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财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改革
  • 2篇课程教学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电阻
  • 1篇氧传感器
  • 1篇在液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双馈
  • 1篇双馈风力发电
  • 1篇双馈风力发电...
  • 1篇逆系统
  • 1篇逆系统方法
  • 1篇气体传感
  • 1篇气体传感器
  • 1篇专科学生
  • 1篇综合创新能力

机构

  • 6篇东北电力大学

作者

  • 6篇张玉财
  • 2篇兰建军
  • 2篇陈立军
  • 1篇冯玉昌
  • 1篇刘波
  • 1篇刘寅东
  • 1篇陈杰春
  • 1篇董爽
  • 1篇韩晓菊
  • 1篇王建国
  • 1篇辛红伟
  • 1篇阎晓坤

传媒

  • 3篇科教文汇
  • 1篇电网技术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气体传感器在液化气泄漏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针对家用石油液化气泄漏导致爆炸的问题,设计了以MC9XS128单片机和MQ—2型气体传感器为核心的液化气体积分数测量装置。重点阐述了MQ—2型传感器温度特性曲线的绘制和拟合,利用拟合曲线实现了传感器测试数据的温度修正。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案可用于液化气的泄漏检测,通过温度补偿可有效解决温度变化引起的传感器测量误差。
兰建军辛红伟张玉财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泄漏检测温度补偿
可检测氧传感器电阻的炉烟分析系统设计
2007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检测4路氧传感器电阻参数的实时炉烟分析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由恒温加热体、气体发生器、氧传感器及变送器、温度传感器及变送器、氧传感器检测电路、数据采集、控制电路、接口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系统构成。可实时对炉烟进行检测分析及对氧传感器的电阻参数进行检测分析。
张玉财董爽
关键词:氧传感器A/D转换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内模控制被引量:8
2011年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的基于近似线性化模型的分离控制方法存在系统动态性能差、抗扰能力弱等缺点,从电力电子装置与电机系统集成的角度,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统一模型,应用逆系统原理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运用内模控制理论对其进行综合,提出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逆系统内模控制策略,实现了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还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刘波张玉财阎晓坤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逆系统内模控制非线性控制
深化《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被引量:5
2007年
配合我校“一实两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人才培养特色,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减少理论课时,相对增加实践环节入手修订了教学计划,将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教学模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满足我校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电力行业特点,与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编写了“十五”规划教材,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张玉财王建国陈立军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
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2013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本文介绍了我校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并以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为例,介绍了将科研项目转化为课程设计题目的实例。
陈立军冯玉昌韩晓菊张玉财兰建军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火电专业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1年
为了满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人才的需要,根据火电专业专科学生的特点,本文对"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张玉财刘寅东陈杰春
关键词:专科学生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