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秋

作品数:27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胆囊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引流
  • 4篇阑尾
  • 4篇阑尾炎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总管
  • 3篇胰腺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误诊
  • 3篇下腹
  • 3篇腹腔镜胆囊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胆总管探查

机构

  • 26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张春秋
  • 10篇刘宏
  • 8篇刘巍立
  • 8篇王国华
  • 7篇彭晓晖
  • 4篇李雪岩
  • 3篇李晓峰
  • 2篇殷响
  • 2篇崔凤奎
  • 2篇王国东
  • 1篇李栋
  • 1篇吴春燕
  • 1篇司海波
  • 1篇李绍臣
  • 1篇杨莉
  • 1篇李庆华
  • 1篇王雪洁
  • 1篇张奇兵
  • 1篇李庆华
  • 1篇王国冬

传媒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饮食科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2009国际...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16例诊疗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6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有9例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7例为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性疾患,其中1例同时存在肠系膜静脉以及动脉的闭塞。腹部X线以及B超检查对于该病诊断敏感性较低,而增强CT扫描则有较高敏感性。手术治疗13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3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增强CT检查对于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早期诊断、积极的抗凝治疗、适时的手术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彭晓晖吴春燕张春秋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闭塞血栓形成
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2003年7月~2012年5月期间,对4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肝右叶34例,肝左叶11例。结果:45例患者全部治愈,穿刺置管成功率达100%,无出血、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留置引流管时间4~9天,穿刺置管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结论: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操作简便、廉价、微创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张春秋李绍臣王雪洁李庆华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
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100例施行LC的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min。其中2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后出现胆漏,行二次腹腔引流治愈;其余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5d。结论 只要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熟悉Calot三角区脂肪堆积特点,肥胖不应是LC的禁忌证,肥胖患者胆囊切除应首选LC。
张春秋王国华刘宏
关键词:肥胖症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小剂量重组生长激素在普外科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生长激素联合常规营养支持对普外科脓毒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收治的重症感染病人28例,随机分为常规肠外营养(PN)组及PN+rhGH组,各1 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内毒素水平、氮平衡以及相应时间点的APACHEII评分的变化。结果:与常规肠外营养(PN)组相比较,治疗后第7天PN+rhGH组血浆白蛋白、内毒素水平、氮平衡以及APACHEI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小剂量重组生长激素有利于纠正应激患者的负氮平衡,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肠外营养的效益,明显提高脓毒血症等危重病人的治疗成功率。
彭晓晖崔凤奎殷响张春秋刘宏
关键词:重组生长激素肠外营养脓毒血症
改良胰肠吻合术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发生的应用
张春秋
本项目为探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改良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是针对传统胰肠吻合方法的缺陷发生胰瘘的主要原因设计的,改良彭淑牖教授设计的"捆绑式胰肠吻合"之一道捆绑为两道捆绑...
关键词:
关键词:胰肠吻合术术式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10例治疗体会
2010年
目的总结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例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患者在全麻下采用单侧或双侧股动脉入路置入带膜支架行腔内修复术。结果10例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采用腔内修复治疗,带膜支架置入顺利,立即DSA7例动脉瘤体消失,Ⅰ型内瘘2例,经支架附着点球囊扩张后内瘘即刻消失。随访3~30个月(平均10个月),2例术后切口淋巴瘘,经换药痊愈。全部患者肢体血运正常。1例发生Ⅱ型内瘘,未经治疗,随访2个月后消失。结论腔内修复术对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刘巍立李雪岩张春秋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带膜支架内瘘
困难性胆囊切除中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困难性胆囊切除术中进行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困难性胆囊切除术患者68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医院的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通过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疾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张春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疗效分析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阑尾炎一例
2008年
张春秋司海波王国冬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既往健康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6年3月EST与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9例临床资料。首先经EST取出胆管结石,1个月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EST成功57例(97%),失败2例,均因胆管末端狭窄,开腹行胆肠吻合术治愈;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明显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ST+择期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无需T管引流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春秋王国华刘宏彭晓晖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八例诊疗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5±5.0)岁,3例无自觉症状。除1例糖类抗原19—9(CA19—9)轻度升高外,其余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占位性病变,均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后随访5~65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症状不典型,腹部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此类疾病的筛查方法,增强CT扫描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定性,手术完整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彭晓晖张春秋殷响
关键词:胰腺肿瘤乳头状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