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峰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摩擦学
  • 2篇自组装
  • 2篇自组装技术
  • 2篇摩擦学行为
  • 1篇氧化物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润滑
  • 1篇润滑膜
  • 1篇棕榈
  • 1篇棕榈酸
  • 1篇最小超对称标...
  • 1篇唯象
  • 1篇稀土
  • 1篇稀土Y
  • 1篇磷脂
  • 1篇磷脂酰胆碱
  • 1篇摩擦学性能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薄膜

机构

  • 6篇河南大学

作者

  • 6篇张晓峰
  • 4篇张平余
  • 3篇叶滨
  • 3篇杜祖亮
  • 2篇戴树玺
  • 1篇张翼东
  • 1篇牛坚
  • 1篇贾庆远
  • 1篇吴志申

传媒

  • 4篇润滑与密封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LB技术制备的ZrO_2纳米薄膜摩擦学行为
2006年
在单晶硅表面制得花生酸锆Langmu ir-B lodgett薄膜,对该薄膜在500℃条件下热处理30 m in,得到致密ZrO2薄膜。利用AFM,XPS,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ZrO2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张晓峰叶滨戴树玺杜祖亮张平余
关键词:ZRO2薄膜LB技术摩擦学行为
CuS-Fe_2O_3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表征和摩擦学性能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CuS-Fe2O3复合薄膜,研究了其微结构和摩擦学性能,并探讨了复合薄膜的磨损机制。用XRD,XPS,及AFM研究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化学价态与表面形貌,用UMT-2研究了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是均匀致密的,表面粗糙度为0.30 nm,CuS为粒径20 nm的正六面体结构,并且均匀分散在Fe2O3基体中;薄膜与GCr15不锈钢球对磨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好的耐磨抗摩性能。CuS的摩尔分数为8%时的CuS-Fe2O3复合膜在滑动速度为150 mm/m in,载荷为1.5 N的条件下,摩擦因数为0.08,磨损寿命为4 200次,通过SEM观察薄膜的膜痕发现薄膜的磨损机制主要是轻微的擦伤、粘着转移和磨粒磨损。
张翼东贾庆远张晓峰吴志申张平余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纳米复合薄膜摩擦学性能
结合Langmuir-Blodgett和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润滑薄膜的研究
LB膜作为超薄润滑膜有望解决磁记录、MEMS/NEMS等高新技术中运动部件的摩擦磨损问题。LB膜作为薄膜润滑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的两个关键难点是设法提高其负荷承载能力、热稳定性和提高膜基结合强度。 而自组装技术不...
张晓峰
关键词:自组装金属氧化物润滑膜磁记录摩擦学
文献传递
双希格斯假设下μ项扩展的次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唯象学研究
超对称模型是当前最具前景的标准模型扩展之一。在该模型中提供了多个希格斯粒子的可能,这将会在全面满足目前实验限制的基础上,帮助解释希格斯粒子实验超出标准模型预言的部分。本文以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作为重点,全面介绍了超对称模型...
张晓峰
DPPC LB膜的摩擦学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LB技术,以镉离子水溶液为亚相在单晶硅表面制备DPPC不同层数的LB膜,并通过AFM、UMT-2对其表面形貌及摩擦学行为进行考察。摩擦学行为研究发现,DPPC LB膜表现出比花生酸(AA)LB膜更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同时,DPPC LB膜的摩擦学性能存在最佳层数。分析认为,DPPC LB膜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与DPPC分子有2个亲水极性基团有关,它可使DPPC分子与亲水基底结合更为牢固,而亚相中金属离子的加入使成膜性能有效提高。
叶滨张晓峰戴树玺杜祖亮张平余
关键词:摩擦学行为
自组装技术制备稀土Y润滑薄膜的研究
2007年
结合自组装技术在羟基化处理的Si表面成功制备了稀土Y薄膜。利用SEM,AFM,XPS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UMT-2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稀土Y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该薄膜的摩擦润滑机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稀土薄膜致密、均匀,由排布紧凑的小颗粒组成,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特性。
牛坚张晓峰叶滨杜祖亮张平余
关键词:自组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