇翁心华马瑾瑜张锦生
关键词:血吸虫虫卵肉芽肿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VI型胶原的表达变化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阐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时肝脏Ⅵ型前胶原m RNA表达和胶原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Northern核酸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结果:小鼠感染后8 wk 时,肝内α1(Ⅵ)前胶原m 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10 w k时,其表达值达高峰,12~16 w k,略有下降,但直至20 wk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内Ⅵ型胶原在感染后8 wk 时出现于中央静脉周围和肝窦壁,10 w k 时,在肝组织内继续增多,12 w k 时虫卵肉芽肿内明显着色,16 w k 时,其含量达高峰,20 wk 时,广泛分布于汇管区、虫卵肉芽肿内及其周围,并形成致密的网络间隔。结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脏α1(Ⅵ)前胶原m RNA 表达和胶原含量均有显著增加。
施光峰徐肇玥翁心华朱运松马瑾瑜
关键词:血吸虫病
恙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近况被引量:15
2003年
施光峰
关键词:恙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
苦参素联合Vit E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苦参素(OM)及联合维生素E(Vit E)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制备CCl4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苦参素及维生素E干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IMP-...
施光峰李谦
文献传递
5种常用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比较5种常用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方法 用Etest方法测定各抗生素对100株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所测5种抗生素对受测菌的总敏感性依次为:亚胺培南94%,头孢哌酮/舒巴坦76%,头孢他啶68%,头孢曲松65%,哌拉西林38%。结论 亚胺培南几乎可覆盖所有致病菌,且其抗菌活性最高;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革兰阳性菌,尤其对铜绿假单孢菌的活性是其优势。
施光峰翁心华陈为欢尹有宽阮斐怡吕元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微生物敏感试验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