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红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信号
  • 3篇故障诊断
  • 3篇风电齿轮箱
  • 3篇齿轮
  • 3篇齿轮箱
  • 2篇电机
  • 2篇调制
  • 2篇动态面控制
  • 2篇声音信号
  • 2篇阶比跟踪
  • 2篇阶次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风电
  • 2篇风电机
  • 2篇风电机组
  • 2篇包络
  • 2篇变分
  • 1篇电厂
  • 1篇多机

机构

  • 12篇东北电力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华能吉林发电...
  • 1篇吉林省电力有...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中广核陆丰核...
  • 1篇吉林中电投新...

作者

  • 12篇辛红伟
  • 7篇王建国
  • 2篇冯玉昌
  • 2篇史冬琳
  • 2篇陈立军
  • 2篇韩晓菊
  • 1篇兰建军
  • 1篇王晓龙
  • 1篇秦绪华
  • 1篇张玉财
  • 1篇张秀宇

传媒

  • 3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控制工程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发电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VMD与不同包络阶次构造的风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风电机组变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问题,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计算阶比跟踪(computed order tracking,COT)、逆包络阶次谱(reversed sequence squared envelope spectrum,RE-SES)2种方法结合进行包络阶次分析;将非平稳的时间域信号转换成平稳的角度域信号,再经包络法找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VMD结合RE-SES包络阶次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出调幅信号中的调制阶次,并且VMD滤波可以使得故障特征阶次更加凸显,易于故障识别,为风电机组变速工况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王建国林语桐田野杜鹏张培焱辛红伟武英杰
关键词:风电机组非平稳信号
气体传感器在液化气泄漏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针对家用石油液化气泄漏导致爆炸的问题,设计了以MC9XS128单片机和MQ—2型气体传感器为核心的液化气体积分数测量装置。重点阐述了MQ—2型传感器温度特性曲线的绘制和拟合,利用拟合曲线实现了传感器测试数据的温度修正。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案可用于液化气的泄漏检测,通过温度补偿可有效解决温度变化引起的传感器测量误差。
兰建军辛红伟张玉财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泄漏检测温度补偿
基于VMD滤波和极值点包络阶次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被引量:19
2018年
针对变速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滤波和极值点包络阶次的特征提取方法。对变速工况下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VMD滤波以提高信噪比,同时抑制转速波动引起的振动趋势项;搜寻滤波信号的极大值,并进行端点延拓,通过极值点插值拟合求得信号包络线;利用计算阶比跟踪技术将时域包络线转变到角度域,进而得到信号的包络阶次谱;仿真与实际数据测试表明,基于极值点的包络阶次方法可以有效提取调幅信号中的调制阶次,并且VMD滤波可以使得故障特征阶次更加凸显,易于故障识别,该方法为变速工况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武英杰辛红伟王建国王晓龙
关键词:极值点阶比跟踪
风电场环境中无线局域网中继优化及链路损耗研究
2018年
在组网过程中,结合无线网桥的混合传输方式和IEEE 802.11标准形成交互性强的C/S架构的传输方案。对2.4 GHz和5.8 GHz频段的无线电波传输损耗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得到风电场的无线电波损耗模型,进而对无线链路损耗、衰落、天线增益和安装高度做出合理建议。最后通过大量测试,验证网络性能可满足项目需求,并留有足够余量,可完成多个风电机组故障诊断系统的振动监测和数据传输。
王建国杨彦军辛红伟武英杰秦绪华
关键词:风电机组链路损耗故障诊断
风电变桨减速器振动监测及变桨动作识别
2024年
由于变桨减速器随轮毂做圆周运动且伴随间歇性、回转动作,导致变桨有效振动数据识别存在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滑动中值滤波的变桨动作识别方法。首先,通过现场变桨减速器振动信号分析,将其划分为静态未变桨、静态变桨、动态变桨和动态未变桨4部分,提出基于包络信号的变桨动作识别思路;其次,针对减速器随轮毂旋转导致的正弦分量和趋势分量,利用优化后的变分模态分解进行去除;然后,提出基于信号包络的变桨动作识别思路,采用滑动中值滤波平滑包络信号消除结构激振产生的脉冲干扰;最后,利用静态未变桨数据和3σ准则计算阈值,将平滑后的包络信号曲线与该阈值比较实现变桨动作识别。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识别变桨动作,且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为风电机组变桨振动识别与状态监测提供参考。
武英杰代福峰田野赵瑞曲文涛刘少康辛红伟杨彦军王建国
关键词:信号采集粒子群算法
风电齿轮箱两级齿圈故障下振动信号幅值耦合调制建模被引量:6
2021年
风电齿轮箱的多级混合传动结构致使实测振动信号相互叠加、耦合调制,已有的单级轮系振动信号模型不能完全描述该现象,为此,提出一种针对级间串联调制与交叉调制现象的幅值耦合调制模型。采用基于Hilbert变换的幅值解调方法对耦合调制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指出将多载波信号分解为单载波信号的必要性;采用常见的信号分解方法和传统窄带滤波法对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对比分析其特点,最终选定传统窄带滤波法;结合幅值解调分析两级齿圈故障下的级间耦合调制现象及不同测点处的耦合调制规律。结果表明:两级齿圈故障下,多个幅值调制频率形成了级间串联调制,且与多个载波形成交叉调制,验证了所提级间串联调制与交叉调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对不同测点的振动信号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风电齿轮箱故障诊断提供模型支撑。
辛红伟安伟伦武英杰刘少康田野王建国
关键词:风电齿轮箱幅值调制
复合故障下风电齿轮箱声音信号耦合调制模型辨识与故障诊断
2024年
针对两级行星一级平行齿轮箱不同位置受损导致的复合故障,提出一种声音信号耦合调制模型,以辅助专家进行故障诊断。当风电齿轮箱发生复合故障时,其特征频率会以调幅和调频的形式影响不同轮系的啮合频率,为此,本文提出了复合故障下风电齿轮箱声音信号幅值耦合调制模型;利用模型参数辨识思路,确定所提耦合调制模型中不同轮系的调幅系数,并通过构建边带能量比指标,用于评价辨识效果;最后,利用声音信号耦合调制模型的重构谱,确定复合故障位置,实现具有辅助性质的故障诊断。实验与现场数据分析表明:用于评价辨识结果的边带能量比指标分别为0.948,0.972,0.977和0.9643,有效说明了模型辨识的有效性,为齿轮箱复合故障自动诊断奠定了基础。
王建国田野刘皓宇辛红伟武英杰
关键词:风电齿轮箱声音信号故障诊断
多机励磁电力系统自适应输出反馈量化控制
2022年
针对一类具有传输时延的多机励磁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K滤波观测器的输出反馈自适应量化控制方案。通过构造K滤波观测器来估计系统中的未测量状态,并对神经网络逼近误差以及引入量化器所带来的非线性和外部干扰进行补偿。此外,采用时滞函数逼近器来消除励磁系统间未知的传输时延的影响。并且通过使用初始化技术,实现了任意小的跟踪误差。最后,通过一组半实物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王顺江欧秀容李志伟辛红伟祝国强
关键词:动态面控制
基于声音信号和改进MS-LMD的风电齿轮箱故障诊断被引量:15
2021年
基于声音信号的机械故障诊断切实可行,但风电齿轮箱声音信号可拾取到机舱内的多个振源信号和干扰噪声,影响故障的精确定位,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方法,通过分离声音信号中的调频调幅成分,实现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根据掩膜信号(masking signal,MS)可抑制模态混叠的特点,采用二分法在幅值加权平均频率的1.0倍~1.5倍内搜索MS频率,提出MS与LMD多次结合的循环迭代方式,依次判断、抑制多组模态混叠现象。通过两类易发生模态混叠的仿真信号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现场风电齿轮箱声音信号分析中,成功诊断出齿轮箱复合故障。
刘少康武英杰安伟伦辛红伟杨彦军王建国
关键词:声音信号齿轮箱故障诊断
基于自调节有限时间预设性能函数的多智能体系统动态面状态约束量化控制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一类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构建一种基于自调节有限时间预设性能函数的动态面状态约束量化控制策略.所提出控制方法的主要特点为:1)将自调节有限时间预设性能函数与屏障Lyapunov函数相结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状态进行约束,使得构建出的约束函数能够根据系统当前跟踪误差自行调节自身参数而无需人为干预;2)通过使用动态面控制方法,避免传统反步控制方法的“微分爆炸”现象,并设计滤波补偿函数消除因引入动态面方法而产生的滤波误差和信号振荡的问题;3)使用RBF神经网络逼近系统中未知非线性的同时,引入量化器以减轻系统的通讯负担,且所构建量化控制方法仅需量化器具有扇形有界性质即可.稳定性分析表明,闭环系统内所有信号均为半全局一致有界的.仿真环节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辛红伟李昊齐祝国强张秀宇
关键词:多智能体系统动态面控制反步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